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院”汕头市中心医院主攻疑难急危重症帮扶基层医疗 建设粤东医疗高地 做群众健康“守门人”

南方日报 2019-05-24 09:13

汕头市中心医院夜景。汕头市中心医院供图

在粤东首个3D一体化手术室,王小忠团队正在进行一场3D腹腔镜手术。汕头市中心医院供图

汕头市中心医院承担“三区一县”基层医疗帮扶任务,医联体涵盖了九家医疗单位。

汕头市中心医院供图

在汕头外马路,有一家近百年历史的医院默默地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创建于1922年的汕头市中心医院。这也是粤东地区首家通过三甲复审的医院,前不久成为广东22家首批互联网医院之一,同时也是粤东首家互联网医院。

汕头有4家三甲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是接诊病患数量最多的一家。当地百姓“用脚投票”,医院年门急诊量144.66万人次,平均每天门急诊量5650.12人次;全年出院人数8.04万人次,年手术量3.81万人次;辅助医技检查量2753万人次,实际开放床位数2048张,病床使用率达101.65%。

这些年来,汕头市中心医院一方面聚焦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打造特色优势专科;另一方面担当起公立医院责任,创新帮扶基层医疗,成为当地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建设“绿色生命通道”

构建急诊急危重症

一体化救治平台

2018年7月4日,一架橘红色直升机从汕头市中心医院的停机坪腾空而起,紧急转运一名肝衰竭的重症产妇。两小时后,直升机抵达广州,产妇被转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是汕头市中心医院通过“空中120”成功转运的首例危急重症患者,开启了粤东地区航空急救的新篇章,也意味着该院“空地一体”的立体化救援体系初步形成。

建设“空中生命线”,是汕头市中心医院在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上的关键一着。2017年,医院建成了粤东地区首个“空中120”停机坪,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停机坪设专用通道及电梯,一旦有航空医疗救援任务,医患可以通过这一“绿色生命通道”快速抵达医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紧急医疗转运有序结合,保证紧急医学救治的连贯性,提升了医疗救援的整体能力。”汕头市中心医院院长许海雄说。

作为粤东地区医疗救治中心,这家百年老院一直肩负着本地区的临床医疗重任,专注于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救治。近年来,医院不断完善院内外急救体系,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整体能力,更快速与死神赛跑。

2018年3月,医院接诊了一名胸、腹剧烈阵痛的男性患者。急诊医生为他做主动脉CTA检查后,确诊为凶险的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是医学界公认的起病急、病情险的心血管疾病。棘手的是,该名患者的主动脉夹层开口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之后,但夹层逆撕至左颈总动脉。医院心血管内科与心胸外科的专家们进行了紧急会诊,最终决定了合作手术方案:先由心胸外科进行主动脉弓上分流加人造血管植入手术,再由心血管内科进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治疗。在心胸外科、心内科以及麻醉科、手术室、介入室等众多科室的通力配合下,这例复杂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总用时3个多小时,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近年来,医院加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建设,推进急性心衰急诊规范化诊治和急诊抗感染规范化建设项目,共同构建急诊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平台。

针对急性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重型颅脑外伤等重点危急病种,医院建立了急救绿色通道,配置了优先的检验检查渠道、专用病床,努力缩短病人各个时间环节,使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抢救。

2019年5月,医院成为了粤东首“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标志着医院的脑卒中诊疗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据统计,每年该院急诊科救治的急症患者数量达15万余人次,其中危重病例比例达35%以上,疑难病例比例达12%以上。2018年2月,医院还牵头成立了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联盟,目前已有10家粤东基层医院加入。通过学术交流与强化急救技术培训,急诊联盟帮助基层医院提高急救能力及水平,让它们都能“接得起病人、收得进病人、留得住病人”。

守护地区百姓健康

形成优势学科群

专注疑难重症的救治

疑难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代表着一家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这些年来,汕头市中心医院聚焦地方特色病,潜心于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抢救,形成了一大批优势学科群,无论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数量、能力、流程上,还是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上,都可以称得上粤东高地。

