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医生詹健飞:弃高薪举家赴融水 救人育才造福一方
詹健飞医生。陈锴进摄
詹健飞向同事讲解护理操作要点。陈锴进摄
36岁的詹健飞没有想到,一次2个月的对口医疗帮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18年7月,詹健飞到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卫生院开展医疗帮扶。原计划是帮扶2个月的,后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卫健局向廉江市卫健局争取,将帮扶时间延长到4个月。彼时,他已经是廉江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
一年后,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詹健飞奔赴千里之外的融水,放弃了高薪和熟悉的乡土,辞职举家迁往这个苗族自治县,在桂东地区牵头建立首个县级专业的创面修复科室,造福一方群众。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李廷睿
千里追医“到这不到2个月,就有3名患者从廉江特地过来。”
9月1日,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院,64岁的叶安躺在病床上,詹健飞认真地给他作检查,并不断地用粤语跟他沟通。
叶安来自廉江,臀部溃疡3年不愈,之前曾得到詹健飞免费电话指导治疗,几近愈合。但架不住亲戚朋友的“关心”,又用了其他药,结果一拖3年仍不能治愈。
“之前我爸在詹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基本好了。后来他听信了别人乱用药,病情就加重了,一开始他不好意思找詹医生,无奈其他医生的治疗效果并不好。”叶安的女婿曹树章说,家人商议后决定,还是千里赴融水,找詹健飞医治岳父。
坐了9个小时火车,女儿、女婿陪同叶安找到詹健飞。“到这不到2个月,就有3名患者从廉江特地过来。”詹健飞说。而就在创面修复科成立的当月,拱洞乡一名68岁的男患者慕名而来。他长期受糖尿病足、慢性骨髓炎、低蛋白血症等多种疾病困扰,病情反复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非常痛苦。经过詹健飞的治疗后,患者已好转。
詹健飞因扶贫与融水结缘。2018年7月,他在拱洞乡卫生院开展医疗帮扶,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建立外科手术室,传授负压封闭引流术、免缝技术、皮瓣修复等技术,填补了融水乡(镇)卫生院多项医术空白。
“詹医生原计划是帮扶2个月的,后来延长到4个月,教授了很多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拱洞乡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军说。
帮扶期间,詹健飞自驾车跑遍融水23家医院,开展27次烧伤公益科普和专科培训;入户义诊行动不便患者50多人;建立融水医疗微信群,解答各类咨询,共有449名医护人员加入。
“他免费帮助我们培训医务人员800多人,发放近400本科普书和800支烧伤膏,手术200多台。”融水苗族自治县卫健局副局长龚桂春说,这些帮助来得太及时了。
2019年4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院启用新址。詹健飞辞去廉江市人民医院的工作后,于当年7月到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院建立起创面修复科。“其实这并不是个多"高精尖"的工作,它的前身是烧伤科,技术全部都是各种基础学科整合在一起的。”詹健飞说,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院,自己每月工资不到1万元,让他无悔的是“改变当地人医疗卫生观念,帮助更多人”的坚定信念。
加快引才“我们跟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不是一二十年,是五六十年。”
“来融水后发现,这边的人糖尿病高发,褥疮之类的创伤很普遍,一般来就医的时候已经很严重了,一些甚至严重到需要截肢。”詹健飞调研后发现,这些情况与当地人的生活理念、饮食习惯有很大关联。“当地人喜欢吃腌制品,比如腌肉、腌鱼,又爱喝酒,饮食上就容易造成尿酸高,所以糖尿病足很普遍。如果受了伤,大部分人也不会选择就医,信偏方、用草药,结果容易造成伤口感染,创口扩大。”詹健飞说,比起诊治患者,他更迫切希望当地人能尽快转变生活和医治理念,防患于未然更重要。
