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农稳粮:从创汇农业到“吨谷市”十连冠
昔日的耕牛已被“铁牛”所代替,我国很多地区实现了拖拉机耕地。
张伟炜摄
【光影】
改革开放后,汕头采取得力措施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张伟炜翻拍
潮汕地区向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张伟炜摄
黄广平。
扫码进入南方+
“致敬特区40年汕头再出发”专题
潮汕地区向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数千年前逐渐迁徙而来的人们聚居此地后便开展粮食种植,尤其是水稻种植。不过,由于地少人多,潮汕人民便致力在土地上做文章,辛勤劳动、精耕细作,因而在潮汕有“种田如绣花”的说法。
改革开放后,高产便成了汕头经济特区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彼时,汕头采取得力措施抓紧抓好粮食生产,进一步开展群众性创粮食高产活动,战胜了春旱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1991年,汕头成为全国第一个“吨谷市”的地级市;往后十年时间,汕头继续领跑,至2000年实现“吨谷市”十连冠。
回望汕头经济特区农业发展之路,“"吨谷市"十连冠”可谓汕头粮食生产的“高光时刻”,也是擅长精耕细作的汕头农民“种田如绣花”的生动映照。
策划:严亮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杨可
采写:张伟炜
特区办创汇农业探路现代化农业发展
提到特区农业生产,汕头经济特区办创汇农业前后的探索与实践值得一提。彼时,办创汇农业的目标并非粮食高产那么单一,而是打造种养、(饲养)加工、出口一条龙的“贸、工、农”外向型经济体系,为特区积累一部分基建资金,以缓解特区资金严重缺乏的燃眉之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汕头按照“抓开放、促开发”的战略思想和“引进来、打出去”的战略方针,以建设水果蔬菜、水产和加工工业三大基地为中心,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外引内联办基地,发展外向型农业。到后期,创汇农业初步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1983年2月,当时汕头特区搞创汇农业首次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接着,1984年4月,广东省农林发展研究中心在汕头特区主持召开了“广东特区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高度赞扬了汕头特区办创汇农业的实践有特色,并在这个会上提到它是“经济特区的一个重大创举”。当时新华社、《人民日报》都对此作了报道。
实际上,在1981年特区建立之初,管委会根据当时汕头的实际,经过反复多次研究及当时汕头市政府批准,建立了“农业发展联合公司”,只不过,该公司基地没有在原来特区1.6平方公里范围内,而是在农业预留区19.3平方公里处,很难享受到特区的优惠待遇,自然也成为一个得不到承认的“黑户”。
直到1984年9月,广东省政府召开特区工作会议,会议正式确认农业公司为特区企业,享受特区待遇。接着1984年11月29日国务院把汕头特区原农业预留区19.3平方公里确认为特区范围,农业公司从那时摘掉“黑户”的帽子,名正言顺地置于特区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
对于这段历史,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刘峰在所著一书《回顾与反思》(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第2版)中写道:“农业联合公司终于摆脱了"黑户",取得了合法地位。通过创办现代高科技的创汇农业的实践,使特区人深刻地体会到,探索创新的确是特区的灵魂,是特区活力的重要源泉;更深刻地体会到政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据了解,当时特区农业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补偿贸易、借款等形式,在潮汕各县乃至浙江、江苏等地建立起紧密或松散的生产基地。到1990年特区办起蔬菜基地一万多亩,水产养殖基地4.5万亩,既解决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力,又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
“我们最后总结为"搞现代化的创汇农业",真是一举四得呀,既为国家创了外汇,又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农业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为特区及周边地区推介了新技术、新品种,也安排了大量的劳动力,真正起了龙头示范作用;最后是为汕头特区积累了部分建设资金。”刘峰将这一时期称为“辉煌时期”。
传统农业从“千斤县”到“吨谷市”
倘若将目光聚焦到传统农业中的粮食生产,汕头农业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过“高光时刻”。这其中,澄海县农业尤为突出。
彼时的澄海县同样人多地少,人均不足三分地。新中国成立后,澄海县人民在“赤脚县长”余锡渠的带领下,在三条韩江入海支流上兴修了三座水利桥闸,并建设排灌分离的农业水利设施,创造了良好的农业耕作环境,推动澄海农业发展上新水平。1955年,澄海县获得“千斤县”称号,1957年还实现了“粮食亩产量甲全国”。
虽然粮食产量居于高位,然而放眼全市,改革开放前,汕头农业生产“以粮为纲”结构仍比较单一,全市各地粮食增产不平衡,农村种粮“搞饭吃”却温饱不保的劳动力不在少数。
为改变这一现状,改革开放后,汕头各级党政强化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加大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力度、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粮食责任制考评制度,级级签订责任书,立下“米袋子”军令状,严肃奖惩办法。1987年,汕头在全省率先开展群众性创粮食高产活动,全市开办水稻高产示范片800多个,面积超过44万亩,其中“四级联办”高产示范片15个,平均年亩产超1200公斤,有效带动全市大面积平衡增产。
时为汕头市农委生产科工作人员的李小华在《汕头科技》(1996年第一期)的文章提到那几年的场景:澄海、潮阳两市带头办了4个连片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连续两年经省专家组实测实割验收,一造产量均达到600公斤以上,超过原设计指标,创下全省大面积水稻高产纪录。市农业部门除参加万亩示范片外,还办了杂交稻、优质稻、抛秧、旱育稀植等千亩高产示范片。
与此同时,汕头还狠抓高产优质良种和新技术推广,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推广抛秧18.89万亩,全面推广水稻栽培标准化,继续推广旱育稀植、尼龙育秧、因土配方施肥、稻草菜叶回田及病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等。
随着各地粮食亩产提高,粮食总产量也实现大幅增长。1991年,汕头市水稻耕地年平均亩产超过1吨,成为全国第一个“吨谷市”的地级市。
“吨谷市”十连冠背后的高产“密码”
