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学困生”不再被“困”□ 作者 郑秋影

汕尾日报 2018-06-24 16:43

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奠基石,属于基础教育学科。新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不可或缺。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一部分在语文学习上的“弱势群体":他们或是由于语文基础薄弱,不善于积累和运用适当的语文学习方法,或是受到家庭的某些影响而缺乏学习的自信,产生自卑或厌学心理,逐渐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成为对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这些语文“学困生"往往语文成绩极不理想,成为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那么,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让这些语文“学困生"不再被“困"住呢?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得出以下经验。

一、关爱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接触的学困生,在学习上会产生障碍,感到困难,心理上也会比较自卑、缺乏自信心,相比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关爱、理解尊重与肯定。因此,教师一定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把教师当作亲人、朋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如果喜欢和敬佩一个教师,就自然而然会喜欢上他所上的课。这种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有利于激发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对待学困生做到“心到、情到、人到"。“心到"也就是说我时时处处都要想到“学困生",不定期与他们交流,化解他们内心的矛盾或困惑。“情到"是指我从真诚关爱学困生的角度出发,与他们真诚相待、尊重和信任他们,建立一种诚信友爱的师生关系。“人到"是指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在学困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援助之手,使他们对我产生信赖与依靠。爱,能让我们与学困生之间建立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激发“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础,从而使他们逐步由“厌学"转变为“愿学"、“爱学",直至“乐学"。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小学“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转化语文“学困生"的关键。课堂是激发“学困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让学困生参与到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并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我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尽力把教学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和新奇感,从而使语文“学困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比如,在教学《月光曲》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配乐朗诵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来展示课文内容,创设一种情景相融的场面,使他们从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二是降低课堂提问的难度,点燃语文学困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在备课时,我根据学困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从而激起学习的欲望,让他们重拾信心。例如,我在教学《索溪峪的‘野’》时,我没有提问“这一段中心句是什么"而是换了另外一种提问“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们各抒己见。降低了课堂难度,提高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新知识的热情。三是让“学困生"在黑板上一显身手,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我尝试让他们到黑板上做一些简单的练习,如果做得对就及时给予表扬,奖励学习小红花,即使做得不对也给予鼓励,并及时给予指导,帮他们查漏补缺,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重视。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困生更多表现的表现,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

三、强化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一个优秀的学生,除了勤奋努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学习有重点、有效率、快进步。“学困生"不愿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因此,指导“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比如:预习与复习、课前准备的习惯,课堂上坐立、倾听、笔记的习惯,解题的方法等。“学困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的困难就会降低,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当成功的喜悦随之而来,学习兴趣也就会油然而生。

四、激励性过程评价,提高学习积极性。

语文“学困生"往往缺乏耐心、不够细心,反映在作业中会经常出现写错字,空着不做,乱填一通等现象。对他们的作业,我一般进行当面批改,这样能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他们到底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了多少,哪些还不懂,及时发现错误并指导改正。在批改作业过程中还给予激励性的评语。比如,我会在他们的作业上写上“拼音又进步了!"“你的句子写的不错!"“再细心一点,你一定行!"等,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逐渐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当面批改作业,会牺牲教师不少休息时间,但确实能有效提高“学困生"的作业质量、学习成绩,从而达到了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让语文“学困生"不再“受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多倾注一点爱心、耐心与宽容之心,让“学困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在被爱中爱上学习;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有利于语文学困生健康成长的办法,多思考,勤实践,就一定能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陆河县河口镇河口小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