58岁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人梁振芳,就是糖尿病足的受害者。此前10个月间,她在柳州市一家医院动了6次手术,伤口感染化脓,一直未能愈合,右脚4根脚趾被截掉。后来村里有糖尿病足的人告诉梁振芳可以找詹健飞看看,丈夫随即带着她前往医治,如今已逐渐恢复。
“如果快一点来这里,可能脚就不会这样了。”躺在病床上接受詹健飞检查后,梁振芳听到一声“恢复得不错”,叹了口气。詹健飞转头对站在阳台上的梁振芳丈夫喊一声:“要带嫂子去北京玩一下哦,那里有家医院可以定做符合嫂子这种病情的特殊鞋子。”言罢,詹健飞又叮嘱夫妻俩,去北京之前知会一声,他可以帮忙联系具体的医院科室。
做创面修复治疗是项枯燥又漫长的工作,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不多。“主要就是护理、保持创口干爽,然后患者的营养和肌肉锻炼要跟上,不然很容易肌萎缩。”詹健飞说,比起这种需要一直用细功夫的长期治疗,很多人更愿意学外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面修复在国内的发展。对此,他感到很苦恼。
创面修复科对融水乃至整个桂东地区的县域医院来说,都是个新鲜事物。人才短缺成了压在詹健飞身上的首要问题。9月14日下午,詹健飞急匆匆赶往云南,和一些高校对接探讨人才引进机制问题。这趟出差大概需要半个月,其他科室同事和他打招呼说:“去招人啊?”詹健飞苦笑:“我也想直接招,能谈出点实际的意向,才有下一步招人的可能。”
“我们跟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不是一二十年,是五六十年。”带科室学员查房时,詹健飞时常跟他们举知名篮球运动员易建联康复的例子,“易建联跟腱断裂,手术是在国内做的,但康复就去美国了,为什么?我们的创面修复水平跟不上。大家真的要一起努力。”
举家搬迁“本来父母养育我们,是想有所依靠。可我为了工作,而没有尽孝,但他们还是理解支持我。”
詹健飞的办公桌上放置有电脑和几本医书,紧靠在办公桌旁的是一张单人床。“科室成立2个月来,詹医生就一直住在这里,白天上班,晚上值班。我们科室只有4名医生,9名护士。”韦兴德原是安陲乡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之前没有专门从事这一专业。来到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院创面修复科后,他和另外3名一样是从乡镇上来的医生一起,靠詹医生手把手地教上路。
刚到融水建立创面修复科时,詹健飞最初在科室所在楼层一侧的尽头住宿。最开始是一张行军床,后来逐步升级,床越来越大。“床睡得越好,就表示身体越来越差了,顶不住。”詹健飞打趣说,现在腰部酸痛越来越厉害,身体对休息条件的要求越来越挑剔。
把妻子、孩子接到融水,詹健飞的初衷原本是希望能多陪陪家人,结果科室需要处理的事情太繁杂,实际上连夜晚也经常在医院度过。“挺对不起孩子的,这里的教育资源质量比起沿海还是有差距。”詹健飞不到4岁的女儿刚上幼儿园,他打算等孩子大一点送回廉江,托付给老家人照顾,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虽然融水的生活条件艰苦了些,但他学到的医术在这里能得到充分施展。每次救治好一名病人,他都很高兴,更何况他还是一名党员,我就听从他了。”詹健飞的妻子邹侃原在一家中医馆做行政工作。为了让丈夫在融水安心工作,她选择全职照看小孩。
换了新环境,家庭生活的压力陡然增大。詹健飞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疼爱自己的外婆病重时,詹健飞没能给予照顾,全是由他母亲一人承担。外婆逝世后,詹健飞的母亲又突发脑梗病倒了,这一切让他感到愧疚。
詹健飞的母亲现在仍在住院,由家人照顾。“本来父母养育我们,是想在年老时,有所依靠。可我为了工作,而没有尽孝,但他们还是理解支持我。”弟弟在湛江市中医院照顾住院的母亲,他希望母亲能早日康复,更希望自己在融水的工作能早一点见到成效,不辜负家人的支持。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官网日前发布《关于2020年第六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公告》,廉江市贯日木业、沃尔雅电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