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老板改行做红木家具,精密和“减法”思维贯穿创业过程 拼质量不拼价格 研发与古法并存
“我是最早来大涌开厂的外来户之一,立足点是坚持做行业内最优质产品。”中山市梅州商会执行会长、中山市长汇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创始人、“檀荟”品牌拥有者曾招桓抿了一口单枞茶说,“不要忘记初心,不要让诱惑改变想法。”
这些年,这位客家人一直做“减法”。木料从啥都能做,压缩至只剩3类;产品从过去的古今各式家具,到现在只做自主研发新中式产品;工艺从客户要啥有啥,到如今只坚持“榫卯结构+烫蜡”的古法组合。
曾招桓总结说:“做透"减法",心里有底。做研发及用古法,两者不矛盾。拼质量,总好过拼价格。发现同行某类产品的质量比我们好,则要求自己的产品超过它。不是赶上,而是赶超。”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 洪喜鹏
转战红木:跳出模具“舒适区”,留下高端和精密思维
上世纪90年代,曾招桓从家乡来到深圳郊区,从基层技工做起,最后开设精密模具厂,积累了“第一桶金”。
周围遍布劳动密集型大厂,曾招桓的模具厂作为制造业的上游配套支持商,生意一度“接不完”。曾招桓告诉记者:“模具必须异常精细、分毫不差。要当好大厂的"小伙伴",模具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必须往高处走。我渐渐积累了高端和精密的思维,影响自己的人生。”
2008年起,全球金融风波直接影响传统制造业大厂的运营,也波及了大厂上下游“小伙伴”的生计。曾招桓回忆说:“模具这个行业不会走到尽头,但好日子已经过去。思前想后,我决定跳出"舒适区",另觅更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曾招桓在全国各地考察了大半年,最终决定到中山大涌再当“外来户”,转战红木家具制造业。
越来越多中国人正在富起来。红木家具作为中高端家具的品类,蕴含传统文化元素,利于保存和传承,具有“越老越值钱”的特点。其背后的产业链条,呈现规模和销量快速攀升的态势。
2009年,曾招桓联同几名投资人,在大涌镇开设红木家具工厂,二次创业宣告启动。
远离陷阱:稳健不是啥都不做,而是专注做透擅长领域
进入新行业,曾招桓提醒自己,运营要坚持稳健,还要保持好学习的心态。
“我是新人,起初几年,不断向同行和老师傅请教,逐步摸清门道。”曾招桓说,“中山有几千家红木家具厂,每个企业在生产、研发、营销、渠道等方面有几千种做法。好的做法是诱惑,但模仿和照抄肯定不适合自己。找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远离诱惑和陷阱,事业才能长久。”
2013年起,这个产业曾遭遇风波。国际红木价格稳步攀升,部分企业“脱实向虚”,认为制造业只能“赚辛苦钱”,遂通过各类金融手段囤积原材料试图“赚快钱”。然而,囤多原材料导致供求失衡,最终一批企业从此消失。
“在这场风波中,我始终是旁观者,没有参与。”曾招桓说,总结别人的教训,让自己的规划变得更清晰。生产管理,必须亲自操盘。原材料要亲自严选,还要做“减法”,按照国家标准数据选择中高档红木,同时做到储备充足。此外,从产品、外观、工艺、研发等方面,坚持改进新中式红木家具,追求完美。
探索“加法”:拼研发拼质量拼工艺,为“减法”打下基础
做“减法”前,曾招桓先探索“加法”。
“在这个行业,产品的款式和质量同样重要。”曾招桓分析说,“最省事的做法是,市面出现新款家具,用手机拍个照,几天后就能"依样画葫芦"推出类似产品。”
然而,长汇公司却花重金建立研发团队,设计好新款家具的榫卯工艺,确保产品结构牢固,做到长久不变形及不松脱。另外,研发团队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迸发新灵感,推出市面未有的全新款式。
曾招桓透露说:“公司每年投入100余万元,确保研发团队高效运作。新中式新品研发需要试制样本,算上耗费的红木,要再追加大笔投资。”
“有些客户认为红木家具不够舒适,通过研发,我要改变这种误区。”曾招桓说,研发团队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让“檀荟”新中式红木家具实现“体态全包裹”,各类使用功能做到触手可及。
