苗绣出山 绣出未来 廉江融水山海携手,共铸脱贫“金钥匙”

南方日报 2020-10-09 07:05

在融水,不少苗族妇女通过苗绣等苗艺技能脱贫致富。

如今,苗绣在内的一批批独具特色的苗艺产品走出大山、跨过大河,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9月14日,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家小镇苗艺1班正式结业。

偌大的车间里,工作台和缝纫机整齐摆设,绣娘坐在各自工位上,双手游走于绣品间穿针引线,鲜活丰富的图案映入眼帘。兴致来了,女工们还会哼唱起苗歌,相互应和,音符飘荡于车间内。

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粤桂扶贫协作妇女之家暨易地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的日常一景。自廉江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对口扶贫协作以来,两地按照“融水所需,廉江所能”的思路,发挥自身优势,将苗绣和就业结合,奏响了山海携手奔小康的“协奏曲”。

下肢残疾的学员因参加苗绣培训班实现居家就业,人生焕发新希望;丈夫每天将腿脚不便的妻子背上四楼培训教室,在角落默默陪同上课;大龄学员通过培训班爱上苗绣,成功脱贫致富……一出苗绣出山记,在廉江、融水协作帮扶的精准手笔下,娓娓写就。

难题

技繁人穷绣艺濒失传

云雾缭绕中,大苗山里吊脚楼内,苗家小姑娘和外婆、妈妈围坐火塘旁。托着空白苗布,外婆和妈妈穿针引线,指尖飞舞间,龙凤呈祥等各种图案跃然布上。每逢苗家传统芦笙节,小姑娘就穿上外婆和妈妈缝制的百鸟盛装,参加芦笙踩堂。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李伊园脑海里,这幅小时候的生活画面一直挥之不去。受家庭耳濡目染,她5岁便拿起针学习苗绣。“最享受的是在农忙时节,和耕作完的外婆在田间地头的大树下,边乘凉边绣花。”李伊园说,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先人通过刺绣来传承苗族文化。

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深含民族的文化和情感表达。这种底蕴深厚的技艺,题材选择丰富,以龙、鸟、鱼、鼓、花、蝶为主,形象生动、色彩艳丽。苗族刺绣一般为女性操作,绣娘们先把剪纸图案粘贴在绣布上,然后根据各种图案的颜色需要选择花线,逐针刺绣。“背着娃,绣着花,护着老,养着家”,是苗家女传统生活的形象写照。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时,传承已是摆在这项非遗面前的难题。

苗绣绣法针脚繁复考究,对绣娘的手艺技法要求较高,传承难度大。本世纪初,融水尚流传20多种苗绣绣法,如今仅剩13种。其中,以“正面绣,反面看”著称的“数纱绣”,更因绣工复杂而面临失传。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生存环境,也让融水苗绣接班人的数量每况愈下。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严重匮乏的现实状况,推着融水青年男女涌入大都市务工。“在留守家中传承工艺和外出务工养家之间,大多数融水姑娘都选择了后者。”廉江市驻融水扶贫干部肖仕超说,融水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绣娘的短缺加剧了苗绣传承的难度。

李伊园也不例外,她去过保险公司当业务员,去过服装店做销售员。然而低额的工资依然改变不了贫困状况,如果回到偏远的农村,连解决温饱都是难题。

选题

结合就业帮扶见曙光

要解决苗绣传承的难题,根源在于拔掉大苗山的“穷”根。易地搬迁,成了当地的民生之重。

2017年,湛江市进一步全面落实“携手奔小康”行动要求,帮扶柳州融水、融安和三江柳北三县。其中,廉江市确定为融水对口扶贫协作单位。从这一年起,廉江与融水重点向挂牌督战村扶贫项目、农村危房改造、廉江·融水扶贫协作产业园、劳务协作等方面协作发力。

在安居方面,粤桂协作项目投入广东财政帮扶资金3655.423万元,用于补助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危房改造,每户最高可多得1.8万元的补助资金。三年来,融水全县共有2468户10503人受益,住进了安全稳固的新房。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

然而,粤桂扶贫协作小组在探访易地搬迁户时发现,在住进新房子后,依旧有部分易地搬迁户缺少务农以外的生产手段,只能在家闲坐。“安居”后,“乐业”却成了难题。

为了让易地搬迁户不仅能“住得进”,更能“留得下”,扶贫小组决定将苗绣和就业相结合,以苗绣培训为切入点,结合引进企业、借鉴经验、绣娘签约等一系列举措,切实解决苗绣传承和当地就业的双重难题。

