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山大学曾迁校梅州,得到客家人大力支持 中大梅州情脉相通 弦歌不辍影响深远
1945年夏,中山大学医学院第19届学生在梅城的毕业纪念照。资料图片
中山日报有关中大法学院迁设至梅县湾下(现梅江区三角镇湾下村)安国学校的报道。资料图片
1945年中山大学东迁办学的校址分布图。资料图片
建国前东较场背后的学艺中学校舍。资料图片
位于梅江区城北镇曾龙岃觉堂自然村的守成居是中山大学文学院旧址。受访者供图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
梅州老城区里,标志性的建筑有许多,但若问起哪里是童年回忆,那么大部分人会告诉你是金山顶。金山顶曾是县立图书馆,1945年,中山大学迁往梅州办学时,把这里作为临时办事处,为来梅州的师生接洽住宿地点。
金山顶、东较场、曾龙岃守成居、张七凹……这些地方都曾留下中山大学迁校梅州办学的印记。
1944年秋,第三次粤北战役爆发,日军先后攻占韶关,在坪石办学的国立中山大学再度被战火波及,被迫进行抗战以来第三次迁校。次年3月,中大校本部迁到梅城,暂借公共体育场附近的私立学艺中学办公。
中山大学在梅州办学期间,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协助解决师生衣食住行问题。“中山大学迁到梅州办学,既是因为当时战火未波及梅州,相对安全,也是因为梅州有众多中大的校友,迁校受到热烈支持和欢迎。”梅县区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认为,挖掘中大迁校梅州这段历史,对于梅州振兴教育,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火蔓延
中大择居文化之乡
深夏时节步入金山顶,眼前一栋绿瓦红窗的歇山式两层仿古建筑独具风味。四周大树苍翠挺拔,虫鸣鸟叫声声入耳。这里曾发生过的故事都记录在这建筑斑驳的墙体和大树的年轮中。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中国领土长驱南下。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中山大学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播迁历程。中大先后迁往云南澄江和韶关坪石,在烽火硝烟中弦歌不辍、坚持办学,教学、科研成果对国家维系战时生产、发展大后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目的的“一号作战”。6月长沙失守,8月衡阳沦敌,粤汉铁路全线告急。广东省政府发出紧急疏散的命令,各机关、团体纷纷迁至韶关坪石,多暂借当时在坪石办学的中山大学的校舍办公。
6月初,鉴于形势不明,中山大学为安全计,决定提前考试,于6月7日结束该学期,停课疏散,并派员在湖南临武,广东连县、乐昌和仁化一带考察,迁运公物,准备疏散。
中山大学迁校一事,得到梅州各县政界和梅州籍中大校友的高度关注。衡阳沦陷后,东江各县市的中大同学会呼吁中大东迁。而梅县参议会联合东江十五县参议会,也电请地方政府及中大当局,将中大迁来东江,并表明搬迁费用方面,如政府拨款不足,东江地方人士愿筹措辅助。
然而此时,中大却因卷入国民政府的党派之争,就迁校地点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另一方面,由于坪石银行无法兑付教育部汇来的3000万元汇票,因此直至韶关沦陷前,中大校本部仍无迁校的决策。各个学院只能各自筹划疏散事宜,如文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就分别到梅县、平远、南雄勘察校址。
1945年1月16日,日军侵占中山大学农学院所在的湖南章宜栗源堡,并派兵南下侵扰管埠、梅花等地,坪石陷于被敌包围之势。在此万分紧急情况下,中山大学通告紧急疏散,被迫进行抗战以来第三次迁校。
此次迁校,事出仓促,缺乏交通运输工具,中大的图书、仪器和公物损失巨大至“无法计算”。
当时的汕报是这样描述中大疏散惨况的:“敌兵临境消息传到时,教授学生,仓皇逃命,衣服行李,多不能顾及携带,狼狈情形,不堪言状。”而亲身经历了此次迁校的杨宗浩校友,也回忆道:“有教授以箩筐挑儿带女者,有背负老人者。逃亡线上,男的女的老的幼的,褴褛凄凉,抢呼哀吼,足为逃亡图之实景写照。”
同年3月,中山大学决定将校本部设于梅城,暂借公共体育场附近的私立学艺中学办公。梅城有所谓“三堂、四横、一弄”的围龙屋,一栋就可供当时人数不多的一个学院之用。研究院、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先修班以及师范学院附中的部分师生则自觅“客家大屋”上课。其他学院暂驻梅城周围,法学院在蕉岭路亭,农学院在五华岐岭,工学院在兴宁东坝朱屋,师范学院在龙川龙母。
当时的中山大学代理校长金曾澄接受中山日报(梅县版)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东迁复课,蒙各界人士关怀协助,当地政府极力解决困难,使迁校诸大问题,于短期内获得圆满解决,至为感慰。梅县(现梅州)教育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刻苦耐劳,风气纯朴,民力丰富,尤适于中大之复课与发展。”可见迁到梅州办学,对于当时的中山大学来说,是适时、恰当的选择。
经费短缺
获热情客家人支援
中山大学在梅州的校本部旧址原属私立学艺中学校舍,对面东较场是当时的县民较武竞技场地。民国以后,东较场改为刑场、公共体育场,场地甚为宽广。1965年私立学艺中学校舍被转手给广东汉剧院后全部拆除。除了一段疑似学艺中学的围墙外,现在已很难找到从前中山大学办学的踪迹。
据1945年9月编的《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现状》记载,“本年春,粤赣转进,本院在粤北坪石铁岭院址陷入敌手,辗转东迁,择定梅县北郊曾龙岃村之守成居为院址,并于附近赁屋为教职员及学生宿舍,添置家私校具。虽甚简陋,尚勉足敷用。”文中所提及的守成居就是如今位于梅江区城北镇曾龙岃觉堂自然村的守成居。
1945年1月底,随着省府政治重心东迁,广东的经济、文化中心转到梅城。大批“难民”疏散到梅州一带,梅城街头出现了不少陌生的脸孔,梅州一时间人口骤增,加之各处商旅群集梅城,市场变得繁华热闹,尤其是酒楼茶馆的生意空前兴盛,一派都市的繁荣景象。
