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鲸落”到护生
宋立民(赤坎)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次日是世界读书日。
22日一大早,朋友发来组图,名为《鲸落》,16幅图片加说明文字。细读之后,笔者自嘲是个“生物盲”:原来“鲸落”是鲸鱼的尸体下沉的专用名词;原来鲸落就在南海刚刚发生;原来蛤蚌、蠕虫、盲虾……太平洋深海至少有43个种类和10000多种生物体依靠鲸落存活——原来鲸落是水域的“沙漠绿洲”,是世上最为浪漫的沉寂。换言曰:鲸尸的沉落是新的“护生”,是“食物链”的福音——无论我们是多么地遗憾,也无法否认这生命陨落的悲壮。
于是,笔者不能不记起丰子恺主笔、弘一法师等参与的《护生画集》。子恺先生们或许想不到,许多年之后,画集因生态学意义而鲜活。
护生即“护心”。“是以众生,与我体同。盈起悲心,怜彼昏蒙。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这是《护生画集》第一幅《众生》的配文。画集共6集450幅图,主旨即珍爱鸟兽禽鱼。为何这简单画册,引来了马一浮、夏丏尊等名人做序,李叔同、叶恭绰等学者题字,而且至今广为流行?
原因恰恰在于“护心”的要紧。“护生”是手段、是形式,而涵养人心的“仁爱”,才是“小禽兽”背后的“大文章”。
护生即“润土”。个体的护生是“心灵滋润”,全社会的护生,就是“厚植生态文化”了。“家住夕阳江山村,一弯流水绕柴门。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画册把护生提到了“保护生存环境”的高度。
护生即“齐物”。其实,庄子的“齐物论”,并非是在颠覆“人为万物的灵长”,而是说在“生命”的意义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皆可共生共存,即“万类霜天竞自由”。“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头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自在巢中望母归”。
查中华书局版、葛兆光选评的《丰子恺护生画集选》,短短9个月加印一万册。可以说,画集的“与时俱进”,与传统文化的普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杀生即“自杀”。如今,经历了一场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疫情,诸如“蝙蝠”“穿山甲”等称谓,足以成为“恐怖字眼”。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料这“报复”来得如此之急速而广阔。
当然,护生,仅靠画册警醒远远不够,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看到全国人大通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最新决定,参与《护生画集》的前辈们,合当在九泉之下露出欣慰的微笑。
新闻推荐
摆放在小区门口等待“社区团购群”分货的鲜花。记者彭晓晖摄文/本报记者彭晓晖“这个群分享两个平台的生鲜食品,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