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教坛育桃李 不忘初心薪火传
编者按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每一位教师从教生涯的真实写照。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为培育祖国未来栋梁倾尽心力,不计得与失。
今天,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梅州市在8日举行的2020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表彰了一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本报特辟专版,采访9位躬身耕耘在梅州市教育事业一线的优秀代表,与读者分享他们的经验、故事、心声。
向全市人民教师致敬!
【暖暖祝福】
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生,我十分感恩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脑海里时时浮现出与老师们相处的美好时光,或轻松交谈,或一起讨论问题、一起打球。教师节到了,我想对老师们说声:“您辛苦了!”
——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902班洪旺林
幸运的是,我的孩子总能遇到很好的老师。大宝从幼儿园到小学,小宝现在在幼儿园,一路都是好老师相伴。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有爱心的老师!你们真正是用自己的臂膀托起学生的明天!
——梅江区江南街道市民张义琼
【教师心语】
上届初三的学生来看我,突然泪如雨下地跑出去,我在后面追,她回过头来说了一声:“老师,我太想你了!”虽然场面很滑稽,但那一瞬间,我还是被暖到了。教书这么多年,还是好感动。
——大埔县大麻中学教师梁义云
提前收到孩子们的信,心里暖暖的,看到一个爱吃肉的学生叫我不要餐餐吃肉,我真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了。毕业了还能记挂着让我减肥的,是亲学生没错了。这个教师节,依旧是很暖心的。
——梅江区客都小学教师郑达君
(林婉萍/辑)
“看着学生成长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人物名片】
刘煌,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教师,从教11年来,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他始终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不仅所带毕业班成绩优异,所带课研小组和学生干部均取得丰硕成果。教学成果多次获得省、市嘉奖,任职期间还获得“管理与服务岗位奉献奖”“新秀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当老师是我最初的梦想,累,但从不后悔。每当看着一个个懵懂的孩子在我班里一步步成长,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从教11年,东山中学教师刘煌从不为自己的选择而苦恼。反而,说起学生,他多次用了“孩子”一词,眉宇间溢满笑意。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刘煌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主动执行能力,每当学生有问题“求助”刘煌,他反问得最多的就是:你是怎么想的?你想怎么做?“我会引导他们先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给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但不是全盘否定。”刘煌告诉记者,他更愿意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导航员,为他们指引方向,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去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刘煌的“抓大放小”管理模式下,他经手的每一个班级的班规制度,都有着学生鲜明的个性,从普通班级成员到班干部、宿舍长,都能主动地有想法地做好每一件事,形成了“我的班,我的事,我来做”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执行力。刘煌认为,高中是与大学相衔接的关键阶段,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他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养成。“我经常会跟学生说,你们正处于求知的年龄,有好的想法可以勇敢去实践,不用担心做得不够好或做错,只要能从中成长,老师会做你最贴心的伙伴和最坚实的后盾。”刘煌笑言。
朋友般的相处,拉近了刘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也亲切地称他“刘皇叔”。(林婉萍/文林翔/图)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护航人
【人物名片】
