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裁缝梁志通一剪半世纪 开辟新天地
梁志通正在缝制衣服。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一世裁缝情。
在端州区文明路有一家不起眼的裁缝铺,一台上海产的蝴蝶牌缝纫机已锈迹斑斑,陪伴着主人走过了40多年岁月。它的主人叫梁志通,今年已58岁,从10岁接触裁缝起,已经在这个行业坚守了近半个世纪。一生坚守着传统手艺的传承与创新,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与祖国共成长,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梁志通的老家是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父母都是教师。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对面有一家裁缝铺,他每天放学后的乐趣就是去看别人缝制衣服,看着那一块布料经裁缝之手缝制,变成一件漂亮的衣服,梁志通觉得非常神奇。回到家后,他用报纸琢磨着裁剪衣服。
“当时我用报纸裁剪的衣服可好看了。”透过老花镜,梁志通双眼闪烁着光芒,自信地对记者说:“家族里没有一个人是做裁缝的,但我天生就对裁缝感兴趣,无师自通。”他也没有想到,与裁缝的情缘一结便是一辈子。
中学时代,凭借自学裁缝,为学校的不少同学和老师缝制衣服,深受同学老师的认可和赞许。1979年,梁志通高中毕业,正值父母退休,他本可以“顶职”成为教师,但他唯独对裁缝痴迷。
开明的父母并没有泯灭他的天性和爱好,而是支持他创业,给他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七十年代,缝纫机身为“老三件”的一件,是气派和奢华的象征。彼时,人们的消费能力还很弱,计划经济时代,家家户户皆凭难得的购物票买东西。能买得起一台缝纫机,是很不容易的。
“当时父母的工资一个月才二三十元,那台缝纫机花了150多元。”梁志通说,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在新兴县城开起了一间裁缝铺。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化逐渐流入内地,港台明星时兴的喇叭裤出现在新兴荧屏上。梁志强敏锐地嗅到了这股流行之风,照着荧屏上的喇叭裤,裁制出适合本土人穿的喇叭裤。
他说,港台的喇叭裤裤腰太紧,劳动起来不方便,他适当做了裁剪后,穿喇叭裤的人又能跑又能跳。“当时县城70%的喇叭裤都是出自我手。”这让梁志通很自豪,他也从那时候开始出名,见证了港台文化流入内地的这段历史。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录像带走入千家万户,看“大戏”(粤剧)的人越来越少。此时,港台流行的轻音乐盛行,县粤剧团改制,重新组建轻音乐团。轻音乐团需要大量的演出服,他们找到了梁志通,他也乐意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变革当中,充当了三年的随团服装设计师,奔走于广东、广西、海南,成为省内最早一批接触与商业舞台相关的服装设计师。
回到县城后,梁志通继续做裁缝。“那时候我的名声已经很响亮了。”他乐呵呵地说,九十年代是最鼎盛的时候,很多干部和私企老板都找他订做衣服,一个月有六七千元的收入。1997年,因哥哥姐姐都在肇庆,不放心他一家人在新兴,就建议他来肇庆发展。
受工业化发展冲击,衣服逐步转为机械化批量生产,订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来到肇庆后,梁志通先在旧好世界商业街做起了成衣生意。做了三年,好世界商业街要建商业广场,他索性重操旧业,开起了裁缝铺,这一做将近20年,成了肇庆街的老裁缝匠人。
裁过衣服,也卖过成衣,在日积月累中,梁志通学会了更多衣服品种的裁缝技巧,西装、唐装、裙子、帽子、包包等,他把每一件作品都当成艺术品一样来创作,水平出神入化,眼睛即是尺子。“都说量体裁衣,但我不用拿尺子量,只要你站在我面前,我就可以做出一套合身的衣服给你。”梁志通说,穿上他裁制的衣服,胖的人会显瘦,矮的人会显高。
梁志通的坚守也曾遇到过低谷,但随着人们对衣着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有衣穿的基本需求,向追求个性化、有品位,他的裁缝生意迎来了新生。“现在很多人找我订做西装、唐装,唐装连布料一套最贵开价七八千元,西装四五千元。”梁志通说,“我现在很忙,有些衣服要排期三个月,但坚持自己纯手工制作。”
梁志通坦言,以前与他一起做衣服的人都不做了,他也曾想过带徒弟传承手艺,但年轻人没耐心,不愿意学。“我正在读高中的小女儿,在我的指导下,设计的衣服还不错。”让梁志通感到欣慰和希望的是,小女儿对裁缝设计感兴趣。他说,下一阶段,要开始慢慢教女儿学习裁缝,传承他的老手艺。
新闻推荐
【案情回顾】2017年8月,被告人赖某友向河西村委的李某和盘某购买新兴县河头镇河西村委风门坳村“山塘坑”的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