目前,该院有包括普外科、骨科在内的12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病科已成为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感染科成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为了进一步攻克疑难重症,医院还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疑难重症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并制定最优治疗方案。

在专科平台建设上,医院善于“借力”。以团队对接团队的方式,汕头市中心医院先后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成立“粤东肺癌临床中心”“粤东心血管病临床中心”,在肺癌和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上与“省医”同步;与钟南山院士合作成立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与周良辅院士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

2018年,医院收治的危重病例达35243例,疑难危重病收治率达43.84%,开展的高难度、复杂手术达19389例,占全院手术量的50.78%,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高达97.24%。

近年来,汕头市中心医院致力于推动微创技术发展,微创技术已成为医院的“金字招牌”,基本涵盖各个专科。目前,医院已成功开展了60余项高难腔镜术式,绝大部分为粤东地区首例。

微创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脑干肿瘤微创手术、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脊柱后路手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这些“高难新”手术,还有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加速康复外科技术(ERAS)、3D打印技术行髋膝关节翻修术等均已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持续开展。

该院的普外科在粤东地区最先引进腹腔镜技术。在该科室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粤东微创外科学科带头人王小忠的带领下,医院普外科如今已成为粤东地区普外科急危重疑难病症诊疗中心,开展了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右三肝切除术、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NOSES、TaTME)、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全胰腺切除等多项高尖端、高难度技术。

王小忠介绍,如今医院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例数及成熟度达国际领先水平,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达国内先进水平。他还担任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副主席,针对疑难复杂病例定期组织院内外专家进行多学科(MDT)讨论,普外一科也被授权为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千人计划全国规范诊疗培训基地。

作为粤东地区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汕头市中心医院承担着潮汕地区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汕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郑芝祥介绍,医院如今在产后出血、DIC、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大出血、子痫、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如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血液疾病、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重症肝炎等重大产科危急重症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8年,该院产科共收治危重病人412例,抢救成功率达100%,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77例。

该院同时也是粤东地区的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林明祥介绍,近年来,医院成功救治了多例极其危重的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脓毒性休克、危重型手足口病、严重多发性外伤并重度颅脑损伤患儿,并救治了粤东胎龄最小(只有25周)、出生体重仅740g的“巴掌宝宝”;确诊了粤东首例儿童气道肿瘤、隐匿性气道异物、罕见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危重疑难病例,使新生儿及儿童危重症综合诊断及救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打造研究型医院

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

潮汕地区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也是我国唯一的沿海高发区。为进一步防治研究这一地区“特色病”,截至目前,医院共收集食管癌随访病例近3万多例,随访率达95%。

2007年开始,汕头市中心医院依托高校合作共建食管癌标本库,开始收集食管癌病例的组织标本和配套血液标本,2012年正式组建国家级生物样本库。

这一生物样本库由组织库、食管癌分库、血液库、取材室和质控实验室组成,主要收集粤东地区独特、高发疾病的组织标本和血液标本,并配套完整的病理资料。

走进汕头市中心医院的中心实验室,一排排“高大上”的研究设备和平台整齐排开,科研人员忙碌地开展着各项研究。

该院病理科主任王少洪介绍,中心实验室如今配备有细胞培养及形态学研究平台、分子克隆平台、定量及半定量PCR检测平台、蛋白质检测技术平台等。此外,中心实验室还整合了临床病理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平台、荧光定量PCR检测平台。

借助这些高水平研究平台,汕头市中心医院如今可以完成肿瘤细胞体外培养、分子克隆载体构建、目的基因定量及半定量PCR检测、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免疫荧光分析、Fish检测、Transwell/Invasion功能检测、MTS检测、ELISA检测等实验。

作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的委员单位,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粤东分中心,汕头市中心医院已初步建设成一个标准化、高质量和信息化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平台,为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临床研究提供保障。

汕头市中心医院在粤东地区率先建立运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生物样本库、中心实验室、随访中心等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开展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的医学研究,推动临床研究结果转化。