巫伟彬,兴宁市第一中学教师,担任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兼任班主任。他从教以来始终敬业守职,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所辅导的16名学生先后在全国、全省数学竞赛中得奖,其本人先后被授予优秀党员、兴宁市优秀教师、梅州市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课堂上的您总是笑容满面,在您身上我看到了如父亲一般的慈爱,很幸运能成为您的学生。”教师节来临之际,巫伟彬收到了学生们送来的贺卡,看着孩子们饱含感恩之情的文字,他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对待学生就是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努力帮助解决。”作为班主任,除了课堂上传授知识,巫伟彬还把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部放在心上。今年高考前,有一名学生长时间请假在家,无论老师和家长如何劝说,都不愿意返校上学。“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先找出根源,而不是一味地劝说,这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面情绪。”巫伟彬说,他首先找到这个学生的同桌,了解得知她因在模拟考中发挥失常,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于是他亲自前往学生的家里,耐心地进行安慰和引导,这个学生才终于打开心结返回课堂。“当时距高考仅一个月时间,我也感到特别焦急,幸好她在高考中发挥很好,最后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这让我很欣慰。”巫伟彬笑着说。
“巫老师总能在讲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延伸出很多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学生张凯婷说。而巫伟彬的班会也被学生们称为“智慧班会”,因为他在布置学习任务之余,还经常给大家推荐书籍或文章。“工作之余我喜欢阅读,看到好书我都会与学生分享,希望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能从中获得更多精神财富。”巫伟彬说。
(图/文 陈思杰)
一切为了
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人物名片】
吴海燕,现任梅县区扶外小学校长。从教36年来,先后在梅县区梅南镇上村小学、畲江镇中心小学、程江镇中心小学、扶外小学任副校长、校长,曾20次获得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梅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梅县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梅县区扶外小学,经常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该校校长吴海燕。“作为一名校长,我早到迟退是正常的,因为既要把事管理得有条不紊,又要把人调动得热血沸腾,所以不管在哪所学校任职,我始终把"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教育理念作为自己教育管理中的座右铭。”吴海燕告诉记者。
吴海燕认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因此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师德素质,发现并满足教师的不同专业需求。“"引进来走出去"的路子在教师身上同样适用,所以在程江镇中心小学任职期间,在梅县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学校与北京大学青鸟集团合作,也是看中该集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资源,能够有专家团队定期过来指导我们教师,教师也可以到珠三角或北京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提升教师水平。”吴海燕说。
虽身为学校管理者,但吴海燕一直坚持科研第一线,先后主持和参与了9个省市区级课题,近十年发表8篇省、市、区级论文,其中他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实施“三礼”教育,提升小学德育教育实效的研究》,深入开展“三礼”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师生们的文明礼仪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并作为经验在全市小学推广运用。
如今,在梅县区扶外小学的教室和走廊上可以看到,墙面上的点缀都是学生的书法作品。“我们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建了"1+15+1"的书法教学、练习模式,这也是为他们的成长奠基。”吴海燕介绍道。在他的带领下,梅县区扶外小学把“一笔一划写字,一言一行立德”的育人理念融入学校的德育创新教育中,成功申报为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
(图/文 吴丽伶)
“学生的一句肯定,
就是最好的回报”
【人物名片】
谢秀珠,小学副高级教师,在梅江区肩一小学任教语文学科,并担任教导处副主任一职。自2007年以来,她把剪纸、书法带进肩一小学的课堂,还热心参与支教工作,将中华传统文化送教到梅州市福利院、新疆喀什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三宝垄等地,让美育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能发展。
“沿着这条横线剪出你喜欢的图案,加油!我看看谁剪得最漂亮。”在谢秀珠的带领下,肩一小学一年级(4)班的学生首次迎来剪纸课,独立完成了第一幅剪纸作品。“老师,我剪得不好……”拿着不甚满意的作品,学生有些沮丧,谢秀珠却转换思维,鼓励他:“你的作品好像一只手表呀,真漂亮!”学生那“布满乌云”的小脸立马“阴转晴”。
自学剪纸艺术至今13年,谢秀珠对美育有独特的见解:“美育教育并不停留在美术层面,将剪纸艺术和古诗词、作文等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在她看来,剪纸有助于锻炼学生手脑灵活、发散思维,让“美”根植于心,影响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她为之痴迷的剪纸,已变成她和学生的共同爱好。
