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下”寻踪湾区先民 “四大民系”书写香江传奇
香港历史博物馆还原李郑屋汉墓的墓室场景。
扫码看本集《宝览南粤》,带你走进香港历史博物馆,去寻找香港的前世今生
香港开埠历史虽然只有不到200年,先民们在香港的奋斗历程却可以追溯到史前3万年。“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新唐书》的记载印证了香港自古就是珠三角东部的出海良港。传说此地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往来水手经常到这里取水饮用,因溪水甘香而有了“香江”的美誉;也有一说称此地曾是转运岭南香料的集散港,于是称之为“香港”。
从偏安一隅的小渔村,成长为备受世界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离不开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的共同努力。横亘在九龙塘及新界沙田之间的狮子山,更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精神高地。这头1.4亿年前大自然亲自操刀雕琢的“雄狮”,以拼搏进取、同舟共济的香港精神激励着山下一代代生民。他们共同创造了“东方之珠”的奇迹,也留下了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
“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日前,南方日报“宝览南粤”采访组来到狮子山下,深入走访香港历史博物馆,回顾香港近半个世纪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通过对“四大民系”文脉的深度梳理,重现香江传奇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寻找自强不息的动能。
两地专家联手复原香港先民“真容”
海边的沙丘上,几位身披树皮的原始先民钻木取火,捕鱼打猎;不远处的峭壁上,可见大浪湾摩崖石刻……走进“香港故事”的“史前时期香港”展区,栩栩如生的场景还原,立体环绕的海浪声和丛林鸟叫,让人仿佛穿越回千万年前的远古时代。
展区拐角处,装有一具完整“人骨”的玻璃柜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这是香港马湾东湾仔北遗址挖掘出来的史前墓葬复制品。”香港历史博物馆馆长邹兴华告诉记者,这件珍贵文物的发现与香港回归同龄。1997年,东湾仔北遗址所在的马湾岛东北角计划进行大型开发工程,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为此启动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第一个考古发掘项目,也是香港古物古迹处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首次合作。
邹兴华还记得,当年众多考古学权威专家齐聚香港的盛景,包括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人类学家韩康信也亲临现场。“当时我们在很浅的地方发现了人骨,刚开始以为是近代的渔民过世后葬在沙滩上,没想到在人骨旁边竟发现了史前的陶器和石器。”
经专家确认,东湾仔北遗址是一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区,呈现中国南方百越族的墓葬特点。考古队随后在这片遗址上发掘出20座古墓葬,其中的15座墓葬都保存了古代人体遗骸。在湿热多雨的酸性土壤中,这些距今约4000年前的人骨何以保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韩康信教授根据解剖学的原理,对照人骨比例,将一男一女的头骨进行复原,让外界首次看到4000年前香港先民的“真容”。根据韩康信研究,这些人骨属亚洲蒙古人种,同时呈现热带人种特征。香港和内地文化交流的悠久渊源,也在这次考古得到“实锤”。
据不完全统计,香港目前发现的200多个遗址中,约一半都是史前遗址。比东湾仔北遗址“资历更老”的,还有香港大埔黄地峒遗址。根据香港考古学会和中山大学共同完成的考古调查报告,黄地峒遗址有3万多年的历史,证明香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人类活动。当地发现的片状石器制作水平高,成为香港最早期的人类活动的见证,也改写了华南地区的文明史。
“大吉番禺”铭文解码香港身世之谜
在“香港故事”展区内,一个用砖石还原的古墓道激起了许多观众“探宝”的好奇心。“这里还原的是李郑屋汉墓的墓室。”邹兴华介绍道。
说到“李郑屋汉墓”这个名字,可能很多对香港史有所耳闻的读者都不会感到陌生。它的发现,在当年还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1955年,建筑工人在香港深水埗兴建李郑屋徙置大厦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古墓。与百越族墓葬截然不同,这座古墓用砖砌成,墓道呈十字形,由羡道、三间耳室和位于墓中心方底穹窿顶的前室组成。
