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式乡村振兴如何发力? 山更青 海更美 民更富的南澳实践

南方日报 2019-06-20 06:37

近年来,南澳县积极探索推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路径。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南澳县正在争取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九溪澳村广场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非常醒目。

九溪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锡歆向记者展示村养殖海产品。

“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省委的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措施,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汕头篇章。”日前,在汕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暨“千企帮千村”行动动员视频会议上,汕头市委书记马文田对乡村振兴工作做出了系列部署。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如何在乡村振兴的汕头篇章中写好区县文章,成为汕头六区一县接下来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连日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走进汕头市乡村振兴第一线,深入镇街、村社、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为你解读汕头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后的密码。

策划/廖奕文统筹/杨可

六月盛夏,阳光明媚,青澳湾管委会九溪澳村宽阔干净的沥青路上树影斑驳,两旁绿草如茵、鲜花争艳,几百米外的海岸上浪花朵朵,老人和小孩在村广场散步嬉戏。不远处的广场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像九溪澳村这样的行政村,南澳县共有41个。除了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个海岛县还有背靠大山、以种养业为主的乡村,农业人口近6万人,占总人口近80%,耕地、园地、林地等农用地面积8006.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1.4﹪。因此,几乎所有工作都围绕着“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来展开。

如何书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南澳县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抓手,初步建立共推共建的工作格局,把农村清垃圾、治污水、修村道、兴产业、强组织作为主攻方向,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本版文图张伟炜

强组织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引擎

盛夏一到,南澳就迎来旅游旺季。距离省级旅游度假区青澳湾仅2公里的九溪澳村也将迎来一批批游客。走在该村的村道上,不少游客会看到,街道干净整洁,规格统一的商铺沿路伸展,视线尽头就是浪花朵朵的天际线……

望着眼前这幅恬静美好的海岛乡村景象,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个被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问题村”。原来,2013年,由于个别私欲膨胀的村民鼓动不明真相群众阻挠重点项目建设,干群关系紧张,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几近丧失。自那时起,九溪澳村也被戴上“后进帽”。

知耻而后进,据该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锡歆介绍,为提升班子带队伍抓发展的能力,党支部通过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健全村制度建设、强化民主管理、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增强村民发展信心。此外,通过公开“晒账本”等形式,形成阳光透明的工作常态,提高村党支部的公信力。同时,主动联系群众,逐步化解干群之间的矛盾,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村庄每天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变化,村里的年轻党员开始向党组织靠拢。“去年以来,九溪澳村青年向村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明显增多,反映出青年对村党支部认同感正逐步提高。”蔡锡歆表示。

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好与坏。九溪澳村的党建引领,是南澳县狠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缩影。

近年来,南澳县探索推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路径,以大力实施“头雁”工程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持续提高村级“两委”干部战斗力,增强农村基层治理水平。

例如,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全县4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率先编制《南澳县村级权责清单》并被全市推广、制定出台《村(社区)“两委”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举办村(社区)书记、主任履职能力培训班、党日主题活动,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培训和年度轮训制度、基层干部量化考评机制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同时,聚焦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加速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精准扶贫工作、“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发挥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在发展生产、就业扶持、低保兜底等方面推动发展,把扫黑除恶与软弱涣散整顿、村级党组织网格化建设结合起来,实行线索的紧密跟踪和实时回访,把扫黑除恶治乱引向深入。

严规划连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如果没有主线的牵引、主题的设定,乡村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南澳始终依托海岛独特资源优势,牢固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编制县城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连线连片打造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

据了解,2018年,南澳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纳入全县十件民生实事,注重在建设修缮中守护好海岛农村的潮汕味、渔乡感、自然美,建设一批自然与人文之美、生态与生产之美相互融合的魅力乡村示范村,打造一批历史文化、特色产业、民居风貌、自然山水等特色鲜明的精品村。

