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区委书记张学龙:强化制度执行,培育发展新增长点 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汕头日报 2019-12-21 01:25

“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之治"、支持"双区驱动""双核联动"等重大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是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的精准落实,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准执行,是对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精准谋划,对潮南建设粤东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支点具有重大意义。” 潮南区委书记张学龙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委全会明确支持潮南“高质量建设广汕汕高铁潮南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足用好老区苏区政策,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规范中心镇、特色小镇发展”“把纺织服装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潮南构建大交通、发展大工业、建设大园区等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赋予了潮南新的使命,明确了发展新路径,让他们信心倍添、动力倍增。

如何坚定制度自信、彰显制度优势、强化制度执行,努力把建设粤东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支点的战略蓝图变成现实图景?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的要求和潮南实际情况,张学龙畅谈了下阶段全区要突出抓好的“三大”和“四新”等重点工作。

“三大”首先是“构建大交通”。张学龙指出,要把广汕汕高铁作为带动潮南未来发展的“桥头堡”和“强力引擎”,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做大做强高铁经济,培育潮南发展新的增长点。着力构建“一高铁四高速、两国道五省道”大交通格局,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让“大动脉”与“微循环”畅联畅通,力争明年基本实现各村(社区)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的目标。

其次是“发展大工业”。张学龙分析说,工业是潮南经济发展的命脉,目前占据潮南工业大半壁江山的纺织服装产业年产值近600亿元,体量大、基础好、链条完整。要运用先进技术焕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以潮南印染中心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生态环境第三方治理示范园区为契机,带动纺织服装产业全链条、全体量入园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要主动承接“双区”产业延伸、转移,注重大项目导入,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

另外是“建设大园区”。张学龙为记者展示了潮南一幅壮丽的发展蓝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控规全覆盖,推动建设用地向园区倾斜、产业发展向园区集聚。依托广汕汕高铁潮南站、印染中心、台湾农民创业园、田心湾滨海岸线和练江沿岸,打造三产融合的“练江滨海生态发展示范区”;依托峡新公路中轴线,规划建设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时尚制造业商贸服务中心、高端居住区,构建中轴线“产城融合示范区”;依托陈沙大道“双创”走廊,充分利用大南山生态旅游资源,以龙岭旧厂房片区改造为起步区,创建南山“智慧产业园”……

张学龙认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做好潮南各项工作,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制度为准星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此,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石,借助“湾+区+带”协同联动机制,以“放权赋能、放权强区”释放发展活力,从发展能级、产业空间、城乡融合、城乡环境等四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潮南高质量发展。

张学龙告诉记者,目前潮南区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工作思路,包括抓紧筹备“12·28”重点项目竣工、启动(签约)系列活动,积极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上级专项债,用好老区苏区政策,强化区域发展新能级;在打造练江滨海生态发展示范区、峡新公路中轴线“产城融合示范区”、南山“智慧产业园”的基础上,尽快推动精细化工、文化时尚创意、大健康产品等专业园区落地建设,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认真落实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片五个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城区三年大提升”行动,探索大南山“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城乡融合新步伐;乘势而上打赢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战,推进“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编制全区水调节系统规划,全域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探索常管长治新机制。

本报记者 王开颖

新闻推荐

周创彬:参与并见证核电事业高速发展

▲周创彬(中间)在台山核电项目调试现场。▲早期,周创彬(右)在核电站主控室操作前做相关准备。▲周创彬在做试验。▲周创彬(右)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