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沙眼莫忽视

梅州日报 2020-11-19 08:25

随着环境的改善,我国沙眼患病率已明显下降,但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患者仍然存在不少。“不可忽视小小沙眼,它仍是当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梅州市梅江区深梅眼科医院眼科医生曾子威介绍道。

沙眼曾是中国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沙眼的患病及传染与经济、生活、卫生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国农村地区沙眼患病率达80%~90%,当时沙眼是首位致盲眼病,人群沙眼致盲率高达5%。

不少患者到门诊看病,会告诉医生,孩子经常揉眼睛、眼睛痒,眼睛里有东西,是不是沙眼呢?还有小朋友在幼儿园做体检时,保健科的医师用手指翻眼皮说:这小朋友有沙眼,到眼科医院看一下。“我们发现,这类患者很多都不是真正的沙眼,多为细菌性慢性结膜炎、过敏性慢性结膜炎。”

实际上,沙眼也属于结膜炎,只不过类型比较特殊,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的、传染性结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砂粒,故名沙眼。

眼红眼痛,表示有炎症

“这是表示没有炎症,当结膜发生感染的时候,就会出现眼睛红、眼睛痒或者很多眼屎、分泌物多,眼睛有异物感这些症状,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结膜炎。”曾子威表示。而结膜炎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感冒发烧一样,有很多原因,有细菌性的、过敏性的,沙眼也是其中一种。

所以,从表面看,早期沙眼是没有能区别于其他结膜炎的特殊症状的,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

沙眼多发于儿童及少年时期

沙眼一般多发于儿童及少年时期,潜伏期为5~14天,平均为7天。儿童及成人一开始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结膜炎。急性期经过1~2月后进入慢性期。当眼部出现炎症,应及时辨明病因,若是沙眼就得至少连续用药6个月,不然沙眼反复感染,可对角膜造成致盲的伤害。

“早期及时诊断,沙眼是很容易治愈的,如果炎症持续不消退的话,1~2年就有瘢痕出现了。”曾子威说。当睑结膜发生严重瘢痕,使睫毛向内倒长形成倒睫。睫毛持续地摩擦角膜引起角膜浑浊、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

传播跟卫生关系巨大

沙眼的患病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环境卫生、生活条件密切相关。沙眼患者的眼部分泌物中含有沙眼衣原体,它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当人们紧密接触时,沙眼病原微生物便会通过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触而传播。

曾子威表示,大家要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不用手揉眼,毛巾要勤洗、晒干;应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脸,在外旅游,尽量不要用店里的毛巾洗脸了,减少感染的传播。坚持用药,定期到专业的眼科医院复查。

(江波)

新闻推荐

个性化定制健身课程,系统化管理健康生活 “私人教练”走俏健身圈

凌莉正指导顾客做减脂健身动作。(吴海清摄)●本报记者吴海清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带火了健身领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