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平安和谐街道 建设幸福宜居新城 兴田街道助力城市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罗玮
初秋时节,走进齐昌大地,兴宁城市建设项目一片“火热”景象,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百姓幸福安居、产业兴旺发达、生态优美宜居的幸福家园。
而在建设进程中,地处兴宁中心城区的兴田街道是兴宁城市建设的主战场之一。按照兴宁市委市政府“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打造“工贸新城·智慧兴宁”目标,一直以来,兴田街道立足基础、促进发展,着力建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兴田”“和谐兴田”。
更现代党建引领城市扩容提质
宽敞笔直的齐昌大道,筑起城市交通的骨架;一座座地标建筑,展示着城市建设的“兴宁速度”;一个个整齐干净的小区,书写城市建设的精致与内涵……近年来,兴宁这座城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推窗见景、一步一景,街道更加整洁,交通更有秩序。
而美丽城市的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这些年来,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的兴田街道党工委迎难而上,乘势而为,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体系,构建“覆盖到位、联动起来”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在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建设城市文化等方面敢为人先,积极发挥党建引领,通过“党建+”模式,有效推动“三旧改造”等项目发展。
在兴宁市“一江两岸”建设现场,项目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中。据了解,宁江桥至合水旅游景区一江两岸堤路起点位于兴宁市宁江桥,途经兴田街道、宁中、叶塘、龙田、合水等五个乡镇,终点至合水旅游景区,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同时带动沿途乡镇经济发展。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面对实际困难,都是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群众工作,发动群众积极配合项目推进。”党员邹强兵说。
而在城市扩容提质重要阵地兴田街道西郊社区,曾经软弱涣散的党组织经过这几年的整改,精神面貌日渐向好的同时也为社区带来了喜人的变化。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三旧改造”有序推进……组织强了,人心齐了,项目发展起来了。
该社区党委书记王德雄告诉记者,如今西郊社区底气足了,城市化进程快了,愿意留下的人口也多了,经济自然就有了发展的奔头了。
更文化注重传承丰富人文底蕴
随着一个个温婉柔软的动作,一幅“长厚娘为出嫁新娘精心梳妆”的画面徐徐展开,通过在传统客家矮步中加以弯腰、转身动作,新娘的娇羞与心中的喜悦之情更得以呈现……国庆中秋双节前夕,在兴田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流传了一百多年、源自道教舞蹈《梳妆》正在上演。
作为兴宁市县级非遗项目,它也是兴田街道的特色文艺节目,更是兴田街道花大力气丰富群众生活底蕴的生动体现。近年来,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活力,兴田街道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传统节日,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文艺表演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弘扬,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仅2019年全年,该街道就组织文艺演出、送戏下乡超过80场次,极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也让兴田街道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的沃土,吸引着不少群众参与其中。《梳妆》舞第四代传承人柯永仙是土生土长的江苏南京人,22年前从“大南京”追随客家文化到有“小南京”之称的兴宁。“客家山美水也美,把我心留下。多年前因客家文化来到兴宁,当下因传承客家文化而深深爱着兴宁。如今兴田街道浓厚的文化氛围为非遗《梳妆》的传承提供了基础,热爱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已有百年历史的舞蹈定能久久流传。”柯永仙说。
近年来,兴田街道古名居修缮工作与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也再次起笔落墨,旨在深入推进“文化兴田”样本建设,努力成为兴宁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在兴田街道西郊社区,一个400多年的古色古香的客家围屋建筑——朝天围饶屋,安静地坐落在高楼大厦中。据史料记载,1944年秋,私立广州大学在这里设立分教处,让抗战时期的教育“火种”在围龙屋中延续。近年来朝天围修葺一新,村文化广播室、棋牌室、器乐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一一搬进老屋内,村民们在围龙屋内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老屋成为西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据村民饶杞名的介绍,修缮前破旧的老屋门可罗雀。如今成为了附近村民休闲娱乐,忆往昔话家常的好地方,也为游客了解兴宁红色资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从朝天围出发步行5分钟左右便可来到“两海会馆”。1925年,周恩来同志曾经在兴宁战斗工作了23天。当时,他在两海会馆会见了农民运动领导人,宣传革命道理,为兴宁日后的土地革命斗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两海会馆”因此成为红色兴宁的见证。两座建筑“距离近、历史价值高”,如何盘活红色资源成为兴田街道未来需要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介绍,接下来街道将加强统筹布局,将两个红色资源进一步“串起来”,做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好发挥其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更安全全民反诈共筑平安防线
