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首个大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已启动机电设备安装
东海岸新城综合管廊项目,目前已完成8公里多的主体建设,机电设备入廊安装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汕头东海岸新城综合管廊工程采用三舱设计方案,管廊内空间较为宽敞
羊城晚报讯记者赵映光、通讯员纪铓摄影报道:随着2021年汕头亚青会开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各相关项目的建设进度也备受关注。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粤东地区首个大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全国首例在填海造陆区建设的东海岸新城综合管廊项目,目前已完成8公里多的主体建设,机电设备入廊安装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据介绍,地下综合管廊作为集约化、科学化、综合化城市市政管线先进敷设方式,项目实施可有效解决空中“蜘蛛网”及路面“马路拉链”等城市管理难题,大幅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现代化程度和建设标准,保证管线布局合理、维护便捷、运转高效,节省城市空间,增强管线综合防灾抗灾能力和使用寿命。
由中交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东海岸新城综合管廊工程位于汕头东海岸新城新溪片区,采用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主线全长约12公里,由三纵三横6条管廊组成,设置于中央绿化带和道路人行道下方,采用三舱设计方案,电力、燃气管道分别为独立舱,通讯、给水管线为综合舱。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管廊主体工程和附属设施(含消防设施、排水系统、人行和检修通道、标识系统、电气系统、自控系统、监控中心等)。
经过各方努力,目前6条综合管廊已有约8公里主体完成建设,机电设备入廊安装工作全面启动,位于昆仑山路地下的综合管廊内部已经成型,开始“植”入管线。据悉,已经建成的东海岸新城管廊内部空间较为宽敞,人可以在里面直立行走,也可以运输小型物料,虽然位于地下6米左右,但设有风口,管廊的通风透气性较好。
“管廊内还安装了烟感报警器和全自动喷淋灭火设施,每200米设有一个自动防火门,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及时隔断,最大限度控制事故损失。”据项目建设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讯、给水管线和电力、燃气管道对安全性能要求不同,因此采用了分舱设计,不同类型的管道互不干涉,以后无论哪种管线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直接进入舱内进行各种管道和设备的安装和检修。
据悉,新溪片区综合管廊项目还配套建设1个监控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监控中心建筑面积约1449㎡,包括地下室一共4层。投入运营后,管廊内各条管线及各个系统的运行信号会自动上传至监控中心,在系统终端可直观地显示管廊内各种设备的运转情况,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时获悉管廊内危急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同时监控中心还担负与电力、供水等部门的报警和事故处理联动通信任务,确保整个管廊以及内部各种管线能够安全、高效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东海岸新城为填海造地区域,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位高,全场区内分布有流塑状淤泥,影响开挖及软基处理施工质量,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技术攻坚克难,通过在管廊底部打混凝土管桩,加固地基,达到管廊百年不沉降。
此外,项目还借鉴港珠澳大桥的混凝土工艺,同时在内部和外部一共加了3道防水,内壁采用先进的防水涂料,外部第二层加了防水薄膜材料,第三层加了防水防潮绝缘板,以此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年限。
据了解,目前东海岸新城6条综合管廊还有4公里左右正在加紧建设中,项目配套的监控管理中心正同步建设,预计今年11月份左右全部完工,项目机电设备安装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将为电缆敷设、优化城市配电网供电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为亚青会场馆电力等管线铺设提供安全通道,也为东海岸新城新溪片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近日,汕头海关所属汕头港海关送检的一批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进口的49.5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副牌),经实验室鉴别为线型低密度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