目前,汕头市中心医院在乳腺癌、食管癌、神经胶质瘤、风湿免疫、心血管病等领域已形成稳定研究方向。近年来,医院的临床研究成果初见成效,其中对潮汕地区多发病食道癌的研究,在《Nature》杂志的母刊与子刊参与发表2篇论文,还在国际风湿免疫专业影响因子排名第二的高水平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重磅研究论文。

今年,作为全国21家研究单位之一,医院还参与国家呼吸疾病临床中心钟声计划项目《ctDNA甲基化高通量检测用于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和监测的临床研究》,这又是一项值得期待的重磅研究。

许海雄透露,目前汕头市中心医院正在筹建2000平方米左右科研平台用地,将搭建一个更大的公共科研平台,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等进行统筹规划,完善科研技术平台、引进先进科研设备,以满足日益增多的科研需求,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通过逐步建立开放、联合、共享、高效的公共科研平台,更好地发挥其科技支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重要作用,为高水平科技攻关提供条件平台支持。”许海雄说。

帮扶基层医疗

让村民在家门口

就得到市级医院服务

在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加快建设区域医疗高地的同时,近年来,汕头市中心医院也积极落实国家分级诊疗的要求,踏实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承担帮扶基层的工作,让更多的粤东老百姓实现“大病不出县”。

南澳岛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岛上唯一的二甲医院南澳县人民医院(简称“南澳医院”)具有60多年历史,但长期以来诊疗环境较差,设备落后、人才流失、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医院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命运在2017年2月24日被改写。这一天,南澳县政府决定将南澳岛上医疗机构整体交给汕头市中心医院托管,同时实施“县镇一体化”,由南澳医院管理基层4家卫生院。

“嫁入豪门”两年多来,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在南澳医院悄然发生。汕头市中心医院派出了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康复医学科、护理、行政及财务在内的医疗专家骨干进驻南澳医院各科室,一批临床医疗新技术新项目陆续开展,填补了南澳县的多项医疗空白,原有的闲置医疗设备也重新投入临床应用。

“医联体建设,仅仅"派人"去是不够的,一定要对基层医院的设备条件、医疗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才能让派驻的医疗技术骨干发挥作用。”许海雄是这么想的,南澳医院也是这么做的。

2017年6月份,南澳医院新住院大楼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实际开放病床由原来的80张增加至120张;超声乳化仪、电子阴道镜、第一台64排螺旋CT等陆续配置齐全;“南澳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标准化中心机房的建设完成,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检验系统以及远程医疗平台上线,并完成首例远程会诊;综合楼楼改扩建工程项目计划2019年10月底前完工。

医疗技术的提升、医疗环境的改善,使得本地居民纷纷选择留在岛内。2018年,南澳医院业务收入相比托管前增长86%,其中门诊收入比托管前增长47%,住院收入比托管前增长127%;出院人数比托管前增长102%;住院手术比托管前增长138%;病床使用率比托管前增长64%;患者平均住院日为7.72天。

南澳医院不是唯一受惠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帮扶的基层医院。这些年来,汕头市中心医院创新医疗帮扶基层模式,探索了合作、托管、专科联盟和医共体四种形式,提升帮扶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让粤东地区百姓不出远门即可得到优质医疗服务。

从2012年底至今,汕头市中心医院先后和潮阳耀辉医院、潮阳区人民医院、金平区中医医院、南澳县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其中正式运作的有4家,初步构建起以中心医院为核心的“医联体”。

汕头市中心医院还专门成立了医联体办公室,通过硬件改造、人才下沉、技术辐射等方式,逐步实现医联体内部工作的规范化与同质化。

许海雄说,汕头市中心医院通过医联体建设,将好的经验、模式与方法渗透到基层地区。从2017年7月起,汕头市中心医院就在南澳医院启动人才引进改革,实施自主招聘医务人员,开创了汕头县区级公立医院自主招聘的先河。

撰文:李秀婷黄锦辉曹斯袁中佳黄晴

编辑统筹:李杰伦

新闻推荐

让观众与藏品“互动” 汕头博物馆探索扮演社区“文化中枢”新角色

汕头市博物馆副馆长洪勇向观众介绍馆藏。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会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