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水墨画教学中体现传承与创新

汕头日报 2020-09-10 02:40

美术教育家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本质论主张:一个人的美术能力不是自然成长的结果,而是学习的结果;良好的课程设计是美术教育收效的必备条件。笔者非常认同艾斯纳的观点。在幼儿园水墨画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下做法来实现教育目的。

(一)采用游戏、儿歌方法使训练活动持久有趣。

传统水墨画笔法的训练方法也许是枯燥乏味的,是不适幼儿训练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而放弃,在这个节骨眼上要体现教师的创新才能。一定要抓住幼儿的心理,把游戏带入教学,幼儿在玩耍之中,不知不觉,就会在饶有兴趣地发现隐形的变化,感受到对毛笔的掌控能使画在宣纸上的线条出现粗细、柔硬以及墨色干湿等变化,顺理成章地掌握水墨画的常识和技法。

老师可以根据笔法的运行要求和特点编成简单又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边念儿歌边用毛笔行走在宣纸上;“直线直线跑跑”;“踮起脚尖轻轻走,线条变细了,脚掌着地慢慢走,线条变粗了。”如小班的幼儿画南瓜藤训练中锋绕转,老师又编儿歌:“瓜藤,慢慢走,开了花,结了瓜。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南瓜抱回家。不要停,不要蹭,一二一二向前走。遇见小花问声好,看见小草点点头。”这些自编的儿歌以生动趣味的形象增添了作画的乐趣,从中也包含了对控笔的要求和方法。

(二)多种材料的结合运用。

运用不同的作画工具来提高幼儿的兴趣。提供水、墨、宣纸和生活中的吸管、棉签、棉球等辅助材料,满足小班孩子的涂鸦需求。如《摔碎了的小露珠》,这个活动让小班的孩子了解宣纸的特质,体验水、墨在宣纸上的渲染效果,在材料上给幼儿与更多的选择,让孩子用吸管把颜料滴在树叶上当做小露珠,然后甩动树叶,小露珠便被甩到宣纸形成水迹,出现各种偶然画面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传统水墨画教学中受条件的限制,以老师现场演示为主。这样的演示存在图形小、速度慢、教师背对幼儿易挡住幼儿视线等缺点,不能让孩子充分感知。现在,有多媒体技术,运用视频直播或录像直接演示等功能,信息技术能够提供扩大和清晰的图像,色彩鲜艳,伴随老师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语言沟通、神态交流,及时掌握幼儿学习的反馈信息。

(四)利用媒体提供的有利条件,拓展幼儿的艺术认知面。

利用优秀作品欣赏来拓展孩子的欣赏能力和认知能力。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不同大师的优秀作品。通过剪辑或动态制作,突出作品细节部分。欣赏功底深厚的大师之作,会给稚气未脱的孩子更多的启发,在中班欣赏活动《有趣的水墨画》中,把作品“放牧”里那只水牛的尾巴做成动态的,孩子看到画面里的水牛甩着尾巴缓缓的走过来,非常有趣。欣赏大师吴冠中的《春如线》,孩子从画家的线条中感受到自然抒情的运笔,以及那斑斓彩点不经意洒在黑色的丝丝线条里,春天的诗意跃然纸面。汕头市大华中心幼儿园王丹

新闻推荐

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再次聚焦汕头 从“百载商埠”到“活力特区” 记广东汕头经济特区四十年

今年8月,国内最大直径越海盾构隧道在广东汕头实现全线贯通,这是国内首条在8度地震烈度区建设的海底隧道。在经济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