以苗绣作为选题,并非无例可循。早在2002年,钟情苗绣的李伊园就回乡开办了融水第一家民族刺绣厂,却遇到了诸多难题。3年后刺绣厂倒闭,李伊园欠下3万元贷款。

沉寂9年后,不死心的李伊园于2014年底再创业,创办了广西柳州彩云苗艺商贸有限公司和彩云苗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但因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不足,再加上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基地订单寥寥,久无起色。

电脑刺绣也在挤压人工刺绣的市场空间。电脑刺绣产量大、效率高、速度快,精雕细琢的人工刺绣在经济效益的较量上大幅落后,传统手工刺绣厂常出现产值跟不上订单量的窘况。

不过现实却也并非铁板一块。深入调研后,李伊园发现,电脑刺绣虽然快捷,但只能秀出简单的针法,成品单调、图样死板。而苗族妇女刺绣不打底稿,也不必先画草图,全凭自己天生的悟性、想象力和娴熟的手艺,将现实中的鱼虫鸟兽变成刺绣品上生动的图腾,这些都是电脑刺绣所不能及的。

一方有情,一方有意,以苗绣为媒的廉江与融水扶贫协作就此展开。

入题

联合办夜校培训绣娘

入夜,融水刺绣培训班敞亮的教室里,挤满了身穿民族服饰的苗族妇女。她们将收藏多年的绣品带上展示台,分享刺绣的心得和经验。这个培训班开办于2019年4月,开班第一天,融水红水乡学员贾晓玲跋山涉水4个小时赶来参加培训。

“李老师,这是我第一次感到苗绣被关注。我以为我的孩子以后再也不会知道苗绣了。”贾晓玲的一席话,让李伊园心生感慨。她是培训班的承办者,更是融水苗族刺绣这项广西非遗的传承人。此前,苗绣手艺人一直属于弱势群体,纯靠手艺甚至无法养家糊口。因缺乏带领苗绣走出去的机会,手艺人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只能默默喜爱、默默坚持。

在广东省财政帮扶资金支持下,李伊园专门从云南、贵州等地聘请名师前来指导,力求让融水苗绣充分汲取各地刺绣的经验,走出深山。

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来自易地扶贫搬迁点和乡镇建档立卡贫困的苗族妇女。培训采取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平绣”“锁绣”“锁链绣”等绣法进行详细讲解和实操。李伊园也亲力亲为,手把手传授苗绣技法,成了学员口中最亲切的“李老师”。

为了让苗绣能走出一条更宽广的道路,除培训班外,粤桂协作小组还定期组织外出培训,让学员走出融水,到贵州省的丹寨、凯里等地区,与当地苗绣机构、艺人联动学习交流。

35岁的滚贝乡贫困户吴柳英,也在这一年7月,因苗绣与李伊园结缘。2010年,一场车祸造成吴柳英下肢残疾。受惠于易地搬迁政策,她在2018年住进融水苗家小镇。但新居带来的欢乐并没有延续太久,腿脚不便的吴柳英只能呆在家中,内心十分苦闷。

2019年7月,吴柳英在浏览社区微信群时,被刺绣培训班的招募消息所吸引。在李伊园手把手的传授下,2个星期后,吴柳英已掌握多种绣法,并能完成绣品。

“我女儿一直比较爱美,经常吵着要买裙子。”2019年8月,吴柳英靠绣品领到第一笔1000多元的工资后,立马给女儿买下心仪已久的粉色小裙子。谈起苗绣给她带来的最深刻回忆,吴柳英满脸带笑。在她眼里,女儿的笑容,是苗绣给自己带来的最好礼物。

承题

产品革新市场化发展

光有绣娘,没有市场,再好的苗绣也走不出深山。商品化,是苗绣绕不开的难题。

“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要让它处于被需求的状态,这样传承和延续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再好的民族特色,如果它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没有关联,或许就是长久的遗忘。”李伊园从书籍《苗绣》中获得感悟,她认为,非遗不止是字面单一的元素,它的未来在现实生活之中。

李伊园提到,苗绣的经济效应差,过去游客对苗绣存在距离感:“大家都觉得苗绣好看,但花钱买绣品的很少。”实用性阻碍了苗绣走向更广阔的商业市场,“有价无市”的困境长期存在。

传统苗族妇女在绣品上灌注了大量心血,完成后更倾向于留下自用或赠予亲朋,绣品无法走出家庭。与此同时,传统苗绣因花纹稠密、用色浓重,使得游客对其喜爱多停留在观赏层面,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化”,商业价值无法得到深层次的挖掘。