因从空中俯瞰酷似羊而得名“羊屿”村,位于南澳县中北部,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头村、中村、尾村,这里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村里榕树很多,光是上百年的古榕树就有14棵。该村党支部书记吴俊茂告诉记者,三年来美丽宜居乡村环境的打造让羊屿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大地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村里正计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打造一批乡村客栈,让更多外来游客共享羊屿村的宜居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南澳县坚持规划全覆盖,县政府拨给每个行政村规划编制补助经费30万元,聘请资质等级高、经验丰富的单位编制乡村规划。截至目前,全县41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重环境全域化精细化改善村容村貌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南澳县县长周崇凝指出,把全域化精细化的管理应用到乡村振兴中,坚持不懈改善乡村环境,全域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范农民建房,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2018年,南澳县拨款492万元,以每村每年12万元作为环境卫生保洁补助经费,彻底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做到无卫生死角,并形成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该县还下大力气推进“三清三拆”、露天粪坑整治和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并推行农村“厕所革命”、房屋外立面改造、三线改造和文明共建,有效改善人居环境,美化了村容村貌。

道路硬化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南澳县按照省“四好农村路”要求,改造提升镇通行政村、行政村通自然村道路等级,确保硬底化率100%,建设乡村旅游公路和绿色公路,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河流是乡村重要的生态保障。近年来,南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对全县11条中小河流实行河长制,深入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加强水资源保护,着力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维护乡村河流健康生命。经过努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成效不断显现,治理河段基本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生态目标,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通过评选"星级文明村""星级文明户",积极培养良好的村风民风。”南澳县委农办副主任陈友才说,2018年度共评选出“最美家庭”15户,“文明家庭”11户,“平安家庭”50户,其中,“丁氏家风”荣获汕头市“十大潮人家风”称号,这是南澳县以活动促文明,以文明树新风的真实写照。

兴产业特色产业为乡村发展“造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南澳县以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为核心,调整优化农(渔)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格局,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福利。

“欢迎品尝我们后花园村出品的"宋茶"!”接受采访前,后花园村村书记余远征热情地以“宋茶”招待记者。原来,以清醇甘香、生态无公害而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有机茶叶“宋茶”就出自后花园村。相传南宋皇帝赵昺途经此地,以一种野生的植物作茶,后人把这些神奇的植物称“宋茶”,品种流传至今。

据介绍,后花园村主要产业是茶叶生产,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老茶丛随处可见,有茶园近千亩,年产量突破两万斤,产值超300万元。村里还修建了茶园观海厅、茶园观光路。游客走进茶园,可以听海观潮、品茗赏景。

“在后花园茶产业得到发展之后,已有超过七成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种茶,其中包括很多年轻人返回家乡从事茶叶销售经营。”余远征说。

不止后花园村,还有以圆山村、黄花山村为代表发展名优茶产业;以松岭村、云祥村为代表发展南澳金薯产业;以青澳地区为代表扶持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质水稻品种“粤航1号”,打造“南澳大米”品牌……近年来,南澳县注重质量管理,按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示范化、绿色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做优做强农特产品,加快推进这些农特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

目前,南澳已建立长效稳定的产业增收项目86个。南澳宋茶、金薯、白珠苦瓜、大米、紫菜等多个特色农产品声名鹊起,享誉岛内外。

此外,南澳县还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扶强培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要抓手,注重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引导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建设一批如黄花山村、后花园村、后兰村等的“农家乐”,西畔村、三澳村等的“渔家乐”,南澳蓝帆休闲旅游园的海上垂钓、海上观光等,发展休闲农(渔)业与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促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突出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构建以健康疗养、农耕体验、农家餐饮住宿为支撑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让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先导产业。

■记者观察

“生态振兴”

应成为南澳底色

近日,有市民在南澳县南澎列岛附近海域拍到一群海豚。蓝天碧海中,数百头海豚竞相追逐、嬉戏畅游,时不时还跃出水面,在广阔的大海中激起一片片浪花,好不欢腾。

虽然有海洋生物专家表示海豚的出现与水质优良并无必然关系,但不可否认:汕头的海洋生态环境正逐年变好。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南澳县一直在探索“生态振兴”的有效路径,在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制定实施全域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方案,形成全县统筹、连线成片的局面。

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下,如今“生态绿”“生态蓝”已逐渐成为南澳发展的底色。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让山更青、海更美、民更富,南澳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生态振兴”都是南澳必须坚持的路径。在全域化改善环境的同时,还要通过常态化、精细化的管理,让海岛乡村画卷成为“每一天的风景”。唯有这样,好生态、好环境才能成为南澳始终引以为傲的品牌,“生态绿”“生态蓝”才能永不褪色。

新闻推荐

南澳之旅:霍巴特掠影

图/文王丽琴在霍巴特机场取了提前网上预定的车,我们按照导航的指引,向市区驶去。驶出机场,一种让我似曾相识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