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精准支持系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社会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自杀、自残等偏激行为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部分未成年人未获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援助。我们要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及特征基础,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精准支持体系,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家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和指南,旨在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与进展,但是仍然未实现全覆盖,普及率较低,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心理健康教育淡化的现象,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无法获得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与援助。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支持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某些地方政府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的保障性政策不足,或者政策执行力不足;二是少数学校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即使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课时不多;三是社会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不够重视,公益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较少,较难满足未成年人专业的咨询服务的需求;四是家长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参与度较低。
针对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准确把握未成年人心理与成长的需求,建立起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以大数据等新技术为载体的全方位支持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及特征分析
未成年人的年龄界定是在0-18周岁,给予心理支持的对象包括正常儿童和正常青少年、特殊儿童和特殊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是青少年从稚嫩到成熟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尤其是在青春期,会面临着多样化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可能会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危险的行为。在网络快速发展、二胎政策实施等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发展也呈现出新的变化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成熟较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与过去相比较,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时间呈前移的状态,当前10岁青少年的行为特征相当于过去15岁的青少年。
2.网络诱惑较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也面临着许多网络诱惑。网络的发达方便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但也存在许多弊端。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于网络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不足,加之自控能力较薄弱,容易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我。
3.二胎政策引起心理变化。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对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产生较大冲击,虽然新生命的降临能够消解独生子女的孤独,但是也会引发许多新的家庭问题,青少年心理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精准支持体系的建立
1.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精准支持系统,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共同参与。其中政府主要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应设置专门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落实完善的公共服务政策及资金投入,加强各部门配合,使社会资源能够有效整合,从而为学校、家庭、社区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应建立社区、家庭、学校联合的教育平台,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作用,确保未成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长效性和科学性。在社会层面,医疗机构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做好未成年人心理诊断服务与转介工作。在家庭层面,需要从家庭环境入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亲子沟通的方法,解决家庭教育的问题,从而营造良好健康的家庭环境。在学校层面,应开展具有特色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服务理念与学校日常教育相融合,并促使全员参与,围绕学生心理健康主题开展工作。在社区层面,则是要依托街道、社区建立区域性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监护网络,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发挥各基层组织的作用,提升社区整体的心理状态。
2.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大数据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精准支持体系,离不开数据资源的支持。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未成年人更愿意在网络社交平台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为此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他们的网络行为进行收集,同时收集其家庭及社会关系等数据,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大数据系统。借助该系统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关注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利用行为数据持续跟踪,这样能够及时制定干预方案,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上的困扰,同时也能够确保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另外,也可借助“互联网+”的模式,建立起个性化和终身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体系,了解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通过大数据搭建动态性发展模型,以此为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多方参与,以此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在政府主导的作用下,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都应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支持系统的构建和运行中,同时借助大数据,形成创新的心理教育技术,从而为未成年人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进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作者单位:韶关市公安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韶关学院迎来学生返校,寂静的校园重新热闹了起来。学院则以不同的方式迎接全面复学的学生们,久别重逢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