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生态路 打开致富门 丰顺县依托绿水青山,着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农业发展
梅州丰顺县内高山众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0.8万亩。图为高山茶园一角。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秋意渐浓,丰收正当时。
“今年我家的茶叶收入,比去年多了三四万块钱。”“没想到小小的番薯也能够卖出好价钱。”……驱车行驶在丰顺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这是丰顺县落实“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快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农业,走的生态富民强县道路的真实写照。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丰顺县在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将建设梅州南大门、潮汕后花园的目标定位,融入到服务大湾区建设中,努力打造大湾区的“菜篮子、后花园、休闲地”。“立足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借力丰顺县茶叶产业园的建设,我们还要积极打造大湾区的"茶罐子",发展好现代农业,让农村美农民富。”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说。
数据统计,2018年,丰顺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6.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6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6%、9.1%。
生态引领
茶叶种植面积占全省八分之一
进入秋茶采茶季节,68岁的何火球总是要到茶山走走,进茶厂看看。“习惯了,都做这一行几十年了,一下没有接触就不习惯了。”闲聊间,何火球泡了一壶马图绿茶,这是他亲手制作的。
2014年7月,马图绿茶获批“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丰顺高山出好茶,种茶没有什么讲究的,最重要的就是生态好,绿色健康。”作为丰顺茶叶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何火球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种茶制茶。在何火球眼里,绿水青山孕育了丰顺县的独特茶叶产业。
丰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8.68%,海拔千米以上高山57座,居粤东之首的铜鼓峰海拔1559.5米,给茶叶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丰顺有好茶,十万茶山迎客来。截至目前,丰顺县拥有高山优质茶叶种植面积10.8万亩,占全省茶叶种植面积八分之一。在丰顺茶产业优势产区的硒含量达到0.79-1mg/公斤土,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区重要的富硒茶叶产地。
2018年,丰顺县茶叶产业园入选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印发了《梅州市丰顺县茶叶产业园三年建设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提出了坚持生态安全、科技创新、龙头带动、多方参与的发展基本原则,把茶叶产业的发展基础打好打牢,成为群众的致富产业。
凤坪畲族村位于丰顺县潭江镇东部,是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村内平均海拔840米,处处可见生态茶园。据调查统计,2018年该村茶园面积达1万多亩,其中,百年以上的高山古茶树有12000多棵,村内最古老茶树“畲祖茶”距现在有400多年,该株茶树现在每年仍可采茶青20多斤。茶叶已经成为该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该村茶叶年产量达23万斤,产值4000多万元,人均茶叶收入4万多元。
近年来,丰顺县高度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结构、抓龙头、创品牌、增效益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以现代茶叶产业园的建设,突出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丰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永亮说。
绿色发展
农产品走出丰顺远销大湾区
偌大的生产车间,只有数名工人在进行操作。在丰顺县广东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金针菇、杏鲍菇为主的食用菌从这里走向市场。
“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不仅减少了生产工人,节约生产成本,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公司副总经理徐位纵说,公司食用菌年产值达3亿元,产品供不应求,已初步形成种养加集约化、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在注重生态绿色发展的同时,广东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木糠、刨花、甘蔗渣等天然产品为原料,将食用菌采收后的废菌包作为生物燃料代替燃煤,达到节能环保、高效低碳、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效果,为大湾区提供更丰富优质的生态农产品。
调整优化主导农业产业结构,丰顺县着力打造以优质茶叶、优质水果、优质红薯、食用菌、无公害蔬菜、优质水产品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2018年,六大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占全县全年农业总产值的82%。与此同时,积极创建实施“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甘薯)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有力地助推丰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9月14日,丰顺县留隍镇举行乡情通报会暨首届橄榄文化节启动仪式。留隍镇种植青榄历史悠久,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梅州市青榄主产区,目前青榄品种主要有香榄、三棱榄、甜橄榄等。全镇青榄种植面积3.8万亩,该镇1999年选送的“铜峰牌”熟橄榄参加第三届全国名优特产水果展销会被评为“中华名果”。
随着青榄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品种改良,深加工发展,产品畅销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已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果”。据悉,丰顺县青榄种植面积4.8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达22180万元。
当前,丰顺县围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建设。全县共有8家企业10个农产品获省级名牌,有18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获市级认定的富硒产业化种养基地13个。
“你看看,我们的鸡舍都是没有臭味的,这里的鸡听着舒缓音乐,吃着绿色食品,"生活"可惬意了,鸡蛋远供深圳等地。”刚走进丰顺县留隍镇富足村金鸡山下的绿泓蛋鸡养殖基地,公司负责人就跟记者“推销”起基地的产品。
基地负责人介绍,富足村绿泓蛋鸡养殖基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指导,通过天然植物配方调理蛋鸡的体质,饲料以玉米、小麦、豆粕为主,生产的鸡蛋无抗生素、无激素、无色素,广受消费者喜爱。
三产融合
农业+旅游成“香饽饽”
“没有想到,过去要挑出去卖的红薯,现在成了游客的抢手货。”八乡山的村民李大哥笑呵呵地跟记者说,现在村里的山更绿水更清、群众的收入也更多了。
马图绿茶、八乡山番薯、八乡山云雾茶、留隍橄榄、韩山岩顶红、凤畲单丛茶、埔寨青枣、油茶、姜糖等农特产品,随着旅游热成为了“香饽饽”。
2018年,丰顺全县接待游客7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7.9亿元,分别增长20.1%和18.9%,荣获广东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市)”。2019年1至8月,全县接待游客5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3亿元,分别比增19.5%和16.8%。游客的不断增加,给丰顺农业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推动着农业的融合发展。
走进丰顺县北斗镇桐岽村,这里的茶园依山而建,呈现出独特的园区风貌。茶园的负责人是丰顺县嘉洪农林有限公司的王艺桦,他带着记者行走在茶园,感受生态茶园的建设。
“如果单纯做农业,一个是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另外一个就是产业单一。”播放着录制好的公司宣传片,王艺桦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整个园区是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优美,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
遵循“生态、有机、融合”的理念,王艺桦在茶园附近种植了樱花、桂花等观赏苗木,以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因地制宜走茶旅融合的发展道路。“不能去破坏原有的生态,发展农旅结合是一条比较综合有效的道路。”
丰顺县依托文旅、农旅、养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充分发挥“温泉、漂流、瀑布、登高”特色优势,加快韩山、八乡山、大宝山、马山、九龙嶂等景区景点建设,以留隍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推进梅江韩江(丰顺)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和生态旅游区建设。
“发展旅游经济,同步做好农业经济,大力推动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杨永亮说,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通讯员胡金辉郑坤叶思琪
新闻推荐
今日笔谈·俚人史话郑华星郭安胤戴国伟《粤东初民考》的作者谭其骧先生和《潮州志》的总编饶宗颐先生都称俚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