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还有很大空间等待探索
[摘要]从事漆艺创作半个世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傅以周仍然孜孜不倦钻研——
傅以周在个人工作室创作。
漆画《爻·漆黑》 尺寸:200cm×100cm (作者:傅以周 创作时间:2010年 入选2011·中国(厦门)漆画展)
漆画《战衣》 尺寸:200cm×100cm×2 (作者:傅以周 黎安乐 创作时间:2007年2007年获“第二届全国漆画作品展”优秀奖)
脱胎瓶《漆红·漆黑》 尺寸:40cm×67cm (作者:傅以周 创作时间:上世纪90年代)
市区北门街,聚集着衣服鞋帽等各类商铺,每天人来人往,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漆艺传承人傅以周的工作室就坐落在街边,推门而入,一条幽深的小巷,将繁华和喧嚣隔在门外。在二层阁楼,目之所及,皆是各式漆艺工具和瓶瓶罐罐,墙上的艺术品凸显有别于普通民居的艺术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漆香,让人一下子安静下来。
傅以周受家庭熏陶,自幼开始学习传统漆器髹饰技艺,之后一直从事漆艺的教学、设计、制作、研究等工作,已半个世纪与漆艺为伴。今年5月,作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傅以周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录,是阳江市首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近日,本报记者对傅以周进行了专访。
父亲做漆皮箱养活一家九口
64岁的傅以周一头标志性的卷发,端坐工作桌前,他拿起工具,从容地在一个盘子上髹色,反复涂刷。鲜红的色漆随着他挥舞的手,着落在盘子上,形成一道抽象的图案。谈起漆画创作,傅以周语调平和。淡然的表情背后,深藏着他50年创作的心血与磨练。
说起漆器,阳江人并不陌生。据《阳江县志》记载,晚清时,阳江县的漆皮箱、漆皮枕已驰名中外。当时,县城西门街(现南恩路西段)有漆器店20多户,出现“老义和”“广泰成”等著名漆器店。1958年阳江国营漆器厂成立之后,漆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新高峰。
了解傅以周,要先从他的父亲傅乃彬说起。
傅乃彬是阳江漆艺名师,从小喜爱绘画,曾师从民国初年阳江著名的漆器大师郑文光。傅以周说,虽然很多人说父亲是漆器大师,但在他看来,父亲本质上是个虔诚、执着的手艺人。
傅以周回忆,新中国成立前,父亲曾在皮箱铺当学徒,多年的学习让他有了一定的彩绘功底。手艺逐渐成熟后,他开始在一些老板的作坊里打工。手艺人除了技术,没有太多的谋生本领,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同时给几个作坊打工。工作没有时间限制,做累了就睡一会,醒来接着做。冬天特别冷的时候,父亲的手冻僵了,没办法拿笔,于是在身旁放个火炉,画一会儿,暖一下手。母亲心疼父亲,织了一双露手指的手套给他,让他戴着工作。傅以周共有兄弟姐妹七人,父亲靠着一双巧手,一个漆皮箱接着一个漆皮箱做,一只木屐做完又做一只,就这样养活了一家9口人。
进入国营阳江县漆器厂后,父亲每天下班都带着工具回家,继续埋头研究漆器,还常常请漆工、木工等朋友来家里一起琢磨。那时,家里处处弥漫着大漆的味道,漆器随处可见,连床底下都有,原本狭窄的屋子更显拥挤。
童年的傅以周,玩得最多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漆器。傅以周回忆,父亲经常将厂里不要的材料或是半成品带回家,一只破木碗他可以把玩很久。“其实小时候,我并不那么喜欢漆艺,觉得气味难闻又脏。而父亲却丝毫不在乎。”傅以周回忆童年的感受说。
迷上漆艺只因父亲一句夸奖
除了父亲,傅以周的哥哥姐姐大都在国营漆器厂从事漆艺工作,傅家在阳江是名副其实的漆艺世家。不过,一开始,父亲并没有打算让傅以周继承衣钵而刻意加以培养。
13岁那年的一天,傅以周看到父亲在做一件漆器的脱胎工序,觉得有趣,便试着拿一个石膏模型模仿父亲的做法,做了一个脱胎作品。父亲停下手中的活计,拿起傅以周做的东西仔细端详,说了一句“还可以”。一句不经意的话触动了傅以周的心——父亲可是一直埋头干活,极少夸赞他的。
此后,傅以周一有时间就跑到漆器厂,有时在漆器厂师傅身边学,有时缠着闲下来的父亲讨教。忙于工作的父亲,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傅以周,在学习漆艺后,傅以周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反而多了。他常常在父亲身旁,请教漆艺奥秘。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一整套工序,要一遍遍学习、练习,仅基础功夫就学了好几年。
学习过程很艰辛,几年下来,傅以周积累了不少经验,手艺越来越扎实。父亲一些漆艺界朋友来到家中,也会拿着傅以周的作品点评几句。当听到“这小子做的东西还可以”时,傅以周总是欣喜若狂,这样的夸奖成了他坚持学艺的动力。
经常做漆器帮补家计,傅以周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变成了强制性的工作,不停地重复,没有创新,他为此感觉烦闷、压抑。“漆艺发展空间太窄,出路在哪里?”他一度产生放弃漆艺工作的想法。
正当傅以周迷茫之际,原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蔡克振有一天到访阳江。闲聊间,他问傅以周是否愿意跟他到广州美术学院学习,傅以周欣然答应。
1979年末,傅以周来到广州美院,一边当助教,一边学习。他全方位地汲取艺术养分,一堂课都没有落下,连其他专业的课也不错过。经过几年学习,傅以周认识到,漆工艺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艺术。“原来手工艺可以与艺术结合,那时我发现自己对漆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热爱。”傅以周回忆说,“传统的手艺与艺术相融合,漆艺创作不再是单纯的模仿和复制,这让我的漆艺创作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
以前,傅以周不理解父亲对待他为何那么严,但当他开始带学生时,才明白不严不是好老师。“父亲永远保持着纯真的热爱和高度的专注,这是那代人最可贵的地方,也是我认为的工匠精神。”傅以周说。2001年,90岁的傅乃彬逝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融合现代艺术让漆艺焕发新活力