从教24载,桃李满天下,谢秀珠的学生遍布梅州、新疆,甚至海外。2018年,谢秀珠结束长达近一年的印度尼西亚支教经历,经申报又参加广东省第二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今年4月至7月,谢秀珠又远赴5000多公里以外的新疆,开启了援疆支教新征程。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明德小学,谢秀珠把中文、剪纸和书法教学带进课堂,用自费购买的投影仪,教维吾尔族孩子正确书写汉字,讲好普通话。秋季开学,谢秀珠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将再次启航。她说:“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是心无杂念,不求回报,尽心尽责。即便是学生不经意的一句肯定,都是最好的回报。”(江婵/文林翔/图)
教导学生不要做
信息时代的文盲
【人物名片】
刘欢欢,蕉岭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中共党员。从事教学工作12年来,潜心教育教学,获得较突出成绩。2019年参加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广东省一等奖,被授予梅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被评为梅州市教学工作先进教师。
“不要做信息时代的文盲。”作为一名教授信息技术的教师,刘欢欢更加明白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刘欢欢刚毕业时曾在广州市当过两年的代课教师,她说:“在2006年我去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参观学习的时候,就发现别人已经采用先进的线上教学方式,学生每天都会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等我回到蕉岭中学的时候,发现信息课还是教学生们如何开机关机,如何打字,跟我10年前在蕉中学习时几乎一样。”
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战略技术,一线城市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发展十分迅速的,刚回到蕉岭的她,发现这样的情况后有点失落,所以她更加用心教导孩子。她说:“不愿看到我们山区的孩子跟大城市孩子差距那么大。”
刘欢欢在准备教学内容之前,会去询问其他科任老师,“你们这个学科需要我配合教一些什么”,得到答复后就会提前查阅资料在课上教给学生,比如英语课需要配音,她就教授“adobe?audition”音频编辑软件,还有校运会需要制作的班级logo,就教同学一些简单的“photoshop”技巧。
一星期只有一节课的信息技术课,单纯靠学校的上课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刘欢欢在上课时间教导实用的知识理论,在下课后则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拓展信息技术。
“我会在网上的平台放一些信息技术知识的拓展,录制一些教学视频作为日常教学的补充,有需要的同学在看完之后也能在课余时间来询问。”刘欢欢表示,她的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用信息技术去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 (图/文 廖键)
守山乡育桃李
情暖留守儿童
【人物名片】
刘春平,在平远县泗水学校从教22年,面对艰苦的山区环境,以及留守儿童偏多的情况,她乐于奉献,关爱学生,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青春乐章,曾2次获评县优秀教师,所撰写的教学课例、科研课题和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嘉奖。
泗水学校坐落于高山腹地,一路蜿蜒崎岖,从县城过去还需40分钟车程,是平远最偏僻的乡镇学校之一。平日,刘春平除去周末回趟家,几乎所有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晨起带着学生体育锻炼,白天授课辅导,傍晚检查宿舍安全……坚持22年如一日。
“刘老师的英语课很有意思,偶尔还会放点英语电影、音乐,激发大家学习兴趣。”“她关心我们,经常陪我们聊天谈心。”在学生们眼中,刘春平是幽默和蔼的大姐姐。而她也将山区孩子们视作“子女”,关怀备至,殚精竭虑。校长张捷告诉记者,刘春平虽然是英语教师,但每当体育中考将近,早上7点就能看到刘春平带着学生锻炼的身影。
刘春平班上只有学生十来名,压力却不小:学生全是留守儿童,大多学习基础差。她认为:“面对山区孩子,除了努力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更重要是给予足够的爱,调动学习热情。”她印象深刻的有学生小吴。刚上初三时,极度偏科的小吴由于英语成绩差,缺乏亲友引导,曾一度放弃学习,英语测验只考了27.5分。见此,刘春平坚持每天找小吴聊天,开导他树立信心和梦想,渐渐充当起“亲人”的角色,这也令小吴有了动力,成绩突飞猛进。2020年中考,小吴英语科取得75.5分的喜人成绩,并成功考上平远中学。
当记者问起:在山区累不累,后不后悔?刘春平摇摇头:“我每年都主动教毕业班,当班主任。累是累点,却从来没有后悔一说。我觉得守护山区儿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是我职责所在。” (图/文 傅思林)
用色彩帮助学生描绘职业梦想
【人物名片】
赖乃瑕,大埔县田家炳职业学校美术教师。任教二十年来,她积极投身于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用线条勾勒自己的精彩人生,用色彩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其间,她曾在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绘画》担任副主编,所撰写的学术论文、课题研究和参加的各类比赛多次获得省、市奖项。
