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赴圩 ◇梅子
“圩日”,是以前生活比较单调,经济不够发达,各乡镇自发形成的在一个特定时间,大家凑一起卖多余产品,需要的人就会去逛逛购买的贸易活动。圩日是最热闹繁华的日子,也是小朋友最开心的时刻。家长们卖了农副产品,有钱给孩子们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好些男女老少,也会购买一些日常必需品。各乡镇确定“圩日”的时间是不一的,有五天一圩的,有一四七或二五八一圩的。金山圩日,是梅江区政府为传承客家历史文化,活跃本地经济,在传统节日里举办的一场活动。
国庆期间,与往年一样,广州、佛山、深圳、东莞各地回来的一大家族在家相聚一堂,疫情后久违的热闹场景重现,大家感慨颇多,都在感叹“月是故乡明”,感叹家乡过中秋特有节味,感叹亲人能相聚团聚比什么都强。晚饭后,纷纷相约一起去“金山圩日”逛逛,感受双节的浓浓喜庆热闹氛围,感受我们客家元素……
在晚辈们一声声“舅婆、叔婆、婶婶带我们去逛逛”的强烈要求下,身兼多重身份的我,带着浩浩荡荡一行十几人的队伍,向中山街、油罗街出发。年长的将近七十,最小的“小布丁”才3岁,几代同行,手挽手,大手牵小手,嘻嘻哈哈慢慢地前行,金山顶、元城路,还在仲元路口,“小布丁”看见中山街上空高高挂着一排排整齐的红灯笼就兴奋地大喊,“哇,好漂亮哟”,挣脱母亲的手,脚步蹒跚地向前走,好奇地东张西望,看见每一个东西都问,“这是什么,那是啥?”叽叽喳喳的童声,伴随着一大帮人群的笑声,给热闹的街头又增添了一道风景。一群人东瞅瞅,西看看,久违的客家煎圆、芋圆、艾圆、馓子、味酵粄、肉丸等店门口,围着不少外地返梅州的客人,各种炸香味扑面而来,一路优哉游哉逛着,忽然看见有小朋友拿着可爱的小红灯笼,我顿时童心骤起,也想手提着红灯笼,感受下中秋节的浓浓气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了“新大陆”——卖灯笼的摊档,土豪“燕姐”竟然一口气买下6个,分给了几个大小朋友,一群手提小红灯笼的大家族,在兴致勃勃的人群拥挤、一排排喜庆的灯笼下,拍起了难得的大合影,引起了不少游客的关注和羡慕,开心快乐、和谐幸福的心情难于言表……
一路走,一路看,久见的兄弟姐妹们还一边闲聊,一边交流着日后的希望设想憧憬。亲情是永远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家族中劳心而美丽、总被称为靓女的“三姑”,总担心小孩被人冲散,外地回来的大人会迷路,一路都在关照叮咛:“看着路,大家紧跟着,小心,别走散了”。一声声的低言细语,让年过半百的我心生惭愧。自己身在圩日里,一路只顾自己观赏拍照臭美,没尽地主之谊当好向导,照顾好自己的大小家人。我刚要表达歉意时,几个兄弟姐妹齐声说,理解,理解,没事 ,没事。看着大家真诚的神情,我心里也有点舒坦了。这就是我一大家族的特色家风:长辈处处关心晚辈,晚辈尊敬长辈,一大家族彼此相互关心爱护,尊老爱幼,和和睦睦,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在越来越多游客进来观赏拍照时,我们恋恋不舍地选择离开,在返回的街口(西区市场路口),看见一群人围着在吆喝着,外甥好奇地踏上前,惊讶地叫起来,喊我们赶紧过去看“打糍粑”,这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很少人懂,看着师傅熟练地操作表演,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在熙熙攘攘的热闹中,家人们依依不舍,三步两回头,举着小红灯笼,回望那一片热土,体味圩日带给我们的回忆依恋思考……
新闻推荐
熬煮多时的汤圆新鲜出炉,杨美妮正在分装打包。(钟幸钰摄)小店里精美的蛋糕、面包、甜品,小摊上热气腾腾的汤圆、钵仔糕、炸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