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科举时代的梅州读书人 从平远县畲脑村的楣杆夹石说起

梅州日报 2020-04-25 10:27

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山瓦吴氏祖祠前的池塘两侧,环绕竖立着五对楣杆夹石。▲在五对楣杆不远处,还有两口状元井、榜眼井,图为状元井。

●梁威/文傅思林/图

梅州的核心地区古称程乡,得名于客家先贤程旼,大约南北朝时,其从中原迁徙到平远坝头,以德化民,从此梅地风气渐开。至宋朝时,梅州人就以嗜好读书而闻名。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有记载,“方渐知梅州,尝谓: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

到了明清时期,梅州读书人更是创造出了“一科五进士”“父子四进士”“一腹三翰林”“五科连解”的科举奇迹。当一个学子千辛万苦考取功名后,往往会在祖屋或者祠堂门口竖立起一对长楣杆,上刻科考中第者姓名、时间、功名、官职等等,以此光宗耀祖,激励后辈。日前,平远县上举镇畲脑村传出发现五对楣杆夹石的消息,笔者和同事以及平远县方志办专家一同驱车前往调查,一探究竟。

畲脑村的探访调查

畲脑村位于平远县上举镇西南部,距镇政府6.3千米,是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客家古村落。据村民介绍,该村吴氏始祖于明成化年间,从江西寻乌篁竹湖吴畲迁至该地。传说其时周边有“九畲十八坑”,处地势最高,意为“脑”,就此命名为“畲脑”。

畲脑村山瓦吴氏祖祠前的池塘两侧,环绕竖立着五对楣杆夹石。这五对楣杆石约一人高,上部有铜钱状雕刻,经仔细辨认,五对楣杆石上所刻文字分别为:光绪丙子年(即1876)立,例进士吴其新;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即1907),例进士吴华新立;时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未(即1907),例进士吴日宣立;光绪戊申岁(即1908)立,例贡元吴运新;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岁(即1907),例进士吴锦新立。询问村民,皆不了解五人生平,查《畲脑吴氏族谱》和记载平远县登第秀才名单的《采芹录》,均无记录。

据了解,楣杆上所刻“例进士”“例贡元”,是贡生的一种。在明清时期,地方政府会选拔一些出类拔萃的生员(秀才),进贡中央以备选用,称为“贡生”,本质上就是选拔出来的优秀秀才,大致可分为“岁贡”“恩贡”“拔贡”“优贡”“例贡”等,其中“例贡”也作“例进士”,因为非由考选而是由援例捐纳而来。这些贡生,民间也可称为乡进士、恩进士、例进士等等。取得功名后,他们会按例得到地方政府颁发匾额,或聘请地方长官、社会名流撰写匾额,既有直接书写“贡元”字样的匾额,也可改写成“乡进士”等雅称,同时有意将“乡、恩、例”等字眼缩小,与进士两字形成巨大视觉忽略效果,挂在宗祠之上,另竖楣杆夹石,以求光宗耀祖。

洋洋弦歌教化乡野

由上可以推知,畲脑村的五对楣杆石的五位主人,所取功名应为纳捐而来,故在记录科举登第秀才的《采芹录》上无记载。现在该村族谱为改革开放后重修,老族谱已残缺不全,记载简略,所以导致族谱失记。不过,在五对楣杆不远处,还有两口“状元井”“榜眼井”,当地民众崇文重教的观念可见一斑。村中五位例进士虽然不是科举正途出身,但反映了当地民众对读书人的仰慕。畲脑村当年地理位置偏僻,但据村民介绍,古时学习氛围浓厚,村中拿出“公偿”,在祖祠旁设立学校,供学子免费读书,乾隆年间还出现了一位举人吴遂仁,曾任乐清县县丞。