说起兴田街道的反诈工作,每一个兴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以前总是能够接到指名道姓的诈骗电话,一不小心就会被骗子绕进去,损失钱财之余还影响心情。如今反诈宣传铺天盖地,普通市民也加入了反诈队伍,让诈骗无力可施。”街道居民曾利红说。
据了解,兴田街道户籍人口近18万人,常住人口约25万人,新老城区融合、城乡接合交汇,社会情况和人员结构都比较复杂。在反诈工作全面铺开之前,形势一直比较严峻。
今年以来,兴田街道开始将反诈工作当作街道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在20个社区(村)的道路卡口、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反诈宣传栏;到街道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大型反诈宣传活动;启动“反诈宣传进万家”主题活动;开展反诈知识进课堂;设计反诈宣传电子日历;印制《给家长朋友的一封信》;利用宣传车小喇叭的形式在辖区内人口密集场所及无物业小区滚动播放,同时录制以客家山歌形式表现的反诈宣传小视频;制作打击黑灰产业链宣传小视频,印制3000多份宣传海报;开设围龙讲堂等等种种措施,在辖区内营造了浓厚的反诈宣传氛围,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防骗、识骗、拒骗的能力。
在强有力的措施下,兴田街道的反诈效果渐显。兴田街道反诈达人杨雪琼告诉记者,目前兴田街道反诈形势总体较为稳定。虽偶有反弹势态,但通过巩固和加强反诈宣传后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更宜居
乡村振兴扮靓人居环境
鹅湖村将乱葬岗建设成人气爆棚的文化广场,管岭村将百亩荒田打造成艾草基地……在蹲点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兴田街道不仅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城中村的变化也走在前列。
寻着悠悠艾草香,记者来到了管岭村,自2017年建设美丽乡村以来,管岭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管岭村,68岁的廖新香一有空便会到艾草种植基地干活,打发时间之余每月还为家中增加了数千元的收入。每每与人提起现在的好日子,她都会忍不住多说几句。然而,如果时间回到多年前,这片种满了艾草的土地还是让村民头疼了一代又一代的荒地。
据了解,管岭村由于地势较低,土壤贫瘠且水源稀缺,当地人有“天旱时旱死,落雨时浸死”的说法。多年来农业发展都是村里的薄弱环节。为了补足短板,近年来管岭村在引进产业和鼓励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双管齐下”。如今,一年四季都飘着艾草清香,新鲜的艾叶还远销珠三角市场,杂草丛生的荒田成了村民就业的好地方。
产业上来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不能落下。沿着平整的水泥路漫步入村,在村内的东升文化活动广场,记者看到各种休闲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还有群众大舞台供周边村民进行文艺活动。很难想象这里在多年前,是村民每次经过都要捂着鼻子绕道走的地方。该村村民赖万水告诉记者,多年前这里就是个脏乱差的垃圾场,周围的群众苦不堪言。近年来经过三清三拆和景观提升,垃圾场变活动场,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渐入佳境。
管岭村和鹅湖村的变化是兴田街道乡村振兴工作的缩影。据了解,接下来兴田街道还将在管岭村三个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规划打造一个管岭、一联连成一片的城郊乡村休闲旅游农业项目。
记者手记
细微之处见功夫
到兴田街道采访之前,相关工作人员曾感慨道:“工作做了很多,但细微且难数。”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兴田街道与兴宁其他镇区的发展定位有所不同,作为兴宁城市建设的主战场之一,街道更多的工作是辅助兴宁城市建设,助力城市不断攀上新台阶,所做的工作总体来说是“大文章少、小细节多。”
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兴宁的城市建设工程当作是一件作品和精品来打造,一要突出“特色”,二要突出“宜居”。城市建设也是一个大课题,到了兴田街道就是一份份主题鲜明的小试卷,从一座建筑的位置规划的矛盾处理,到一片树叶的环境文明卫生,兴田街道所走的每一步考的全是细微处的真功夫。
如今的兴宁,街头巷尾的路灯越来越亮、休息座椅多了、人行道地砖整齐了、街边绿化补植了、停车秩序规范了、背街小巷干净了……这些看起来都是城市建设中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却是足以影响兴宁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在兴田街道的日常工作中,记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从“小事”抓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把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居民生活中连着一连串的“小幸福”,让大家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和自己的小日子无缝衔接,让兴宁的城市建设不仅有钢筋水泥的坚韧,更有了温暖的注脚。(罗玮)
新闻推荐
兴宁黄先生:我们想收养一个远房亲戚的小孩,请问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兴宁市民政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不能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