而梅城的物价,也在农历新年之后,逐步升高。当时的汕报在新年后的《梅州春讯》描绘了这一“繁荣”背后的代价:“鱼呀,肉呀,蔬菜呀,洋什呀……都按着极高的百分率而高涨。如果我们到洋什铺里,要一二件日用品,则前后廿余日,物价的悬殊,准教你会大吃一惊!物价上涨的原因,据说,一来是受战事影响,货物来源中断,物以稀为贵,价格便扶摇直上了;二来呢,各地"难民"集中岭东一隅,日用消耗激增,供求已失调,物价自然上涨……”
中山大学迁往梅州之初,人员离散,中央经费一时难以接济,处境十分窘迫。在广东省政府的协调及梅州地方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才得以继续复学。
在县财政也紧张的情况下,县政府立即决定向疏散到梅城的中大文学院、医学院、先修班借出共250名学生三个月的食谷计375市石,及副食费37.5万元;兴宁县府向工学院借出三个月米粮及副食费,员生定额170名,每月每人借到副食费500元,公粮谷5市斗,并规定原籍沦陷区接济断绝的学生,才能享受此项待遇;法学院迁往蕉岭路亭复课的学生约有150人,蕉岭县政府每月借出食米稻谷75市石,副食费国币7.5万元;五华县政府每月筹借农学院学生谷粮和副食费,名额50名,后因前来五华县复课的农学院学生日渐增多,又将筹借名额增至100名。
两个月后,梅县县府奉广东省政府令,续借在梅中大员生粮食谷物125市石,副食费国币5.6万元。
据1945年8月的统计,中山大学在粤东办学的规模为7个学院23个学系,加上研究院、先修班和附中,共计学生3968人。教授、讲师共218人,助教131人,先修班专任教员6人,附中教员19人,基本上维持了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办学规模。
渊源深厚
首任校长邹鲁为梅州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大师生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和梅州人民一起,共同庆祝胜利。
在梅城分教处,据当时的中大校友廖国骥回忆:“8月14日下午晚饭时分,收音机听到中央广播电台播出胜利消息,我们终于获得最后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时,街头上汇集了高兴得手舞足蹈的人群,祝捷的鞭炮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酒楼上饮酒猜拳的吆喝声,人们都给突来的胜利,热望已久的胜利,弄得个个都成狂人。”
10月下旬,分散在粤东各地的中大师生员工,齐集龙川老隆,乘坐船队,集体乘船返穗,回到阔别七年之久的校园。
去年11月18日至20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天忠、副教授李欣荣率领中大抗战校史考察团一行9人赴梅州进行田野调查、史料搜集与口述访谈,力图从田野和文献中寻找中山大学与梅州的渊源,挖掘出许多令人惊喜的线索和材料。
事实上,除了迁到梅州办学外,中山大学还与梅州有着多重缘分,许多梅州人与中大关系匪浅。
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是梅州人。邹鲁曾两度掌校,在创办国立广东大学及建设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期间,皆有突出贡献。他力主庞大建校计划,一度为石牌校舍及林场争取到4万余亩的占地,面积之大,有“中山大学校,半座广州城”之称。抗战全面爆发前的中大,建筑宏伟,学科完备,不仅是国内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
此外,中山大学许多知名教授亦是梅州人,如:曾任国立广东大学法科学长的梁龙、教务长萧冠英,师范学院院长萧隽英,工学院院长罗雄才,医学院院长梁伯强、代院长杨简,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姚碧澄、细菌研究所主任李挺,文学院院长吴康、范锜和代院长古直,农学院院长侯过、黄枯桐,理学院地理系主任孙宕越,广东省通志馆总纂兼编纂温丹铭,中国文学系主任吴三立和教授李沧萍、黄海章、胡毓寰,史学系教授姚宝猷、罗香林,地质学教授丘念台,教育系主任王越,教育研究所教授钟鲁斋,国立中山大学筹备人、革命烈士熊锐教授等。
中山大学档案馆老师李敏玲、陆炜斌发表在《侨乡月报》的文章《中山大学在梅州办学的日子》中写到:“中山大学迁粤东办学,是其内迁史上最为惨烈的一次。而梅州籍客家人在中大东迁复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最危难之际,梅州人民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中山大学师生在抗战烽火中不惧危难,坚持立德树人、赓续学脉的历史和艰苦奋斗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深入挖掘研究。”
梅县区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认为,梅州是“文化之乡”。梅州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旧址承载着厚重的光荣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价值,这段“文化抗战”的历史,对于梅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过境迁,那段“烽火岁月”文化之乡弦歌不辍的历史已远去,但却真真切切留下了梅州与中山大学的情谊,记录着华南师生克服艰难困苦、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承载着梅州客家人对文化的尊崇和信仰。
■参考文献
《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吕雅璐主编姚明基、许存芝、刘一凡副主编
《中山大学在梅州办学的日子》李敏玲、陆炜斌/文
(感谢中山大学档案馆老师李敏玲、梅江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干部侯立对此文的贡献)
新闻推荐
模具老板改行做红木家具,精密和“减法”思维贯穿创业过程 拼质量不拼价格 研发与古法并存
曾招桓专注于“榫卯结构+烫蜡”古法工艺,产品以质量取胜。长汇公司的新中式红木家具展厅。大涌、沙溪一带,红木家具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