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声的世界诠释茶艺文化 汕头聋哑女孩陈晓云在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夺冠

深圳特区报 2018-10-31 06:16

陈晓云在比赛中。(资料图片)

深圳特区报汕头10月30日电 (记者 吴绪山 文/图)汕头女孩陈晓云是一名先天性聋哑人,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与来自全省23支代表队共352名残疾人选手同台竞技,夺得茶艺比赛项目第一名。荣誉的背后是她超乎常人的艰苦训练,展示了一名残疾人刻苦耐劳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信念。

今年19岁的陈晓云出生在汕头市潮阳区,她从小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2011年,陈晓云来到汕头市聋哑学校就读,并加入了学校的舞蹈队。今年正逢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首次设立茶艺比赛项目,汕头市聋哑学校决定派出学生参加比赛。潮汕工夫茶艺在粤东地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聋哑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次参加比赛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到茶艺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传承这一技艺,领略茶艺之美。

茶艺表演除了展示泡茶技法,参赛者还会有动作、手势、神态的美感创作,可以说是将手部舞蹈融入技艺展示,有舞蹈功底的陈晓云被选为参赛人员。为了加强训练,学校找来汕头中医药技工学校的专业茶艺老师钟咏晴来给陈晓云做指导,教授茶艺的技巧和流程。虽然经常给学生上课,但教聋哑学生,对钟咏晴来说还是第一次。她坦言,由于需要手语老师翻译,一开始确实担心教学效率的问题。但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教学过程中,陈晓云表现出了超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一些茶艺细节我只需要讲一次,晓云就能记住,基本能很好掌握每个动作的精髓,她很勤奋努力,悟性也很高。”钟咏晴这样评价这名特殊的学生。

学习茶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钟咏晴介绍,茶艺中对开水温度的把握,对动作、节奏的掌握需要长久的经验积累,每个学茶艺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经历很多困难。茶艺有些程序很单调,如果无法静下心融入其中,就很难学有所成。陈晓云本来以为自己有舞蹈基础,动作做起来应该不难,但真正学起来时却总是做不顺,很僵硬。为了能尽快掌握茶艺动作要领,她利用课余时间日夜不断练习,有时候一天练习时间达八、九个小时,直到胳膊酸痛,还时常被开水烫得两手刺痛,但她没有打退堂鼓。正是这超乎常人的刻苦努力,为她比赛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比赛中,身着一袭白色服装的陈晓云,伴随着悠扬的乐声,她的动作温婉舒展,娴熟得体,完全看不出她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茶艺师。赏茶、温壶、置茶、冲泡、奉茶,袅袅茶香中,她用肢体语言完美诠释了中国茶艺的优雅。陈晓云的茶艺展示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取得了比赛第一名,成为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茶艺项目的首个冠军。陈晓云表示,通过学习茶艺这件事,让她变得更加自信了,也明白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好。

新闻推荐

以案释法增强警示效果 汕头市首例因偷排水溶加工废水经营者被判有期徒刑

近年来,汕头市检察机关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的新要求新期待,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充分发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