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红色文化名片评选活动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擦亮特色新名片 激活红色生产力

梅州日报 2019-12-15 10:55

●本报记者王玉婷

“革命历史大讲堂——社科专家话梅州红色文化名片”活动日前圆满结束,最终评选出“开国元帅——叶剑英”等12张梅州红色文化名片。连日来,这一热点新闻刷屏“朋友圈”,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其中既有对挖掘传承红色文化的点赞,也有为开发利用红色文化的建言等。

评选亮点多意义深

“这次活动是对梅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一次大梳理、大检阅与大宣传,意义重大。”广东省省情专家库专家、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杨宏海认为,12张红色文化名片实至名归,里面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叶帅、李坚真、古大存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也有过去鲜为人知的革命伴侣罗屏汉、张瑾瑜夫妇的英雄事迹;既有对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和九龙嶂革命斗争根据地的重新解读,亦有对当年作为红四军前委机关和军部驻地、中共中央“九月来信”传达地的事件解密,内容丰富多彩,令人深感梅州是一个全域性的红色苏区、一片英雄的土地。

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黄立靖亦为这次评选活动点赞。他说:“这次活动确立了新时代梅州红色名片,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表现。同时,通过宣传梅州红色文化名片,让后人更好了解本土红色文化历史与人物,更好传承红色基因,为民族复兴和新时代发展贡献力量。”黄立靖表示,此次评选有很多亮点,如“九月来信”传达地同怀别墅,“由于历史原因,梅州一直没有挖掘利用传承这一红色历史,现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祖籍梅州大埔的蓝诗章,在新加坡也关注着梅州红色文化名片评选活动。他说,大埔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中央红色交通线都入选了,这让远在海外的他感到骄傲,“下次回家乡,有机会也要"打卡"这些红色文化名片,好好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历史”。

“听了专家在评选会上对梅州红色文化名片的分享,同学们都深有感触。当中叶帅的故事,让我特别触动,意识到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不畏艰辛。”嘉应学院学生杨顺鑫说,红色文化有一股力量,能够激励人心、振奋斗志。

保护开发红色资源

梅州红色文化名片是红色梅州的文化符号、文化代表,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助推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梅州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发展资源。”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姚意军建议,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利用各种旅游资源要素,以“红色+绿色+古色”的形式扩大旅游范畴、丰富旅游内容,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让广大群众在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过程中得到实惠;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红色教育培训,通过建设干部培训机构,把分散的革命旧址、纪念场馆串珠成链、连点成线,成为红色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让更多党员干部、群众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杨宏海认为,文艺是铸魂工程,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文艺创作,最为群众喜闻乐见,可起到温润人心、引领风尚的作用。梅州已组织创作了广东汉剧《李坚真》、民族歌剧《血色三河》、纪录电影《红色交通线》,还可以进一步挖掘素材,如大革命时期五华县红军宣传员张剑珍的《就义歌》,建议省市文艺界组织创作文艺精品,塑造“广东刘胡兰”形象,彰显梅州红色土地的厚重与精彩。

“借此次同怀别墅获评红色文化名片的契机,我们将进一步加快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统筹发展同怀别墅和五星桥、五星公局、红色展览馆等红色资源,将松源镇打造成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梅县区松源镇党委书记卢剑平表示,该镇将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尽快完善对外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红色教育培训等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红色旅游、绿色农业等与当地资源禀赋优势相关的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纪录电影《红色交通线》开机

本报讯(记者王玉婷)昨日下午,梅州首部4K纪录电影《红色交通线》开机仪式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主会场广州图书馆举行。中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