以往,传统农业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自然限制,尤其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每年总少不了台风侵扰而导致粮食减产,严重则是颗粒无收。在这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永勤发表在《水资源研究》(2012年第一期)的文章《广东省半个世纪以来的洪水、干旱与台风灾害演变特征研究》指出:对于农业来讲,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广东省农田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农田受灾面积在1993与1994年达到峰值,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田受灾面积呈下降趋势,相应的经济损失也在下降。
那么,地处沿海的汕头在上世纪90年代是怎样的情况?李小华如是描述:“去年(指1995年)早造,粮食生产基本是"风调雨顺",获得大丰收。而晚造生产则前期受4、5、9号台风暴雨的袭击影响,大部分地区出现涝灾,水稻秧苗严重受浸,存在老、弱、病等不利因素,插秧期推迟4-5天,本田插植基本苗数比常年减少1.5万-2万亩,情况比较被动。”
为扭转被动局面,彼时,汕头全市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提出了“紧急行动起来,分类指导,保一保二猛攻三类禾,科学施肥排灌水,促进分蘖壮蘖争穗数,促花保花求大穗,奋力夺取晚造丰收”的晚造田管良策,加强管理,促其转化。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汕头也不无例外:农科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粮食总产量均衡增长,也让汕头继续领跑全国,至2000年实现“吨谷市”十连冠。
优良品种是保证高产的关键一环。上世纪90年代,汕头采用以杂交稻和优质稻为主的高产良种,“两优”稻面积占84%,加上其他高产品种,良种率超95%,杂交稻早造以“梅优524”“特优63”,晚造以“协优3550”等高产组合为主,优质稻以粳籼89、七秀占、澳洲丝苗等为主。
随着全市粮食作物规范化栽培面积增加,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具体而言,当时汕头推广应用水稻塑盘育苗抛秧、旱育稀植新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重视培肥地力,缓和偏施化肥现象;推广应用稻田化学除草、杀鼠醚灭鼠等辛农药,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举办早晚两造新技术培训班,提高农科队伍素质,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服务……这些得力措施,让汕头连年稳居“吨谷市”首位,成就了“吨谷市”十连冠的美谈。
笔者还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汕头市农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良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推广,粮食生产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每年在省内推广种植面积约80万亩,至今累计超过1700万亩,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多达10多亿元,这为广东乃至国家粮食生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0年大事记】
●1月12日
汕头再次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政部、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1月21日
首条在汕登陆的国际海缆——亚欧国际海缆汕头段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2月23日
南澳县举行庆典、庆祝南澳解放50周年。
2月,国家环保总局作出决定,授予汕头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这是汕头市1998年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之后又获得的一项殊荣。
●4月3日
汕头市海内潮籍知名企业家联谊会在帝豪酒店举行,来自广州、深圳、珠海、北京、上海、重庆、昆明等31个城市和汕头所属各区县(市)近500名知名企业界精英欢聚一堂。
●5月17日
汕头直达俄罗斯铁路集装箱国际联运首发专列顺利启航,填补了国内这一运输项目的空白。
●10月15日
汕头市运动员马琳在第21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大赛中获得冠军。16日,市委、市政府致电祝贺。
●11月上旬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次人民防空工作会议上,汕头市被授予“全国人民防空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11月29日
汕头市博士后创业园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挂牌运作。
■亲历者说
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黄广平:
“下田科研让我找到人生价值”
1987年,时年23岁的黄广平从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汕头市农科所”)工作。在他印象中,改革开放前,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普遍过着温饱不保的穷日子,粮食高产便成了政府粮食生产的主攻方向。
“水稻育种一直是汕头市农科所的传统优势项目,特别是自1986年立项开展杂交水稻选育种研究工作以来,在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示范及推广等研究工作中成绩更为显著,为汕头成为全国首个"吨谷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他回忆说。
其实,黄广平是从1990年才开始从事水稻育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991年,汕头成为全国首个“吨谷市”,这个消息对他起到非常大的鼓舞作用。谈及此,他欣喜地说:“我当时觉得特别振奋,也是从那时起我坚信这份工作能够让我实现更多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从那以后我的工作、生活也更有奔头了。”
黄广平还清晰记得,1996年11月,他和8名技术员及10多名职工到鮀莲街道赖厝村平整土地,一共开垦30亩田地作为水稻育种试验田。后来,他与其他技术骨干一直在试验田里进行水稻品种的改良创新,并致力于杂交稻高产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先后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育成了典型的高产型组合特优524、特优721。
“第一代高产抗病水稻品种解决群众温饱需求后,市农科所又育成了第二代高产优质新组合博优691等,让人们吃得好。”他说,近年来,又育成了达省级以上优质标准的新组合天丰优316、天优697、振优1993等,同时引进黑糯、红糯等新优特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满足群众吃出健康的需求。
时至今日,黄广平仍对自己下田科研的种种经历怀念不已。他坦言自己对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尤其喜欢与农民交流、做朋友,“与农民群众相比,我只是比他们多了一张大学文凭而已,我也是一名普通农民”。
新闻推荐
新体育海洋运动中心。李玉龙/图海洋经济专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安然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