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澄海把宣讲带到百姓熟悉的场馆 书香祖训殷殷嘱 文脉家风字字传
日前,一场题为《朱子家礼与潮汕家风传承》的讲座,在汕头市澄海区古老的潮汕祠堂里举行。现场座无虚席,一众年轻面孔认真聆听。
陈瑞雪今年刚考上深圳大学,她特意跟着几个小伙伴过来参加活动。“在熟悉的祠堂里听家风家训故事,倍感亲切。”听完讲座的陈瑞雪说。
这是澄海区组织百姓宣讲员在百姓身边讲故事的缩影。澄海区通过资源整合,将书斋祠堂、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百姓熟悉的场馆吸纳入文化承载平台,并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潮汕文化开展理论宣讲,从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将潮汕文化“种”在书斋里
这次回乡开讲座的华南师范大学讲师陈椰,从小在德和里长大。先人将朱子家训和王阳明的《示宪儿》用书法篆刻在其祖屋祠堂的墙壁上,字字凝聚着对后代子孙的无声教诲。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也是潮汕家族精神维系的纽带,而祠堂书斋中的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很多人小时候不知自己的家训,长大了以后才明白,立德行善等做人道理早已刻进潮人灵魂里。”陈椰将自己亲身经历与潮汕家风传承的故事结合起来,为大家娓娓道来。
这场关于家风的讲座也在澄海区冠山书院举办了第二场。“澄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群众热爱学习,希望以后能举办更多这样的交流活动。”听了一次觉得不过瘾,又来“二刷”的群众陈叔感慨道。
澄海区委宣传部部长黄雪芒认为,这就是一种通过“小切口”讲故事,让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真实写照。
将降暑凉茶送到田间地头
8月23日,天亮得早,樟林青年义工队队员们在顾问李玉英的带领下,忙活着采购莲叶等降暑配方,准备煮“暑茶”。到了下午三四时,她们自发将这些降暑凉茶送到田间地头。
义工队员中,陈旭敏和许韦琪刚考上大学,是第一年参加义工活动。在她们眼里,樟林青年义工队的女将“巾帼不让须眉”,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寻人寻物,帮助维持活动秩序都义不容辞。
“各种志愿活动传承着潮汕传统的乐善好施精神,也是一种精神文明氛围的建设和营造方式。”李玉英说。
除了送暑茶,各种“微笑澄海”的志愿活动也在烈日下如火如荼地举办。双百计划东里镇社会服务工作站的社工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义诊活动。
林姨得了白内障,苦于平日子女在外地打工,无法陪伴自己定期检查。这次义诊送到“家门口”,她很开心,早早来排队。
东里镇党委委员陈键坦言,搞好环境卫生,村民的精神气也提上来了;生活富裕了,群众自然而然就微笑起来了。现在村民也不会随意乱丢垃圾,在公众场合也不会大声喧哗,文明氛围日渐浓厚了。
全民阅读营造浓厚读书氛围
8月,南国书香节汕头分会场在澄海宝奥城“乐博士阅读大世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行,结合2019年“微笑澄海”全民阅读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读书氛围愈发浓厚。
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乐博士”,不仅能看书,还能听传统文化讲座、参加灯谜竞猜、观看古筝表演、参观书法展示,可谓寓教于乐。
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培训与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璜认为,读书是传承家风的最好方式,所谓内化于心的道理就在于此。祖传家训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读书以后才更加懂得先人教给后辈的道理。
除此以外,粤东首家新型校园阅读空间“凤起书屋”,也在澄海中学(白沙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揭牌运营。除了依托现有的教学实践点资源,在菊池村,笔者看到,乡村图书馆和当地的红色旅游文化已经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革命先烈精神的鼓舞下,相信更多的群众能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魅力。”菊池村委党支部书记黄闻铎说。
南方日报记者沈丛升陈彧
通讯员王积勇陈少芸
新闻推荐
被执行人赔了 法官再帮申请司法救助金 澄海法院成功化解执结一宗长达18年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18年前,因为旁人电焊作业时没有严格遵守规程,发生油罐爆炸事故,导致在场的王某被祸及造成特重度烧伤;本来经法院审理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