在广州美院,傅以周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也见证了漆艺市场的日渐低迷。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的漆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没毕业的学生纷纷逃离。
1988年,傅以周决定辞去学校职务返乡。回到阳江后,傅以周担任多间私营漆器工艺厂的设计与监制,平时经常培训、辅导各厂的漆艺技工,并设计、研发漆器产品。由于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原因,阳江国营漆器厂和许多国企一样转制了。受到物美价廉的塑料等制品冲击,漆器市场迅速萎缩。1996年,阳江漆器厂基本停产。
2000年,阳江漆器行业光景已大不如前,但傅以周却克服困难,成立了个人漆艺工作室,继续潜心研究漆艺创作。多年来,傅以周不断学习传统漆艺的各种技法,寻求漆艺不同题材的表现手段和形式,思考传统漆艺与现代漆艺的交汇融合以及传统漆艺如何面对当代与未来的发展问题。
传统漆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紧密复杂的成熟工艺。对于一般的漆器工艺师来说,只宜守成而难以变革。傅以周在漆艺上的创新,让人们看到阳江漆艺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阳江有漆艺师评价说,傅以周的创作,技法使用单纯,尤以变涂(彰髹)的运用最为炉火纯青。傅以周家庭传统的漆艺创作以写实为主,在广州美院学习过程中,他运用现代艺术的手段,创作逐渐从写实向抽象过渡。他将各种材质与传统漆艺技法有机融合,并创造性地巧妙运用,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漆之原始材质美,又通过不拘一格的抽象画面诠释漆画语言的独特性,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格调。
省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岭南漆画学会会长苏星曾评价傅以周的作品说:“把现代观念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看第一眼,或许不明白,但越看越喜欢,这是另一种艺术审美,令人耳目一新。”
变涂,从起纹开始,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思路涂上不同颜色的色层,再经过厚薄、推光、打磨等技法巧妙处理,用每个不同的图层和色块凸显创作构思,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把控、拿捏得当。受漆艺创作中漆的质量、干燥程度、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变涂创作具有不稳定性,对创作者的艺术造诣和工艺水平要求很高。要创作一幅好作品,实属不易。而傅以周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在他看来,他创作的作品中成功率只有50%。即便如此,他却说,越是难的东西越想钻研,变涂做出来的图案不会重复,感觉这辈子都没办法穷尽其中的奥妙。
在身边人看来,傅以周对待工艺的要求非常严苛。其实,他举止温和,言行有度。他在打磨一件心爱漆画时,也在打磨自己的性情。
“你今天做不到最好,没关系的,还有明天。明天做不到最好,还有后天……”在漆艺领域耕耘半个世纪,傅以周未曾言倦言累。他说,漆艺创作还有很大空间等待人们探索,而自己在其中也有应当担起的责任。
对话傅以周
漆艺发展最紧迫任务是培养人才
记者:如今在阳江漆艺界,从事漆器、漆画创作的寥寥可数,您觉得这个行业缺些什么?
傅以周:2000年,我成立了三狗蒙漆艺工作室,有学生闻讯找上门来拜师学艺。不过,很多学生来这里学两个月就走了,他们不能静下心来钻研。在我这里学习时间最长的一位学生,也出走、又回来反复了好几次。与传统技艺的流失相比,我觉得传统手工业精神的缺失影响更大。老一辈漆器手艺人对待漆艺非常投入和专注,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而现在有的人太急功近利,没办法沉下心来,遗弃了漆艺行业的一些传统和精神。我认为,学习漆艺就要把心安在这,就像佛教所说的“安住”,让自己的身心安住在漆艺领域,投入、专注才能有所作为。
记者:您对阳江漆艺发展有什么建议?
傅以周:漆器源于生活,必须回归生活,才会有生命力。阳江漆艺要发展下去,离不开市场,只有走进生活,被大家消费得起,才能在现代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只能放在美术馆、博物馆里展览,文化的承载力不够,这样的话也不能称之为“活态传承”。然而,仅仅为市场而市场,而忽略漆器本身的技艺诉求,过于粗劣化,也意味着降低其艺术品质,同样不利于漆器的发展。目前,漆艺发展最紧迫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只有培养更多漆艺方面的人才,才能为阳江的漆艺事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改变阳江漆艺后继乏人的现状。
记者: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后,对于漆艺的传承发展,您个人有什么打算?
傅以周:作为传承人,应当做好传帮带,尽可能培养多一些学生。作为一个手艺人,其价值体现在作品上。因此,传承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作品做好,创作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才能说是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此外,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技能,还要言传身教,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老师的语言、做事风格,这种“活态传承”的方式是我比较推崇的。只要每个人都出一分力,即便是具体而微的事情,相信假以时日,也能星火燎原。
■ 策划/梁小可 ■ 撰文/费先霞 陈子玲 ■ 摄影/李向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梁宗具黄仁兴通讯员/司徒尤正蓝天白云成为阳江靓丽风景,饮用水源水质百分百达标让广大市民群众饮用水更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