“这是东汉时期常见的墓室形制。”香港历史博物馆原总馆长、香港中文大学名誉高级研究员丁新豹告诉记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向观众展现这一古迹的原貌,他还特意让工作人员对古墓的每一块砖进行标记,在博物馆按比例整体对应还原。
参与这一考古发掘的刘唯迈博士回忆,李郑屋汉墓发现了58件陶器及青铜器,大部分是东汉时期广东地区民间常用的器物。其中,一套四件套的陶制模型,包括井、灶、屋和仓,陶屋上的刻画文反映了当时瓦顶和木构建筑。陶屋内还有两个人俑,男的忙于舂米,女的背着孩子。它生动地展示本地居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本地的农业和建筑物的发展。
考古队员还在墓砖上发现不同的模印图案和文字。一块墓砖上铭刻的“大吉番禺”四个字,更是香港地区至今为止发现时间最早的中国文字,可以佐证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香港地区已属番禺县管治。
相比汉墓,香港近30年发掘出土的唐代墓葬数量更多、规模更大,丰富的出土器物让后人窥探出盛世大唐的繁华景象。邹兴华告诉记者,唐代广州设立了市舶司,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香港则是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据《新唐书》记载,唐朝中叶设立屯门军镇,在今天的香港和深圳沿岸有府兵驻守,保护来往商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人员在香港赤鱲角深湾村遗址中发掘出大量唐代青瓷器,还有釉色晶莹的唐代长沙窑的外销瓷;此外,2011至2012年在大屿山北岸的?头遗址发掘了10座唐代墓葬,出土了做工精致的青铜皮带扣、玻璃戒指、铜发夹等文物;此外,更发现有开元通宝铜钱,以及一角银锭,刻有“万岁/端州”字样。
“四大民系”同舟共济点亮“东方之珠”
穿过琳琅满目的古代文物展区,一艘数米高的巨型帆船让人眼前一亮。“岸上”还有一间几乎一比一还原的“邓氏宗祠”。祠堂的横梁上,密密麻麻悬挂着的大灯笼代表着人丁兴旺……
随着唐代大庾岭的开凿与宋代珠江三角洲的逐步开垦,香港一带渐渐成为不少南迁移民宜居宜业的乐土。许多老百姓从江西等地迁入广东,也来到如今的香港地区,较为出名的有锦田邓氏、新田泰亨文氏、粉岭彭氏等大家族,其中以邓氏定居时间最早,分布地域最广。
这些从内地迁徙至香港的第一批移民,他们扎根在新界、元朗一带肥沃的平原上繁衍生息,并自称为“本地人”。到了明朝中叶,随着子孙增多,不少大家族开始修撰族谱、建祠堂、祭祖先坟,形成完整的宗族制度。“他们开始登记人口和田地,向朝廷纳税,族中的年轻人还参加科举,这反映他们与朝廷之间的密切联系。”邹兴华说,这些大族子弟通过科举入仕,参与基层的管治,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
直到1683年施琅平定台湾,康熙撤销“迁海令”后,朝廷开始考虑恢复沿海地区的经济,鼓励聚居粤东闽南一带山区的客家人向沿海地区迁移。“错过”了良田沃土,迟来的客家人只能通过开垦梯田,在小小的港湾扎下根来。与此同时,来自海陆丰与潮汕地区、讲闽南语系的“福佬人”也来到香港,“到了清朝中晚期,香港本地、客家、疍家、福佬四大民系已渐渐形成。”邹兴华说。
数百年来,不同族群在香港聚居,他们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留下了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香港民俗展区里,一个仿照长洲太平清醮盖搭的巨型场景最令人瞩目。这里不仅有仿真的戏棚,还有数米高的包山和纸扎神像。邹兴华介绍,“抢包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港长洲传统节日“太平清醮”的重要环节,起源于福佬民俗。长洲岛每年四月初八都会举行“太平清醮”活动。现场还会举行飘色巡游、舞麒麟、神功戏等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香港开埠后,除广东外,越来越多来自中国内地其他地区的移民来到香港扎根。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故事”展厅的最后部分,有如一条长长的时光隧道,从上世纪30年代的茶楼、药店、裁缝店、双层巴士,到上世纪60年代的凉茶铺、士多、理发档、工展会会场……都一一予以实景还原。香港成长的每一个镜头,都记录着各地移民与香港同胞共同奋斗的欢笑与泪水。
南方日报记者毕嘉琪杨逸黄堃媛
实习生黎美珊陈映仪
摄影:姚志豪郑一见
策划统筹:孙国英李培
新闻推荐
插画田威◎黄启键(深圳)对于每一个山里人来说,圩日都是充满人间烟火味道的时间节点。山里人盘算着耕地里、菜地果园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