他指着桌椅的边角说:“边和角都要磨圆,家具的安全性必须拿100分,95分都不行。”
长汇公司的另一项“加法”是,宁愿耗费更多的人工和生产时间,也要采用中国传统家具古法“烫蜡”去提升新中式红木家具的质感和质量。
“红木家具常用"大漆法"处理制成品的表面效果,工序有5项。而"烫蜡法"的工序多达11项。舍得用成本,才有高品质。”曾招桓表示,新中式红木家具完成榫卯拼接,先要涂上几层防爆胶,隔绝水蒸气进入木料内部;接着,擦上蜡油,用高温风筒垂直于表面喷吹,最终让蜡油彻底渗透入木料。
“这种工艺不需要上大漆,没有异味,环保且不易掉色。"烫蜡法"还能有效预防木料被刮花,利于家具长久保存和传承。”曾招桓介绍说,如果说所谓“缺点”,就是让整套新中式红木家具的成本至少增加10%。
类似的“加法”,在长汇公司内比比皆是。大涌镇有木材烘干公共平台,长汇公司却在自建园区内设立了烘干车间。曾招桓解释说:“公共平台的不足是,木料量不够,要等满仓才开机;各家工厂扎堆送料,我们的木料就要等几天才能进仓烘干。还是自建车间吧,虽然运营成本很高,却把质量和进度控制在自己手里。”
坚持“减法”:理解“有所不为”,立足市场更从容
做完一系列“加法”,长汇公司启动做“减法”。
企业创办数年后,建立总品牌“檀荟”。如今,这个品牌在大涌镇拥有3家直营总店,在全国19个省市建立40多家专卖店。
“做"减法"的时机到了。”曾招桓让大涌原产地的3家直营总店,分别命名为“天匠坊”“客满堂”“自在堂”,分别售卖由缅甸花梨、印尼黑酸枝、刺猬紫檀制成的“檀荟”品牌新中式红木家具。
“厂家开门店的通常做法是,把装修做漂亮,将不同红木制成的产品混搭放在店内。”曾招桓告诉记者,“我做"减法",要让3家直营总店分别售卖3种木料,协助消费者静下心去挑选。同时,向买家讲明白,"檀荟"品牌只做3种中高档主流木料,我们是"有所不为"的。”
除了研发,长汇公司还在研发、家具品类等方面做“减法”。曾招桓解释说:“几经选择,我们只做新中式、探索私人定制产品。"檀荟"倾向于设计简约耐看、富有线条美感的产品,强调舒适度、人性化、实用性和安全性。”
曾招桓表示,通过系列化实施“减法”和“加法”,2018年起,长汇公司的产值突破1亿元。企业的中长期规划是持续贯彻“重研发、重设计、重质量”的“三重法则”,保持和提升“檀荟”的品牌功能,最终在全国形成“中山好品牌”的行业形象。
对话
红木家具拼内销,迎来高质量崛起节点
集约化发展成行业
“重振虎威”关键
●记者:年初发生的疫情,给长汇公司带来哪些冲击?
○曾招桓:红木家具内销占绝对主流。相对外贸行业而言,我们受到的冲击不算很大。进入二季度,“檀荟”系列产品的产销已迅速恢复。
今年的疫情,让国际物流的运转速度变慢,导致红木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涨了不少。然而,长汇公司一直注重原材料储备,春节前就准备了上半年的原料,闯过了这个关口。
●记者:中山经济在“重振虎威”的进程中,您认为红木家具行业能做些什么?
○曾招桓:“重振虎威”加速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同时,相对羸弱的企业会转行或转移,剩下一批真正有实力的企业。自此,整个行业迎来高质量崛起的节点。
我认为,这个行业要“重振虎威”,需要企业与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协力共进。企业要修炼内功,舍得投入资金,做好研发、产品、营销的差异化,做到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另一方面,诸如中山市梅州商会、中山市红木家具协会等商协会,可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引领高质量的招商引资和产业聚集。
红木家具产业可以成为“中山制造”和“中山智造”的代名词之一,为中山“重振虎威”提供活水。
新闻推荐
四级联创推动城乡文明全覆盖 梅州市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实现城乡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看专栏报道请扫一扫●本报记者张爱飞实习生陈逸轩阙诗意梅州获得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今年是“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