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亿“侨捐”助推汕头教育

汕头日报 2020-11-28 00:47

■ 林伦伦 李宏新

汕头的基础教育一直居全省先进行列,其中华侨的捐资助学功不可没。从我们调查得来的数据不完全统计,汕头(包括三市分立之前的潮州和揭阳)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学的累计金额,自改革开放前夕至2018年末,大约为近百亿元人民币。人次方面,如果连助学组织、助学行动中的零星捐资事例计算在内,则在10万人次以上。

源远流长 于今仍盛

捐资助学是潮人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远的不说,就从晚清民国说起。光绪后期,华侨捐资兴学已经不绝于载。李宏新《潮汕史稿》一书梳理了自1877至1949年有侨资捐赠记载的学校,计得60所,其中属于目前汕头市市域的有23所,尽管这已经是目前辑录最全且名、地、事等皆具备的,但也仅仅是史料有所留存的而已,远非全部。以陈达于民国时的调查为例:当时澄海樟林附近的侨区,便“大致依赖华侨的经济办学、助学。1934年冬,当地28所学校,大多数与华侨有深切的关系:由华侨倡办者有7校;其经常费的一部每年由华侨捐者16校(包括华侨创办的数校);华侨偶尔有捐款者8校”;当时在汕头市立案有29所小学、10所中等学校,其中与华侨直接发生关系者各有4所。

新中国成立之后,汕头华侨华人捐资兴学持续进行。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均见有突出于全省、全国的捐资兴学记述。

改革开放至今,包括曾存在而今已撤并整合的,位于今汕头市6区1县的接受侨资捐助之中小学(包括职中)大约420所左右,幼儿园不少于20所,全日制高等院校2所。

分布广泛 总体均衡

一般情况下,捐资人的捐资目标,首先是回馈自己的祖籍故里。潮汕籍、汕头籍华侨的捐资兴学也多如此。但也有不少捐资者同时在祖籍地之外的地方捐资办学、助学。

最为闻名的如潮州籍李嘉诚先生之于汕头大学,潮阳籍林百欣先生之于汕头市林百欣中专、汕头市林百欣学校,都是位于汕头市中心城区。也许有政策引导等因素,但毫无疑问,这同时也说明这些捐资人的博大胸怀,他们意识到家乡一地受益面相对狭小,难以更大程度地产生社会效益。

若干面向潮汕三市的助学行动、基金组织之存在,也可以证明捐资人的全局观念。大规模的组织,如潮汕星河奖基金会,它一开始筹到的善款几乎都来自海外,这些捐资者同样是抛开一乡一里的固有观念,存着整个潮汕之心,一起“奖掖潮汕佳子弟”。

低调务实 贡献巨大

潮商群体向来以低调著称,在捐资兴学上也基本如是。我们搜索了部分同时期的省内外报刊,未能发现有多少报道。而也许是事例太多,连本地的媒体也少有报道。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至2000年间,数家汕头的报刊,较为详细报道某宗捐资兴学事例(或某人)的不超过60篇,其中,主要集中在若干名人身上(未必是捐资最多的)、以及宣传工作做得较好的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捐资者(大约占20%以上)。这与数以万计的捐资人、捐资事例相比无疑是沧海一粟。

更有捐资人不但不想报道,而且完全不想留名。捐资建校的,如陈岳泉先生捐资300万元助建岐山中学时连姓名也没有留下,基层上报时只称“一个不留姓名的华侨”。我们了解到,小金额资助(多在数千元、数百元之内)而不愿存名、没刻碑留名的还有不少。扶贫助学的,如陈汉士先生,在家乡捐资兴学之后,咨询设立资助潮汕学子的助学基金时,是用“一个泰国华侨”署名的。

几代接力 精神感人

众多的捐资者是几代人接力,坚持把捐资助学进行到底,其做法和精神,感人至深。

例如澄海有德小学由李氏先人创始于1904年,百年来校舍几次成危房,学校也数度更名。然而,只要国内社会条件允许,远隔重洋的李氏族人必风雨兼程,返乡谋求重建,不是一人两人,也不是一代两代人,而是集腋成裘,代代延续。

又如张恭良先生返乡创建濠江区葛洲学校(见图),开始了倾尽积蓄从事慈善公益的晚年生涯。受到他的影响,其弟张恭荣同样不遗余力、踊跃支持。兄弟逝后,子侄儿女均继承遗志,延及甥婿亲人,迄今薪火相传。濠江葛洲社区在2011年被国务院侨办评为首批全国5个“侨爱新村”之一,张家的长期大额捐赠居功至伟。张恭荣先生临终嘱言:归葬乡里。原因居然是:“有了我在家乡的坟墓,子孙才会每年回乡"相巡"(回乡祭祖)……”正是此等精神,令“葛洲张家”作为慈善家族闻名遐迩。

总之,我们认为:利万世者,莫非文教;捐资兴学,善莫大焉。广大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的长期贡献,无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均足以功标青史、名垂永远。

新闻推荐

汕头市环保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8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启动推进环保重点项目是保护绿水青山、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今年1至10月,汕头市环保重大项目建设克服新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