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瑸形象塑造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读《大吏陈瑸》

湛江日报 2019-08-24 08:19

○史习斌(岭南师院)

本土作家陈吴森根据陈瑸的事迹创作了四十集电视剧本《大吏陈瑸》,是本土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突破。

陈瑸是历史文化名人,时过三百年,他卓绝的清廉仍然是现代为官者的典范,值得我们用文学的手段来塑造形象,以进行社会的教化。《大吏陈瑸》的创作,是当前反腐倡廉背景下的一个积极正面的宣传符号。如何让一个三百多年前的封建官员在文字里复活,并尽可能成功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作者对陈瑸的人物形象展开了全方位的塑造。

一是仁。仆人林义走投无路后尾随陈瑸进入他家,躲在床底下伺机行窃,被陈瑸发现后好酒好肉招待,还给林义一些银两让他“踏踏实实地做个小本生意”,最后林义成了陪伴陈瑸的重要保护人物。第四集中,陈瑸去福建古田赴任知县,路遇当地饥荒,被郑石三等人打劫,当他知道这些人只是饿了抢他们的饼子时,便把叶贴饼分给郑石三和他的儿子吃,并顺便在郑石三的带领下了解情况。对“坏人”仁,使坏人变好,因为些“坏人”变坏的原因是特殊的。陈瑸对被冤枉关押和不人道对待的台湾县监牢内的三百多名“囚犯”施以仁政,并冒着“私放囚犯”的罪名让他们回家过年,最终使得酋民的冤案得以纠正,挽回了土著民众的人心。这便是仁所起的感化作用。至于陈瑸为深受旱灾之苦的古田百姓求雨,百姓粮食丰收后又让利于民,则是心系黎民、胸怀社稷的大仁爱了。

二是义。义和仁密切相关。陈瑸冒着一定的危险为一时糊涂误入吴阎福美人陷阱的张知府求情,最终张棣免得一死,此乃同僚之义。他深入青龙寨时,遇见寨中闹暑瘟,便将随身携带的“清瘟丹”给发烧的卑南王服用,并吩咐手下将剩下的药全部取来送给青龙寨的族人,此乃敬畏生命之大义。

三是忠。陈瑸从县令出仕官至巡抚,在闽台湖川直至京城都做过官,每到一处都能勤勤恳恳,有所作为。在仕途上,不论上任的地方有多远、多乱、多穷,他总能体恤百姓的疾苦,力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总是想方设法让治内安定发展,忠于社稷,为君王分忧。

四是孝。这是为人子之责。早年为了照顾母亲,陈瑸提前结束了在东山村的私塾生涯,回到母亲身边。在古田做知县时,夜深人静之时,常常想起家中的老母。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孝子的陈瑸在情感上的表现。常言道,忠孝不能两全。在为人子之孝与为人臣之忠发生冲突时,封建时代的臣民是没有选择的。为官台湾的陈瑸在部署完毕正要出发前去青龙洞捉拿朝廷钦犯渚龙雨时,家中来信告知母亲去世,陈瑸虽“着孝服跪地恸哭”,但没能回雷州亲自尽子之责。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充满对母亲和家人的思念,祈求慈祥的母亲能够感知自己的孝心。但他能做到最大的孝就是忠于社稷,体恤百姓,为君王分忧,同时名垂青史、光宗耀祖。

五是智与勇。陈瑸在想方设法“治”古田恶霸吴阎福、乔装成占卜的术士进入高凉寨摸底时,都显示出了不俗的斗争智慧。尤其是他在正面深入戒备森严的青龙寨抓捕朝廷钦犯渚龙雨时,更是表现出超常的智慧与勇气。

六是能。对于一任地方官来说,个人修养和品德固然重要,但有多大能力和才能为民办事才是最终落脚点。陈瑸初到古田县衙便整肃吏治,裁减冗员;通过深挖细虑,辗转反复,最后终于惩治恶霸吴四爷等人;到古田任知县两年多,修庠序、固城隍、设义学、惩奸胥,让耕者有其田,田者赋其税,为民办事,为君分忧。在其他地方做官时,也都对当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老百姓称颂一时。

七是廉。陈瑸把地方豪绅送的“见面礼”充公为百姓办事,并且拒绝老百姓为自己修建祠堂的动议,这些都是初入官场的陈瑸的廉洁之处。高凉寨的犷酋为了报七年前的恩情,给做了道台的陈瑸送来四个盘子,分别是金灿灿的金子、白晃晃的银子、黑酥酥的泥土和绿茵茵的青草,陈瑸象征性地收下了泥土和青草,而把金子和银子留给了乡亲们。陈瑸在古田当了两年多的知县,攒下的薪俸还不够五十两银子。他做了十九年的官,最后只攒下四百七十两银子,盘算着捐二百两给雷州乡亲们修建围海大堤,给一直陪在他身边的林义和光宇每人一百两,剩余的七十两给两个儿子作为自己死后“回家”的费用。。做官后的陈瑸一直想为雷州的乡亲们修建新的大堤,无奈清贫一生,无能为力。他通过上书,最后得批七千四百两银子作为修堤经费,兑现了年少时的诺言,也完成了毕生的心愿,既为雷州的父老乡亲办了一件大好事,又维护了自己的清官形象和廉洁的名声。

电视剧本《大吏陈瑸》总体上按照历史上的陈瑸的正面记载为基本材料,从仁、义、忠、孝、智、勇、能、廉等方面进行刻画,塑造了一个“高大全”的主人公形象。

新闻推荐

北部湾二章

□黄廉捷大海之风寻找草梗的雨,如拉着板车的脚,见证繁衍的闪动北部湾的三月隐藏在雨中发芽,没有过多的云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