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阳区 加快城乡融合 打造发展新增长极

南方日报 2019-09-27 07:13

潮阳城区全景。潮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增“四上”企业17家,新增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家,新增专利477件;25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78.13%;卫生强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改造升级区人民医院和大峰医院2所区级医院,加快推进中医院易址重建、白求恩潮阳医院建设、怡德脑科医院筹建等工作,新建扩建4所乡镇卫生院和49个村卫生站……

今年以来,潮阳向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建设、创文提质升级、练江整治、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提升城市品位和发展竞争力,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出潮阳贡献。

潮阳是汕头市各区县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一个区,作为汕头中心市区向西拓展的重要腹地,在汕头新一轮发展布局中,地位特殊、责任重大、机遇难得。迈进新时代,潮阳区将按照市委部署,用足用好老区苏区政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汕头发展新的增长极。

●南方日报记者黄嘉锋

通讯员肖树鹏

构筑“硬联通”加快城乡融合

9月15日,在汕湛高速汕头至揭阳段棉城河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片箱梁架设完成,标志着棉城河特大桥全桥施工顺利完成。

汕湛高速是潮阳境内在建的两条高速公路之一,计划今年建成通车。另一条在建的潮汕环线(含潮汕联络线)高速公路计划明年建成通车。加上已通车运营的沈海、潮惠、揭惠高速,届时潮阳境内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94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14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省位居前列。

今年来,潮阳区全力确保高速公路无障碍施工,为汕湛、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按计划建成通车奠定基础,这是潮阳区以完善一体化交通体系为重点、构筑对接融入大湾区和汕头发展大局的“硬联通”的生动写照。

在潮阳城区,近年来累计完成40多条主干道改造升级,其中备受关注的环市东路、新华中路东段拓通工程等“断头路”先后贯通,与中心城区交通要道、国省道形成内通外联的路网,极大地提高了主城区的交通能力。

而广大农村地区也掀起了“四好农村路”建设高潮,近3年来,潮阳共完成总投资13亿多元,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和修复建设项目共293个,建设总里程约314.93公里,不断加快打通区内互联互通路网。

眼下,随着一批“农村路”“断头路”“高速路”的陆续建成通车,交通路网“硬联通”不断夯实,为潮阳全面“融湾”“融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添上新的动力。

做强实体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都市智谷”汕头产业园项目启动建设,计划在潮阳投资30亿元建设时尚内衣总部基地产业集群。项目首期计划投资12亿元,2020年6月完工。

这是潮阳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迈出的一大步,也是潮阳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举。

改革开放以来,潮阳纺织服装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支撑地区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半壁江山”,打造了一个响亮的“中国针织内衣名镇”产业区域品牌。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乃至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潮阳坚信,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定会焕发新的活力。近年来,潮阳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谋划建设时尚内衣总部基地产业园区,着力打造立足谷饶、辐射粤东乃至全国的超500亿元针织服装产业集群,加快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新时期,潮阳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和发展,建设好省产业转移园区海门片区、贵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金浦梅花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练江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战果

今年8月,练江出海口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纳入考核21个项目指标中,有20个项目指标平均浓度均已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这是“两潮”地区持续深入开展练江综合整治的成效体现。

截至8月30日,最棘手、最难啃的“三大山头”——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垃圾焚烧厂、印染园区均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

其中,6座新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谷饶二期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出水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V类标准;贵屿二期、铜盂二期、和平二厂、和平三厂4座污水处理厂通水设备联动调试;潮阳城区二期污水处理厂单机设备调试。配套管网建设如期推进。

潮阳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完成土建工程近七成,入园企业51家,自建厂房的13家企业已陆续进场建设。园区计划12月底前满足企业入园需求。

潮阳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已于去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厂区累计完成项目总工程量70%,计划11月底完成建设。

练江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战果,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潮阳全面推行党员领导干部“住读”制度,创新开展党员先行系列活动,实施党组织“头雁”工程和“双百双向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行动计划”,全覆盖选派村(社区)第一书记,组织102个村(社区)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练江整治等各项中心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数读

创新驱动力度加大。上半年,总投资2.02亿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8宗。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家,新增专利477件

练江整治成效明显。今年1—6月,国考海门湾桥闸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63.4%、43.6%和60.2%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累计投入2.3亿元、竣工33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项目

见证观察

青年人才返乡献智

城乡协调发展加快

“在返乡创业的道路上没日没夜地奔跑着”,9月的一天,80后陈燕鹏发朋友圈如是感慨,分享其累并快乐着的体验。

陈燕鹏被称为新型农民,是潮阳返乡青年人才队伍的一员。拥有本科学历的他,从部队退伍后,回汕头市区创业。8年时间,其经营的电商公司不断壮大,年营业额超1000万元。但他并不满足于坐办公室,毅然卖掉市区商品房,回到家乡金灶镇,扛起锄头当起农民来。

今年2月,陈燕鹏雇用7名当地的农民工,在200亩闲置荒地上种植黄金百香果,他“手把手”将种植新技术传授给农民,为此不惜经常往返市区、潮阳城区、金灶镇三地。经过一番耕耘,陈燕鹏的百香果成熟了,并通过电商渠道顺利销往各地。

陈燕鹏只是潮阳区众多返乡创业优秀青年的代表之一。近年来,潮阳区坚持把破解人才制约瓶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多渠道、多方式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助推潮阳乡村振兴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潮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完成第一批1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3个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基本完成2018年度创建任务。

特别是推进“百企帮百村”行动,在先行一步推动318家企业捐资9.5亿元建设491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上,落实省“万企帮万村”工作部署,组织459家企业全覆盖结对帮扶253个涉农村(社区),为潮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的动力。

新闻推荐

潮汕古建筑 潮阳文光“龙头厝”

龙头厝的“龙头”龙头厝位于潮阳区文光街道文光居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由三厅二天井、后院御书楼及两侧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