走进赖乃瑕老师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美术作品,一件件精致的陶瓷艺术品……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艺术气息,展示着赖乃瑕在教学中的累累硕果。从教20年来,赖乃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量体裁衣”,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相对较好,是学习美术的"优势",但他们学习自控力较差,有时为了省事直接临摹原画作,造成教学质量不高。”赖乃瑕印象最深的是小燕同学。小燕经常迟到、请假、不交作业,宁可买零食,也不愿买画具。赖乃瑕并没有因此放弃她,而是为她安排一名勤奋好学的同桌,还送她一些画具、画册。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燕获得了“全国中职学生文明风采大赛”广东省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毕业后,顺利进入深圳一所幼儿园实习。
对待学生,赖乃瑕总有使不完的招数,总能“见招拆招”。对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同学,她会手把手教学生练习基本功;对层次较高的同学,会指导他们在作品中融入青花瓷、围龙屋、乡土艺术等客家文化的元素。 (林丽妙/文受访者供图)
用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带好学生
【人物名片】
曾胜生,五华县皇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至今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5年,担任班主任23年,任职期间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17年获得“五华县优秀班主任”称号,2020年荣获“梅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在这节作文课开始前,我先讲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呀?”……在一堂作文教学课上,曾胜生并没有急着直入主题,而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提醒学生加强日常积累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从教25年来,他认为“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相当注重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让学生高效上课。此外,对于班里的“学困生”,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要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帮扶,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担任班主任工作20多年来,曾胜生始终坚持“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原则。曾胜生说,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一个班集体焕发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所以一定要和学生做好朋友,用人格魅力带班,用知识魅力带班,才能充分获取学生的支持与信任,从而做好班主任的各项工作。
与纷至沓来的荣誉和成绩相比,曾胜生其实更看重家长和学生的切身感受。作为班主任,他还积极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调动校内外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守护学生成长。 (图/文 赖锋)
日日夜夜陪伴师生奋战高考
【人物名片】
张万春,丰顺中学副校长,分管高三年级教学工作。他曾获评2014年广东省首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梅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丰顺县优秀教师、丰顺县首批“最美教师”、丰顺县教育系统优秀通讯员。
“每一位学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我相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有老师陪伴,学生能感觉到温暖,也更有动力学习。”丰顺中学副校长张万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
2003年,张万春开始在丰顺中学任教。多年来,他始终以学校校训中的“勤”字作为努力工作的信条,靠自己的勤去感染学生,做到以校为家,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我从2013年担任高三年级组长的第一天起,坚持每天早上6:50、中午1:50、晚上6:50准时到教学区,与毕业班师生一起奋战。”张万春说,一次次弯腰俯身为学生解疑答惑,鼓励遇到挫折和迷茫的孩子,陪伴毕业班打完高考最后一仗,在他看来是最贴心的陪伴,也是最好的教育。
张万春的辛勤付出,学生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学生们在写给张万春的感谢信中写道:“您是最好的榜样,每当学习疲惫松懈时,想起您陪伴着的日日夜夜,我们又有再战一场的干劲和信心。”
受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学习时间紧迫。他和高三毕业班团队20多名教师团结协作,利用春节假期备课,制定网络学习课程,扎实高效备考。 (图/文 林玉莹)
(报眉书法:林德培)
新闻推荐
①罗灏在妻子的帮助下每天坚持做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③来自同一个县城,从同一所高中毕业,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同样是彼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