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新方式 平安兴宁新突破

梅州日报 2020-08-19 09:06

兴宁市智能交通指挥中心里的大屏显示系统。(吴海清 摄)

●本报记者罗玮

下午17时30分,正是兴宁市的下班晚高峰时期。在往日车流量最多的欧尚百货十字路口,这一天并没有出现往日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车辆虽较其他时间段明显增加,但依旧秩序井然。

这良好的交通秩序源于兴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近年来“史上最严”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措施、“一盔一带”专项行动。他们通过创新交通管理方式,实现交通事故宗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其中,2020年上半年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1%,创近年来新低。

以学代罚

助力城市文明新升级

兴宁市正处于“创文”的攻坚阶段。一个城市交通秩序的好坏,是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近日,兴宁市公安局交警部门以“减量控大”专项行动为契机,以集市、学校、大型住宅小区等大流量路段和涉摩涉电事故高发地点为重点区域,全面开展涉摩涉电、“一盔一带”以及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整治行动。与此前不同的是,除电子摄像头抓拍等处罚方式外,这次又有了新变化。据了解,兴宁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在市区设置7个交通违法“教育学习点”,凡是违反“一盔一带”等交通规则的行人和车主,都要在教育学习点学习。“对第一次违反交通规则的事主,警方是实行教育警告处罚包括了在“教育学习点”抄写相关法律法规和写保证书,同时观看真实交通事故视频和在周边路口举旗站岗。”兴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长陈胜涛告诉记者。

新方法也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成效,在兴宁市交警部门最新公布的城区7月份城市文明安全测评情况通报中,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率、机动车斑马线礼让率、非机动车遵守交通信号灯率、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摩托车头盔佩戴率、汽车安全带使用率均达95%以上。

以民为基

农村道路交通更安全

“您好,骑摩托车、电动车请把头盔戴上,农用车不能拉人,更不能喝酒开车……”在兴宁市永和镇成鹊村村口,村干部兼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王建正带着村民对来往的车辆派发宣传单和讲解安全须知。

兴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宣传中队长曾繁光告诉记者,各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基本由村干部带头,村民自发参与组成,让本村人来管本村的事儿,工作效率更高,群众也更容易接受。而说起农村劝导站设立后的变化,村民们纷纷表示,从主村道出去就是205国道,不仅车多开得还快,自从村口设置劝导站后,村民出行都习惯戴头盔,出行安全了。

记者从兴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了解到,目前,兴宁市20个镇(街)已全部设立交管办,495个村(居)委全部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有交通安全劝导员2548人,交管站、劝导站、交通安全员、劝导员建设比率全部达到100%。同时,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向农村延伸,建设“平安村口”303个,夯实了农村交通管理基础、补齐短板。

以智治城

立体交通防护成效显

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农村,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管理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单纯的靠人力管理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以科技创新助力交通管理让兴宁公安交警架起了一套立体交通防护网,全方位保护市民的出行安全与交通顺畅。

走进兴宁市交警大队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大屏显示系统最引人瞩目。 “该系统于今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全市共有高清探头数百个,是指挥中心的"眼睛"。”曾繁光说。据悉,视频巡查岗全年无停休,实时监控着全市主要路口、路段的交通运行状况,及时发现交通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对特定路口进行实时抓拍违法行为。

除此之外,兴宁市交警大队在人流量较多的兴东路创新引入了梅州首条智慧斑马线。晚上20时,埋在路上的斑马线两侧发出绿光,指引过马路市民在安全范围内通过马路,同时也提醒过往的司机及时停车礼让行人。“老远就看见这里有条斑马线,本能地就会开始减速。”车主刘先生告诉记者。

良好的成效离不开每一位民警的努力,交警大队大队长陈胜涛表示,接下来,兴宁交警大队将继续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增添新措施,积极助力“平安兴宁·法治兴宁”发展,为群众出行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不懈努力。

新闻推荐

我最喜欢的 田艾粄 ●罗钰 (兴宁市叶塘中心小学 604班)

每到春天万物生长,田艾草最为茂盛的时候,妈妈都会亲手做田艾粄,一种非常好吃的客家食品。过年的煎堆、清明的田艾粄成为伴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