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立区推动经济强区 大鹏新区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暖阳高照,青山碧海。
走进大鹏新区坝光片区,这片曾经散落在山海之间的偏僻渔村,如今已是城廓初现。宽阔道路纵横交错,生态河流清澈见底,“绿色建筑”拔地而起,生态公园点缀其间,古村风貌保存如初,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深圳东部正在崛起的滨海生态科技小城,已成为大鹏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印证。
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区,全力打造深圳东部的新增长极,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202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历史节点,大鹏新区面对疫情逆行而上,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双区”建设的规划部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向海发展,为深圳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提供大鹏示范。2020年上半年,GDP成功“转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31.5%,计划完成率115.1%,完成投资、增速和计划完成率均创新区成立以来最高值。
绿色发展——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区
生态是新区立区之本,也是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永续动力。新区以最严的标准保护生态环境,2020年生态环境各项指数再创新高,新区也因此增添国字号招牌——中国天然氧吧。
在保护中发展,在建设中保护。新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典范的“大鹏开发模式”,率先在坝光片区初见成效。
“以最实的举措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坝光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区。”2020年11月7日,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军在坝光建设现场,向记者介绍了“大鹏开发模式”:建成开放的银叶树湿地公园,将原本2公顷的银叶树湿地群落扩大至96公顷,公园内不仅保存了古银叶树群落,还完好保存了300年历史的盐灶古村风貌;建成启用的坝光展厅、沃森生命科学中心、人才公寓等16个项目,以及正在建设的生物家园、绿道综合体、坝光文体中心、人才安居房等项目从路面、楼顶到路边、院落,都采用“海绵技术”最大限度模拟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32平方公里的坝光片区,整片采用“海绵城市”技术保护和开发,建设面积仅占18%,公共绿地占27%,超过70%山海林湖原貌被完整保存。其中5.46平方公里建设区内,除了应用“海绵城市”技术模拟生态、修复植被外,所有道路、建筑建设全部应用BIM、CIM技术和“绿色道路”“绿色建筑”标准。建成后,片区年雨水径流量保持在75%,所有建筑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节能环保低碳或零碳排放。正在建设的“智慧坝光”将同步科学管理片区生活、生产、生态三大体系,为这座滨海生态科学小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技术支撑。
不仅坝光,正在建设的西涌滨海度假区、金沙湾国际乐园、新大旅游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样如此。2020年8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目标的西涌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揭晓,同时,西涌海滩获提名全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创新发展——
打造深圳东部新增长极
创新是第一动力,是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强劲引擎。大鹏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广阳表示,新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以打造深圳东部的新增长极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2020年5月,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建成启用,坝光国际生物谷进入高端产业发展的新阶段。随着该项目五大中心的运营和3000名科学家的入驻,具有领先世界的生命科学产业将在这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刘广阳介绍,目前,生物谷已引进储备生物及生命健康产业项目117个。
生物谷产业聚集方兴未艾,食品谷产业布局落地生根。坝光片区“双谷”建设正形成比翼腾飞创新发展的新格局。2020年11月,在深圳打造国际食品谷战略部署实施一年半后,两大国际知名食品企业落户食品谷。截至目前,初步意向落户食品谷的项目超过100家。如今,新区正加快引进培育国际农业食品创新人才团队,打造食品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种业高地和高端食品产业集群。
改革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面对创新发展道路上的瓶颈和障碍,新区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在全市率先出台《落实综合改革试点争当改革先锋工作方案》,第一批启动实施的14个具体项目,既有破解发展瓶颈的南澳码头用林用地用海审批、水头沙非农建设用地等项目,也有先行试点的探索数据资产评估、特许医疗服务试点等创新项目,还有可形成推广复制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洋碳汇核算等项目。
向海发展——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大鹏湾畔,金沙湾国际乐园即将建成开放,南澳旅游专用口岸将动工建设,国际金枪鱼交易体验中心土地整备正紧锣密鼓进行;大亚湾畔,西涌沙滩综合整治后重新开放,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海洋大学落户大鹏……一批向海发展的重大项目、海洋重器,正在加速推进大鹏新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的步伐。
2020年,新区启动新一轮的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确定打造“三城三湾一区”向海发展的产业格局,包括建设葵涌综合服务新城、大鹏旅游服务小城、新大旅游服务小城、科技创新湾、海洋经济湾、滨海文旅湾、大鹏半岛主体旅游景区,绘就向海而兴的宏伟蓝图。
位于新大185公顷的海洋经济湾,将成为大鹏向海图强的“蓝色引擎”。据新区科创经服局负责人介绍,这里不仅集聚了新大旅游项目、深圳海洋大学、深圳海洋博物馆等重大项目,还提前布局了海洋生物产业园。
作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海洋生物产业园入园项目61个,引进院士团队3个,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成立院士工作站3个,各级各类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产学研示范基地10余个,获得知识产权项目数超过120个(项)。
未来,新区将加快培育海洋生物、海洋医药、海洋食品、海洋新能源、海洋电子信息、滨海旅游等特色海洋产业,全面推动新区向海发展;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和平台载体建设,重点推进海洋大学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落户新区,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大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新闻推荐
年纪渐大,越发不喜欢热闹了。冬天的南澳岛人少,正好安置不爱受扰的心绪。公车上人也少,上车一两人,中途再上落三四人,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