为此,廉江、融水扶贫协作小组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势,对苗绣产品架构进行了革新。除开传统服饰,苗绣更被运用在随身饰品、旅游纪念品上,既压缩了成本,也为绣娘创造出灵活的工作形式。在企业定制上,苗绣天然的文化积淀让它一跃成为紧俏货,能良好服务于企业的品牌宣传,订单量逐步攀升。

在客户资源上,粤桂协作小组更是不遗余力。通过粤桂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广东协调刺绣设计师到融水进行创作指导,传授设计思路和产品理念,形成适应市场的绣品。产品完成设计后,粤桂企业进行订单式合作,由融水企业组织绣娘完成绣品,广东企业负责销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行业的发展受到冲击,苗绣却成了个例外。今年上半年来自广东的订单不断,其中佛山“一布浮生”原创手工工作室的订单量达1.5万件,价值30万元;广州“筱颖植染手作”工作室的订单量达8000件,价值20万元。

为了进一步激活苗绣的商业潜力,粤桂协作小组也积极联动廉江和融水,加强引进师资、企业帮扶、旅游协作等多元举措。苗绣在葆有文化价值的同时,商业价值得以提升。

旅游协作是改善市场需求的创新手段。湛江柳州两地积极组织旅行社开展旅游线路互联、客源互送活动,湛江市支持柳州旅游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了旅游扶贫辐射带动作用。李伊园介绍,在粤桂协作小组的牵线搭桥下,培训基地得到去廉江参展的机会,带回了上万数量的订单。

破题

形成产业链育新活力

难点、堵点一一疏通,有销路、有产品、有岗位、有培训的完整产业链渐渐成型,融水苗绣出山的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苗绣培训班的成功举办,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技术少、就业难的困境,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自主发展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标。目前,粤桂扶贫协作小组在易地扶贫搬迁点苗家小镇、同练乡、香粉乡、白云乡等地开展民族刺绣培训班六期,每期为期半个月,培训对象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训人数超400人。

在培训模式上,粤桂扶贫协作小组也做了相关调整,将班级划分为三个等级:初级班着力培训手法技艺,中级班加入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课程,高级班则在这些基础上还能获得外出学习的机会。为了让苗绣能真正走进平民百姓家中,粤桂扶贫协作小组更联合培训导师,大力扶持绣有民族图案的文创产品,注重民族图腾的相关知识产权注册。

如今,在李伊园的工作室里,含有苗绣元素的手工制品,诸如抱枕、手镯、镜子、挂饰、包包等应有尽有,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为一,客人络绎不绝。工作室业务额从起初的几十万元,到去年已达270多万元,产品种类包括会议文件包、企业笔记本封面、居家饰品等。近年,苗绣还成为广西民宿软装的焦点,影响力得以扩大。苗绣经过改良,逐渐走出“小众”“只能欣赏”的刻板印象。

在粤桂扶贫协作的助力下,培训中表现优异的学员,都会获得签约机会,加入绣娘行列。在拿到企业发放的刺绣原料后,她们就在家中进行“居家式”生产加工,按件计薪,确保绣得出、卖得价、有收入。通过企业“传、帮、带”,目前已经有上百名优秀学员与公司签约成为专业绣娘,与公司进行订单式的合作,每个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越来越多的贫困妇女实现就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增收创收,一扫易地搬迁户因缺少谋生手段而造成的心中阴霾。

“成为签约绣娘后,不用担心绣品卖不出去。”来自融水香粉乡的贾会连是苗绣基地的签约绣娘,靠着以前为亲人织绣苗衣的手艺,她在47岁的年纪成功脱贫,过上了好日子。利用贾会连擅长刺绣富有民族特色的背带这一卖点,粤桂扶贫协作小组联系相关企业,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让她能靠苗绣创造财富,实现价值。粤桂扶贫协作小组还积极鼓励引导学员自主创业,目前,签约绣娘中已有40多人选择自立门户。

背靠粤桂扶贫协作小组的支持,李伊园还计划成立苗绣电商中心和苗绣体验中心,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将苗绣以更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面貌推向大众,为苗绣的可持续性发展增添活力。被赋予了新活力的苗绣,正一步步走上现代生活的舞台。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陈思亮李廷睿记者刘稳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

新闻推荐

扶贫医生詹健飞:弃高薪举家赴融水 救人育才造福一方

詹健飞医生。陈锴进摄詹健飞向同事讲解护理操作要点。陈锴进摄36岁的詹健飞没有想到,一次2个月的对口医疗帮扶,改变了他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