其实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对民众的礼乐教化,不管是在繁华的城镇,还是在偏僻的乡野。科举时代梅州各地遍布着挑灯苦读的学子,他们从不因读书艰难而畏惧,乾隆《嘉应州志》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他们很多人毕生没有考取任何功名,只能以教书为业,但读书使他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最终形成了文化之乡的厚实根基。据统计,清代梅州地区正榜进士超过200名,接近清代进士总数26800多人的1%,远高于人口和地域的占比,梅州地区因此有“文冠岭南”的美誉。

社会转型期的梅州读书人

畲脑村的五对楣杆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我们仔细观察楣杆,有四对的主人入贡时间为1907年和1908年,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自隋朝开科取士,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重要的出路,及至明清,达到鼎盛。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学东渐,虽然清王朝通过增设“策论”“算学科”“经济特科”等方式进行变革,但传统的科举进士制度不可避免走向衰弱。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四,清廷发布上谕,“着即自丙午科(1906)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正式宣告了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这四对楣杆所立时间是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当时清政府风雨飘摇,财政紧张,为筹钱赈灾、兴办学堂等事项,仍允许民众通过捐纳的形式成为贡生和监生,这一方面说明当时地方政府肯定了这几位吴氏族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如捐资办学、建桥修路、赈灾救饥等,另一方面说明科举废除后,士子乡绅们造福乡里、兼济天下的责任心一如从前。

孔子云:“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这社会转型期,梅州地区的读书人开始另谋出路,或留学、或从军、或读新学,在全新的领域再创辉煌。其实在此之前,梅州就有不少人就读新式学堂或留洋日本,科举废除后,这一潮流更加不可阻挡。以平远县为例,乡人林菊秋和林立,于光绪三十年东渡日本,入读宏文师范。林菊秋曾为科举童生,出自丘逢甲门下,其留学归来后,先后在蕉岭的师范传习所和松口体育会担任教员,后与邑人一同创办东石乡公立铁民高等小学堂,学堂扩办升为铁民中学后,担任首任校长。林菊秋对平远县教育事业贡献很大,是平远教育先贤四杰之一。平远大柘人姚雨平,是民国陆军上将,他18岁就应童子试,考中秀才,科举废除后,于1905年考入广州黄埔陆军中学,1907年加入同盟会,之后参与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辛亥革命时,姚雨平担任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其后继续追随孙中山革命,参加讨袁护法运动、讨伐陈炯明斗争等。

又如平远人吴康、林公顿、姚仰璜、陈方绶、凌迈凡等人,皆从新式学堂中脱颖而出,先后考入北京大学就读。吴康是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职于北大图书馆。“五四”运动后,曾与同学罗家伦、傅斯年、俞平伯等人创办《新闻》杂志,倡改革之风。他还曾游学于法国巴黎、里昂等地,专门从事文学史及康德哲学的研究,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林公顿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参加“五四”运动,一度被北洋军阀逮捕,后历任民国平远教育局长、平远县长、始兴县长、省参议员等职。

一县如此,一州亦如此。著名外交家刁作谦,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又进入伦敦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归国被清政府授予进士及翰林院编修的头衔;科举秀才出身的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生梁龙,后来成了知名外交家;科举秀才出身、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钟动,成了辛亥革命梅州光复的领导人之一。再往后,留学德国达姆施塔德工业大学的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留学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著名美术家林风眠,以及他的好友李金发和林文铮,以及一大批新式学堂的毕业生,成了当时社会的中坚力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由此可见清末虽然废除了科举,但读书进学一事,仍是梅州人的头等大事,梅州科举最后一位进士杨沅,在其所著的《梅谚汇笺》里有一首极为流行的儿歌:“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据粗略统计,民国初至今,梅州涌现出35位院士、340位大学校长、500多位将军,他们是自科举时代以来是梅州深厚文化底蕴的最好诠释。散落在各地乡间小巷、宗祠祖庙前的楣杆夹石,成为梅州人崇文重教的重要见证。

(文章协助:平远县方志办)

新闻推荐

脱贫路上的铿锵足音 平远县强基础补短板聚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纪实

在上举八社村虎踞村民小组,贫困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过上好日子。(钟小丰摄)仁居镇畲溪村村干部何文锋(左)和种植户探讨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