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作者 黎美使

汕尾日报 2018-07-23 06:56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将有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民主、和谐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其素质所及的范围內,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张扬其个性,发挥其创造的潜能。

一、名著阅读对中学生的意义

1、名著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知力。

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而中学生的人生阅历不多,接触各类文学的时间也尚短,所以阅读名著是中学生的内在动机,这是调动他们阅读的內需力。从文学作品中去感受各个时间段的不同文学魅力,从而会更好的提高阅读能力及掌握写作技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语感。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不断的得到提高。

2、名著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可以发现,没有哪个作家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不阅读,不积累阅读经验只凭生活阅历就可以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写作能力是人的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写作能力不能仅靠课堂的教学,名著中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写作技巧与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吸收这些优秀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也不断完善自我的文学修养。而充实的生活与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成正比的。

3、名著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了时间与不同读者的考验。如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让我们了解了封建社会一个家族的没落史;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母爱和亲情的伟大;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揭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残忍。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来丰富人生阅历,体验新鲜的境遇,展开想象的视野。

二、指导学生读好名著的有效途径

1、构建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在鉴赏鲁迅的《朝花夕拾》时,教师可在教学环节设置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文本,并在解读中去解决疑问,这样使学生一步步走进作者、走进作品。再如:我在讲解完《五猖会》后,用过渡语“但却他从来也没有责备,怨恨过他的父亲,因为他是个孝子;那么他是如何看待‘孝’的呢?"自然引出《二十孝图》一文。还在《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一文间用“他后来东渡日本,选择了学医,他说要救治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战争时候边去学医,他彷徨过,迷惘过,但他在迷惘中做了自己的人生抉择。那他后来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出色的大夫,却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呢?"这些设计主要是为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探究的兴趣。

2、进行有效的导读,深入调拨。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名著的节选和导读,这些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生活,揭示了世间百态,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绝妙教材。

例如,在讲述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时用煽情的方式引导。第一个煽情点就是:斯诺是一名伟大的记者,他伟大在哪里?根据书上再结合一些背景,第二个煽情点就是人物从细节来看很有意思的。也就是说那些伟人他从神坛走下来,他有了凡人的那种魅力。学生们觉得很好奇,有点意思,所以会有想读的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设计文学名著里的问题来进行导读;利用“一句话概括"进行导读;利用“诵读"来进行有效的导读等。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导读方式,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创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创设不同导读,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运用正确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阅读名著文本可以将通读与细读相结合,默读与朗读相结合,阅读与摘抄相结合。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能只靠课堂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课下学生的用功,课外的时间是关键,课内的时间是保障。阅读并不难,难在长期的坚持,因此每一名著阅读,都应该课上有指导,课后有监督、有检查、有回馈……当学生大致掌握了阅读名著的有效方法,他们再来自主阅读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将会有更大的收效。

4、教师还可以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推荐有益读物。

在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学生大都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帮助,以趣引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有个性化的进行阅读,这将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再创造。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名著阅读教学与写作阅读相融合,变“读写分离阅读"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动式阅读"。总之,指导名著阅读是“导兴趣"“导方法"。

没有阅读量,学生就不会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会受限制,虽然有些学生考试分数还可以,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真正形成。其实,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语文成绩好、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往往是爱阅读的学生。

(作者单位:陆河县新田中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