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上半年经济社会稳步复苏发展动能加快集聚,乘势而上,决胜下半年 经济复苏态势向好 攒后劲跑好下半程
梅州上半年经济社会稳步复苏,发展动能加速集聚。图为梅城城区。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2020年的下半年已然开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梅州全力做好抗击疫情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落实“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梅州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市场预期逐渐向好。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步入2020年“下半场”,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扩散,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梅州应该如何发力,完成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本期《南方日报·梅州观察》推出特别策“攻坚前行——决胜2020”,敬请关注。
策划:汤凯锋统筹:唐林珍
盛夏的岭南,绿意葱茏,万物生机勃勃;梅江两岸,机器轰鸣,发展劲头正酣。
梅州综保区正式获批设立;中骏集团、广东省能源集团、伟光汇通、万洋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阿里云等众多知名企业、行业龙头纷纷落地……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国际贸易形势冲击下,梅州“疫”中思变,危中寻机,抢抓发展新机遇,打开发展新局面。
数据显示,尽管上半年梅州经济同比下降1.9%,但经济回暖、向好信号较为明显。第二季度梅州实现正增长1.6%,增速比第一季度回升7.6个百分点,并促成上半年经济降幅收窄,使梅州市上半年经济降幅(-1.9%)比第一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均比第一季度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越是风险挑战,越能检验发展成色、底色。沉甸甸的经济“半年报”来之不易。决胜2020年下半年,更需要渡难关的勇气和决心,科学决策,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复苏。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汪思婷
动作快
企业主动转型探寻突围新路径
7月27日上午,梅州丰顺县先进制造业“三个一批”项目现场会在海珠(丰顺)产业园举行,现场新签约、动工和投产的项目23个总投资85.6亿元。
这是梅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又一成果。今年以来,梅州制造业企业及时开展复工复产,开足马力、稳产保供,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回暖向好。
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制造业旺则百业旺。数据显示,上半年,梅州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或降幅收窄,其中,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5.6%、36.1%、15.3%,逆势上扬,为今后的发展积蓄后劲。
事实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梅州打响了一场经济保卫战,特别是针对疫情下的防控物资保障,梅州积极寻求物资供应渠道,推动协调解决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从除夕开始,我们就实行三班倒的生产机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障新型病毒快速测试试剂的供应。”广东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耀明告诉记者,公司主动进行研发,于1月13日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并第一时间投入生产。
除了生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还有生产抗病毒口服液的广东康奇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聚维酮碘溶液的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含氯消毒剂(粉)的五华县百洁灵科技有限公司,纷纷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迅速重启机器,加快组织生产,保障国内应急物资生产供应。
闻听号令,顷刻响应。一批梅州中小企业响应政府号召,快速转产抗疫产品,这一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尤其凸显。
“成功投产!”早在2月17日,在广梅产业园的恒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梅州首条一次性口罩生产线成功投产。“这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发展的提质。”恒一实业总经理林雪武说,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纸尿裤的企业。疫情发生后,企业迅速转产,不到十天就导入生产设备,不到一个月就迅速成功转产,跑出了“梅州速度”。
在取得口罩生产“开门红”后,梅州企业加快加大转产的速度力度:五华县广东博能福源医用品有限公司、梅江区万森医疗器械公司、梅县区广东中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口罩生产线相继投产,一定程度缓解了“口罩荒”,转型的企业自身也探寻出逆势突围的新路径。
企业纷纷表示,“梅州速度”背后是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1小时内完成开办企业业务受理、审查、录入、审批、发照等流程,半小时后领到公章,全程仅需2小时的“梅州速度”在梅州已成为常态。这得益于梅州市多措并举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实施“一门通办”,大力推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完善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带来的成效。
发力准
开足马力掀起重点项目建设热潮
“重大项目直接拉动力强,能在稳增长中挑大梁。”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以下简称“梅蓄项目”)部办公室负责人钱亚洲说,按计划今年投资11亿元,梅蓄项目将完成上下水库大坝填筑,完成所有竖井开挖,争取年底蓄水。
深山鸣炮,高峰筑坝,梅蓄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呈现一派紧张有序推进的忙碌景象、奋进气象。
梅蓄项目是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是梅州投资最大的单体基建工程。今年春节期间,仍有200多名技术骨干奋战一线,为项目推进打好提前量。2月中旬起,工人陆续返岗,是五华县最早复工返岗的一批工人。
“按照项目施工实际,今年施工高峰期人数预计可达5000人,目前用工人员约3000人。”钱亚洲说,梅蓄项目建成后,能优化电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健康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并成为推动五华县经济的动力源,刺激其经济发展。
梅蓄项目是当地落实“六稳”“六保”的直接体现。在梅州,从厂房到掘进中的隧道,从研发室到生产一线,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加速建设的号角响彻梅州大地。
梅州深刻意识到,越是非常时期,越要稳住经济基本盘,越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走马梅州各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频频传来: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大潮高速全线梁片架设完成,梅龙铁路全线开工建设……能源、交通、水利、电力一个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速前进。
面对疫情的冲击,要稳定经济,投资是关键,项目是抓手。
今年以来,梅州市委、市政府把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理念。记者从梅州市发改局获悉,梅州60个项目列入2020年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分基础设施、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三大类,总投资逾1237亿元。
