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法医黄骅:蛛丝马迹寻真相 一刀一笔显正义
黄骅在实验室进行DNA检验工作。何志林摄
提及法医这个行业,人们时常感到敬畏。然而,这份别人眼中又脏又累的“苦差事”,却是黄骅坚持了十多年的梦想。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很多人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我做到了。”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就业,黄骅始终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行,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着。
医者仁心,警察正义。作为梅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的法医,2012年加入警队以来,黄骅一手拿刀,在案件迷宫中抽丝剥茧,破译“死亡密码”;一手执笔,用正义告慰逝者在天之灵。
从警以来,他参加勘查现场400多次,活体检验200多人次,尸检400多具,出具鉴定文书1000多份,利用现场DNA破案100多宗;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两次,获评广东省刑事技术青年人才。
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
通讯员黄钰然黄晓春王海瑞
看断案剧萌发法医梦
“我的法医梦可以说是从断案剧开始的。”初见黄骅,与电视剧中西装笔挺、高冷寡言的法医形象相比,黄骅显得更加活泼,一身干净的警服,一头干练的短发,一双灵动的眼睛,言谈中透着开朗、幽默。
黄骅告诉记者,小学时自己便已经迷上了断案剧,《刑事侦缉档案》《洗冤录》《鉴定实录》《大宋提刑官》《法证先锋》中的法医,都是他少年时的崇拜对象。“他们总能通过案发现场的蛛丝马迹,查明案件的真相,揪出犯罪嫌疑人。”
此后,法医梦便在他心中慢慢萌芽。到了高一,黄骅向师兄借来《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一查找有法医专业的大学,高二选科时果断选择了化学,高三填报志愿,黄骅更是把所有志愿都填上了法医专业。“我的家长都很开明,对于我的决定都很支持,这也给了我前进的动力。”黄骅笑着说。
2006年,黄骅如愿被广东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录取,成为一名法医学子,离梦想更近了一步。法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黄骅同样注重实践。2008年,读大二的他主动选择到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进行实习,而这段经历,也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当年1月,梅江区发生了一起男子醉酒状态下食物反流性窒息死亡案件,黄骅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尸体。“这是我第一次到刑事案件现场,已经提前做足了心理准备,所以不会害怕,但难免有些紧张,担心自己经验不足耽误了工作。”黄骅坦言,当时自己脑中飞快闪过学到的专业知识,也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协助前辈完成了尸表检验等工作。
这次经历,也让黄骅快速适应了实习工作。半年后,梅江区城北镇发生一起命案,一名男子被锐器刺死,黄骅便跟着法医前辈走进了解剖室。“这次解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得不说,置身现场的那种感官冲击,和学习书本理论知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黄骅说,这次经历让他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医行业的认识,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就法医这一经验学科而言,实践重于理论,因此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考研,而是直接就业。”
2012年,黄骅成功考上了梅州市公安局的法医岗位,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就此开启法医生涯。
通过7枚烟头破获17年前命案
时间回到1999年,梅县松口镇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一名男子被杀害,案发后歹徒逃之夭夭。受制于当年刑侦技术条件等诸多客观因素,案件一直未能侦破。2016年,梅州公安机关微量物证检验技术取得突破,决定重新检验当年提取的物证,寻找新的突破口。
“案发时我还在读小学,而物证仅有房内的1个头套和户外的7枚烟头,且相隔17年之久,说实话是没有什么信心的。”作为该案DNA检验技术员的黄骅坦言,当时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触保存了这么久的检材,只能一头扎进实验室,对烟头和头套等物证进行反复实验,不放过每一种可能性。
此后的一个月里,黄骅在实验室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如大海捞针般不停尝试,前前后后检测了200多份检材。功夫不负有心人,黄骅终于在7枚烟头和头套中检验出多个男性基因分型,并找到了相对应的比中对象。
很快,办案单位便将嫌疑人一举抓获,时隔17年,这一命案终于告破!黄骅长舒了一口气,让物证“发声”,以正义告慰逝者在天之灵,既是对逝者最好的尊重,也是对他最大的肯定,给予了他坚定前行的信心。
“有种说法叫"雁过留痕",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必定会留下些蛛丝马迹,只要犯罪就很难逃脱。”黄骅打趣说,断案剧不仅在少年的心里播下了法医梦的种子,也让犯罪嫌疑人学会了佩戴手套作案,避免留下指纹,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就此逍遥法外。
2016年10月,梅州各地接连发生企业保险柜被盗案件,由于犯罪嫌疑人作案时佩戴了手套,案发现场均未留下有效指纹,给案件侦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作为系列案件的DNA检验技术员,黄骅通过细致观察和不断尝试,在其中3个犯罪现场提取出同一人的DNA。有了这一关键突破,公安机关对这几起案件进行并案侦查,通过智慧新警务手段,很快锁定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
“即使戴手套没了指纹,但由于个人习惯,犯罪嫌疑人还是会留下其他痕迹,而从犯罪现场找出这些痕迹,并从中抽丝剥茧,尽可能地还原真相,便是一名法医的职责。”黄骅坚定地说。
从带血木棍还原案件真相
要让死人“开口说话”,破译“死亡密码”,从而找到有力的破案证据,敏锐的观察力和一丝不苟的态度,缺一不可,也是一名法医的必备素质。
同样是2016年,梅州市蕉岭县一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被发现死在家中客厅,衣服盖住了面部,轮椅则在一旁。经初步侦查,有人认为老人是不小心摔死的,有人则认为是他杀。
查看案发现场照片后,黄骅发现老人头部的横向伤口不像是摔倒造成的,加之衣服盖住了脸部,初步判定是他杀。到了现场,黄骅与同事仔细勘察每一处细节,发现了一根带血的木棒,疑似杀人凶器。
为了从木棍上寻找到嫌疑人的痕迹,黄骅又在实验室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样本检验和比对。最终,他在木棍上提取出死者与一名男性的混合分型,并通过基因库比对,锁定了嫌疑人身份,揪出了杀害老人的真凶。
原来,凶手是老人所认识的一名年轻男子,因赌博手头拮据,案发当天男子前往老人家中向其借钱,被拒绝后遂随手抄起木棍将老人杀害。
“这件案子对我影响很大,如果当做意外事件处理,那么冤情就不能昭雪,凶手就不能伏法。”黄骅说,虽然该案本身并不算太复杂,但对当时处于瓶颈期的自己来说,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能够通过刑事技术手段定性案件,为破案提供关键线索,让疑犯现出原形,给生者以安慰,给逝者以安宁,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转眼间,黄骅已在法医岗位上工作了8年,回头看来,似乎并不像电视剧角色那样光鲜、神气。不管是周末还是半夜,警情发生时,他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凌乱的犯罪现场,要面临高风险的职业暴露,要在殡仪馆里解剖尸体,要整天整夜地泡在实验室里进行检验……
但除了不能好好陪伴家人,这些辛苦在黄骅看来都不算什么。“环卫工人天没亮就要出门扫地,医生护士得通宵上班,记者也得随时外出采访,而法医的职业特点就是苦、脏、累,辛苦是辛苦,所有法医都一样。对我来说,就只是做我喜欢的工作,从学生时代立志到现在工作8年,法医这份职业一直给我带来激情和热情。换个角度想,别人干不来的活,只有我能干,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很自豪。”采访最后,这位80后大男孩笑着说。
新闻推荐
■陈昱菱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今脱贫攻坚已到全面收官阶段,近日召开的部分省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工作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