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织人生沈塘蒲织助力乡村振兴

湛江日报 2019-02-09 06:59

巧手村民编织的蒲草产品远销海内外。文/图记者林小军李亚强通讯员周靖典

“蒲草韧如丝”,古人早在千年前就曾歌颂过蒲草顽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尽管社会飞速发展,但蒲织工艺品仍以其轻巧环保、质优价廉的优点,而在市民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雷州市沈塘镇被誉为“蒲织之乡”,该镇蒲织工艺历史悠久,更是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蒲织的工艺在该镇代代相传,尤其在妇女中更有众多能人巧匠,对蒲织技艺进行不断的创新。如今,沈塘的蒲织已不仅停留在简单的草席,而是包括花篮、手袋、新型草帽等多个品种。

如今,蒲织在当地已形成一个重要的产业链,该镇从事蒲草编织的人数达约一万余人,生产的蒲织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多地,成为了这个小镇助力脱贫,吹响乡村振兴号角的重大推动力。

历史悠久

昔日家家户户织蒲草

1月21日,记者走进沈塘镇塘边村,在阴凉的大树下,不时可见几个妇女席地而坐,用五颜六色的蒲草飞快编织着,除了偶尔盯一下手中的蒲织品,她们更多精力在闲聊,谈到趣事,还禁不住大笑起来,但手中编织的速度却丝毫不减,足见蒲织技艺之精巧。

而在不少农家门口都可以见到堆放了一个个不同形状的小钢架。“这些钢架是编织各类蒲织产品的框架。”同行的镇领导向记者介绍,蒲织在当地非常普遍,雷州蒲织工艺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雷”字号风物,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广泛的社会传承。1967年是雷州市(海康县)蒲织业的高峰期,蒲草种植面积近6万亩,从业人员达10万人,出口蒲苞190万张,草席13万张。其中,沈塘镇又是雷州的蒲织大镇。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雷州族群正是凭着这一手艺谋生养家,甚至远渡重洋,经商贸易,对我国南部沿海及东南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雷州蒲织有三大创新。一是流行“穿边”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织边”技艺,生产出美观整洁的“穿边”床席;二是发明了“煮染”技术,利用素、绿、红三色草料编织出“三角纹”、“棱形纹”组合图案的“色席”;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设计出“水波纹”、“城墙纹”、“回”字纹及“汉字”编织技术,催生了“花席”品牌。

传统创新质朴蒲织融入时尚元素

今年80岁的黄婆婆是沈塘镇的蒲织老匠人,尽管头发花白,但她仍精神矍铄,耳清目明,在编织过程中,柔韧的蒲草在她的手中轻巧地翻转,一条又一条,像变着戏法似的编织后,摇身一变成了形式各样的草席、草帽、篮筐……

说起蒲织,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一张灰绿色的草席,平白无奇。但现如今,沈塘镇的蒲织早已不是单一的草席和草帽,而是在质朴中融入了各种时尚元素。今年36岁的陈姨是沈塘镇的蒲织能工巧匠之一,蒲织在她的手上玩出了新花样。红绿相间的手提包,配上黑色的皮带,色彩大胆艳丽,几何图案简约时尚,美女背上一个,走在街头回头率肯定百分百;草帽甩掉了“土气”,有的帽子帽檐宽阔,上有不规则镂空,有的帽子有红黄绿三色图案,醒目抢眼;蒲扇结实细密,上面也有变化的纹路和图案,既实用,又是一件装饰品。

不仅能自己设计产品,沈塘镇的蒲织工匠们,还能根据设计师提供的设计图进行蒲织,只要有了样式、图案、尺寸,稍微琢磨一下,就能编织出一模一样的蒲织产品。“传统的蒲织太质朴,太单一,实用但不时尚,融入了一下现代元素后,反而变得时尚起来,满满的国际范。”陈姨说,自己从小就在奶奶和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蒲织技艺,而有次编织毛衣,信手拈来一些潮流的元素设计到毛衣中。这也让她养成了“开脑洞”的习惯,时不时想想怎么创新,她把这份习惯,也融入了蒲草编织的过程。于是,一条条蒲草在一群能工巧匠的手中开始了蜕变。“蒲织技艺已传承了千百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让沈塘蒲织为更多人所认知。”陈姨告诉记者,传统样式的草帽最便宜的只卖2块钱,经过设计编制的花式草帽批发价为15至20元。如今,身边的不少蒲织都会注意编织图案、样式的创新,让自己的产品更受欢迎,卖出更好的价钱。

打造产业“蒲织之乡”吹响振兴号角

行走在沈塘镇,随处可见大片的蒲草,家门口编织的匠人,还有蒲织收购代销工厂,在住宅的电脑链接的互联网上,还有许多沈塘开办的蒲织品电商店。如今,祖祖辈辈传承的蒲织技艺不仅没有消退,更在当地发展为成熟的产业链,成为了当地助推乡村振兴的拳头产品。

吴妃弟是当地有名的蒲织产品收购商。他告诉记者,如今,沈塘镇的蒲织产品早已冲出雷州,走向世界,远销泰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地。沈塘镇蒲织产品以其质量好,工艺好,花样多而闻名。他向记者展示的一个钉有黑色皮带的蒲织手袋,外形与时尚手袋无异,但更轻巧环保。“这样的手袋,可以卖到60多块,直接大批发货到国外去。”吴妃弟说,当前,已和各国采购商达成了供销协议,采购商发来设计图,蒲织匠人依照设计图进行编织,再统一收购发货,当前市场供销两旺。

据了解,当前沈塘镇从事蒲草编织的人数约一万多人。当地的地形比较平坦,泥土为黏土,非常适合种植蒲草。每年六七月,是种植蒲草的最佳时期,年底就可以收割。水分越充足的地方,蒲草就生长得更好。据介绍,每年12月大丰收之际,平均每亩蒲草收入一般有四五千元,收成好的则可达六七千元。而一些蒲织匠人每件蒲织品收购价为7至8元,只要每天多花时间蒲织,一个月就能收入近两千,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起到重要作用。如今,这些新型蒲织,让沈塘镇“蒲织之乡”又焕发出乡村振兴的新生机。

新闻推荐

雷州市行政服务中心 服务群众更贴心

本报讯记者陈凯杰通讯员符任:春节前夕,昨天,记者走进雷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宽敞、明亮、现代、开放的气息扑面而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