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古村落都是一部厚厚的历史,凝结着先人的心血和智慧,存留着鲜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近日,记者走进丰顺县建桥镇建桥围和汤南镇种玊上围,用镜头和笔头记录这两座百
繁华古城变“空城”
驱车驶过丰顺县丰良河建桥段沿岸,远眺对岸建桥围,仿佛一艘大船停靠在岸边。从东门进入建桥围,午后的太阳炙烤大地,街道两旁商铺大门紧闭,难得遇到行人,残垣断壁和孤树残枝见证历史变迁。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客家聚落,在烈日下似乎进入了休眠状态。
“建桥围形像船,城内不能凿洞开井,以前大家要到城外挑水,孩子们在护城河里游泳戏水,妇女洗衣做饭,街道两旁商铺俱全,整个古城热闹非凡。”建桥村村民张金桃回忆道。今年79岁的张金桃从小在建桥围里长大,也是如今守在古城里的几户人家之一。
“建桥围总占地面积近一平方公里,有三街十二巷二十四幢,上千间房屋,既留存了元末古巷,明代飞檐式四合院建筑,又有清代防火山墙式建筑,客、潮、畲三种民系的建筑特点在此融合,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村"。”据建桥村村主任张加认介绍,古城遵循外圆内方的理论,建造椭圆外廓,方形内围,四周有护城河池,四大城门有皇帝御赐四门大鉎炮。冷兵器时代抵御外来强敌,四门一关,派人防御,固若金汤,城中居民两个月不出城照常生活。“建桥围曾经住着两三千人,2000年前后,随着生活的改善,居民陆续外迁,古城逐渐沦为空城,一些年久失修的旧房子也在风雨中飘摇欲坠。”张加认说。
近年来,建桥镇党委政府开启“拯救老屋行动”,从“系统开发为目标,重点保护为前提”出发,着力改善建桥围周边与围内环境,多方合力修缮保护建桥围,把保护开发建桥围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该镇已邀请相关技术权威部门对建桥围东门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科学规划,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改善和优化。
“这几年通过大力宣传引导,劝阻围内居民房改建,支持外迁居民维修围内旧房,有效使围内街道房屋维持原貌。”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建桥围内主要街道和围外主要道路安装了路灯,并完善相应的公共设施,东门前还修建了4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绿化带。
百年古围焕新颜
与建桥围遥遥相望的汤南镇新楼村种玊上围,创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工程历经18个春秋,建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正门池塘边的五棵参天大榕树一字排开,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倒映在半月形的池水里,被当地人称为 “五丛榕”。“清代时种玊上围内出了五位举人,按当时乡规"每中一举种榕一棵",以示标榜。”丰顺县汤南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罗健介绍,传说榕树为村子带来好运,日夜守护着身后的种玊上围。
踏进古寨的大门,行走在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深巷里传来孩童的嬉笑声,老人们坐在石椅上轻摇蒲扇聊着天,如丝如缕的手工面线悬挂在木架上享受着阳光的温度,修缮一新的智锡公祠成新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更是村民的精神加油站……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让这个古村落有血有肉有灵魂。
“古寨共有三街六巷,一祠堂六公厅,大小房间400多间,构成八卦九宫格局,全盛时期古寨共有人口3000多人,人丁兴旺。”罗健说。古寨内街巷纵横交错,街街相通,巷巷衔接,外来者走在其中犹如迷宫。从北平门走出,沿着石砖小道一步步地往里走。“牛厝池以前是个臭水塘,现在成了公园,老人小孩经常在这散步玩耍,外来游客多了,还建起了民宿。”顺着村民吴细枝所指方向,只见绿树成荫,各式花卉点缀其间,溪流两旁的白墙灰瓦民居,错落有致,形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当前,丰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种玊上围的保护性开发,实施文化旅游品牌战略,计划将种玊上围及周边打造成生态公园、文化名村、特色村落。目前,该县正着力对种玊上围古民居进行整体保护修缮,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及其他历史遗存进行保护和抢救,将其打造成丰顺县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展示窗口。
新闻推荐
丰顺县首个乡镇“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厨师培训班开班 60余人参训
本报讯8月26日,丰顺县首个乡镇“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厨师培训班在砂田镇砂田学校开班,这是砂田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