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凤眼果

南方日报 2020-09-17 06:02

落叶与凤眼果。叶丽英摄

●叶丽英

遇见凤眼果,是在立秋时节。

立秋刚过,一天早上跑步,突然感到有硬物磕脚底,还差点被崴了脚。赶紧低头查看,哇塞!地上一摊的红果荚及黑果实,应该是昨晚从树上掉下来的。在往回跑的时候,看见一位阿姨蹲在那里捡拾黑果实。问了才知道,这黑果实在她广西老家叫九层皮,可用来焖鸡焖鸭和煲汤水。

九层皮?我捡起一颗看了看,果实乌黑硬实,圆不圆椭不椭的。抬头望树,枝干粗壮挺直,一树的绿叶红果,树叶圆圆长长的。我惊讶之前竟然没注意到路旁的这棵大树,它兀自扎根在瘠薄的斜坡上,粗放生长,直把自己长成伞形大树,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

可以吃的九层皮?还真没有听说过。于是,回家立马搜百度去。原来,这九层皮也叫凤眼果。嗨,说到凤眼果,我就有印象了,记得岭南名菜“凤眼果焖鸡”还曾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只是餐桌上的凤眼果是金黄金黄的,令人垂涎。如此好卖相,大概是因为剥了“九层皮”所致。

对了,凤眼果要剥去黑皮褐衣,直至最里的黄色果仁才可以食用。至于是否有九层皮之多,记得数一数就清楚了。要不,九层皮不是徒有虚名啦?

偶尔,我是吃过凤眼果焖鸡焖鸭的,其吃法与板栗及银杏相似,风味却各不相同。说来有点惭愧,一直都不识凤眼果的真实面目,更不晓得其是长在地下还是地上的,就像有人以为花生是长在树上般无知。还好,现在知道凤眼果是长在树上了,今后路遇凤眼树,便会多加关注,不再视而不见咯!

凤眼果树属梧桐科热带树,每年三四月间开花,七八月里结果。凤眼果,除了叫九层皮外,还叫苹婆果、七姐果、罗昱子及潘安果等。也许,每个名字都有说法,甚至还有故事或传说。这不,叫苹婆果的,必有佛缘。相传唐代三藏法师从印度带回苹婆树种,最早种植在广东韶关南华寺。自此,苹婆果树在适合其生长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凤眼果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凤眼果形似丹凤眼睛,眼角上翘且狭长。在炎炎夏日里,树上成熟的黑果子,藏在两角翘起且裂开的红色果荚里,鲜亮鲜亮的,活脱脱就是一只只窥探人间好世界的丹凤眼。

听说,在广东岭南人家,想生男孩就种龙眼树,想生女孩就种凤眼树。怪不得,岭南盛产龙眼果,而凤眼果却少之又少,甚至,许多凤眼果树沦为野生,无人搭理。可谁曾想到,时至今日,人们崇尚大自然,向往原生态,本已凤毛麟角的野生凤眼果身价倍涨,网上当季凤眼果叫卖价高达每斤65元左右,直蹿“网红”了。凤眼果与时俱进,价格远超龙眼果,成了摇钱树啦!时代不同了,有子有女才是“好”。我家若有几分地,就种龙眼树和凤眼树,尽展龙凤呈祥好风光。

凤眼果好吃且可入药,如此佳果就在眼前,可遇亦可求,何乐而不为?早上跑步顺便捡些凤眼果是必须的。虽说天上不掉馅饼,但树上掉果子是真的,谁先到谁先捡。为了捡新鲜凤眼果,我赶早提前出门,往凤眼果树方向快速跑步前进。谁知,更有早行人啦!待我跑到凤眼树下,那广西阿姨的塑料袋里已经装满了凤眼果,她打了声招呼,笑着走了,留给我的是一地的空果荚。我瞧着广西阿姨有点得意的背影,只好“望树兴叹”,看来明早得再提前半个钟出门了。

“咕咚!咕咚!”有凤眼果从树上掉下来了,一颗两颗三四颗,其中有红荚单果的“丹凤眼”。哎呀,这红荚里的单果是椭圆形的,果形与那些一苞多个的不同。这就有意思了,同长一棵树,面相却不同。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难道这些个凤眼果是专为我而落下的?我与鲜亮的“丹凤眼”对望着,感觉有股妖气袭来,再看,竟又有些许的妩媚了。恍惚之间,“丹凤眼”鲜活灵动起来,竟然在那浅唱低吟:遇见便是缘……

是的,无论早晚,不分先后,来了便有拾获。虽说不能守株待兔,但守株待果是可以的。当然,要看有无足够的耐心,守得住才行。守住了,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树木花草皆有情,苹果树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被咱家的苹果砸中悟出来的;苹婆树道:唐三藏在吾处苦读经书,最终修成正果!

而我呢,站在凤眼果树下,没有被凤眼果砸中,也未曾在树下诵读经书,自然也就“我还是我”啰。时逢农历七夕,忽然想起凤眼果也叫七姐果,昔日岭南少女,要在七夕这天用凤眼果供奉七仙女,祈愿获得美满姻缘。今年七姐果丰产,岭南大地处处瓜果飘香,家家喜鹊喋吖。正所谓,情系七夕节,爱洒人世间!

其实啊,遇见凤眼果,就像遇见了惊喜,好意外,好兴奋,好期盼。生活就是这样,挺好的!

新闻推荐

韶关文旅惊艳亮相2020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 善美韶关尽显魅力

上图为韶关展区。冯兆宇摄本报讯精彩非遗歌舞,呆萌可爱的“马坝人先生”,亮点十足的文旅宣传视频……昨日,在2020广东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