前不久,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将在梅州投资建设百岁山矿泉水生产基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梅州人的朋友圈刷屏。
“五华百岁山矿泉水项目的落地,是广东支持梅州苏区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将为梅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吴特宏说,这是梅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的体现,同时也是梅州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绿色项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稳”是大局,“保”是底线。从4月中旬至今,中骏集团、广东省能源集团、伟光汇通、万洋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交通银行、阿里云、景田集团、法国圣戈班集团和广汽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行业龙头纷纷与梅州签订合作协议,大项目纷纷落子,合作范围涉及城市建设、能源、工业、文旅、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
发展稳
着力稳就业保民生稳定社会发展大局
走访农户、收购产品、进货上架……王健午过着每天往返兴宁城区和老家宁中镇鸭桥村的忙碌生活。
王健午是一名退伍军人,原本收入以务工为主。2018年,在兴宁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一笔创业补贴,成功在兴宁城区开起了一家农产品销售店。
今年受疫情冲击,王健午的店铺经营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2、3月几乎没有销售额。政府部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落实了疫情期间"免、减、缓、返、补"的相关政策,为我发放了一年4000元的店租补贴,能帮助我渡过难关。”
王健午告诉记者,他采取的是“电商+合作社+农户”产销一条链模式,带动了鸭桥村农户参与养殖土鸡、种植红薯和经营鸡蛋、盐焗食品等传统农特产,并由他收购后进行统一销售。“为农户解决了销售方面的后顾之忧,增加农户的收入。”王健午说。
就业稳则人心安,人心安则社会稳,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中,首要任务都是就业,稳定和扩大就业是今年做好全局工作必抓的“牛鼻子”。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不少行业一度按下“暂停键”,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居民收入放缓、多地就业压力加大等问题显露。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关键是要兜住民生底线,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要答好稳就业这张有难度的考卷,并不容易,首先要稳定好企业。梅州各级各部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有力、密集出台,有利于帮助企业化解稳岗压力和资金紧张等问题,稳定岗位存量。
复工复产之初,梅州出台暖企“18条政策”,提出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延期至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缴费,无需向税务机关申请,期间不加收滞纳金。同时,在援企稳岗、一次性吸纳就业、职业介绍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企业补贴和支持。
在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的同时,梅州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岗位数量。促进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是稳定就业的重中之重。梅州通过深入实施“粤菜(客家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工程,着力技能培训,形成品牌IP,不断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帮助就业重点群体提高就业技能。
据统计,仅“南粤家政”工程方面,今年上半年,梅州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422人次,带动就业1197人。
稳就业的同时,梅州发力民生事业的同步进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情况下,梅州多措并举,保持民生服务供给,保障社会的稳定安宁,加大民生项目的建设力度。
至6月30日,梅州市十件民生实事落实工作进展总体符合既定计划,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已有7项民生实事任务提前完成,占任务总数的27%(与去年同期持平),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民生事业的平稳进步。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切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州以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积极在危中保稳,危中寻机,实现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新突破。
■记者观察
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夯实社会发展根基
前段时间,梅州经济半年报出炉。虽然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略有下降,但二季度实现正增长,并促成上半年经济降幅收窄。总体来说,经济回暖向好的信号较为明显。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经济回暖的背后,既是全城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结果,也是梅州调整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复苏的作用。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在二季度经济快速复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今年二季度,众多知名企业、行业龙头纷纷落地逆势而上,加速在梅州落子投产,激发了梅州高质量发展的源源动力,释放强大动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梅州源源不断出台政策帮扶困境中企业的同时,一些企业艰难自救,一些企业“危”中寻“机”,如同坚韧的小草,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稳生产、稳就业,极大地增强了面对经济困境的自救能力。
上半年的发展证明,“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落实,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梅州经济的发展。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更需要守住“六保”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这就要求,今年“下半场”,梅州仍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打好政策“组合拳”,注入发展“强心剂”,扭住项目、资金、人才、科技等核心要素,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居民消费,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不失时机推动改革,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船过中流更奋楫。各县(市、区)、各部门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推动梅州经济在稳中求进中破浪前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玉婷)梅州市日前印发《关于2020年深入实施“网络公益工程”的通知》,明确结合梅州市实际,继续深入实施“网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