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真味

深圳特区报 2019-09-03 06:59

插画 田威

◎ 黄启键 (深圳)

对于每一个山里人来说,圩日都是充满人间烟火味道的时间节点。山里人盘算着耕地里、菜地果园的收成,抑或是山上、河溪、鱼塘的收获,参加农耕之余的山乡盛会。

我的老家大埔早已进入“快递”商贸流通时代,但是,圩日依然按照约定俗成的农历时序和乡镇区域“顽固”地存在着。

行走在县城湖寮的街巷,可勾起许多儿时回忆,更可体验当下山城市井凡俗生活。适逢农历一、四、七的湖寮圩,虎山市场旁的街道嘈杂热闹。摩肩擦踵的人流与地摊旁的卖家进行着语言、钱币、物品的交流。清晨刚摘的鲜嫩菜蔬和瓜果,碾出的新米和粟粉,刚晒干的咸花生、河鱼干、菜干,还有龙眼、板栗、百香果、番石榴、糖梨子等应节水果。刚孵出窝的小鸡、小鸭、小鹅苗,抖动的毛绒绒身体发出“叽叽叽”的细微叫声给圩日增添勃勃生机。

在一个卖草药的摊档前,我与来自百侯新乐的刘姓农妇攀谈起来。她的竹篮里,放着十来支长条形的玻璃瓶,里面有赭色和金黄色两种浓稠液体。赭色的山苍油是她生产的。每年秋天山苍子成熟的时候,她到山上去采摘山苍籽,晒干用石碓捣碎后筛出细小的颗粒,放到生铁大锅里蒸熟,晾干包进布袋放置在榨油用的木夹里压出油来,分装进小瓶里,每瓶约3两,卖45元一瓶。10斤山苍籽晒干后仅2斤,可榨油5两。山苍油有下气消食、祛皮肤风、暖脾胃作用,能治心腹气胀、止呕吐哕逆,可内服亦可外擦,是山区日常用药。金黄色的山茶油并非作为食油,而是用来消瘀肿、止疼痛的,其生产流程、出品价格与山苍油相同,榨完茶油留下的茶枯则是农村常用的洗浴用品。

眼前这位刘姐语气平和,说着自己18年来制作、售卖山苍油、山茶油的事。见我不时好奇询问,她坦诚告诉我,家里每年种两季水稻,还种了红薯、花生,多余时间她便生产销售山苍油、山茶油。每逢圩日,如农事不冲突,丈夫到县城建筑工地干活,她搭丈夫的摩托车跑10多公里山路到圩场卖货。每年1万多元的收入虽不多,但可以帮补家用。现在一对儿女均已长大成人,儿子在广州花都读完大专回到家乡一水电公司上班,一家人也在城东郊区买了一套23万元的小产权房。她不经意地说着这些,红润的脸颊漾着一丝满足的亮光。

脚步稍微徘徊,就会有经营者热情地介绍所卖的草药树根,从采摘时间到药效功能,再到分量价格。前面的两排是地摊,一侧还有临街店铺,逾百米的地摊上,那齐整排放包扎成捆的多是草本药材,放在敞口袋里的则是块状的木本植物根茎,有些还用小纸板写上名称和功效。临街的店铺里,密密实实地堆满了各种装药材的袋子,只有店主才分辨得出里面的药材。有些店里,正在用镰刀把刚采收回来的树根斩成块状。

这仿佛是个草本、木本植物大观园。虽然看不到这些植物原生的姿态,但通过其散发出来的树根和泥土的气息,可感受生命的热气腾腾。如果觉得身体有湿气,便有干鲜两种硬饭头(学名:土茯苓)和山稔根供选择;若是上火了,地斩头、苦斋、簕苋根等可对症下药。五指毛桃、臭屁藤、五叶神等有益气通气功效,鸡骨草、乌脚鸡等则可活血化瘀,溪黄草、鱼腥草、白花舌石草、满天星等草药消炎效果是公认的。白花牛奶树根可滋阴,山蜈蚣可祛风,金樱子、观音串、石参、艾根等可以健身。这些植物平时是与食物一起搭配的,或是煲炖为汤,或是浸泡为酒,成为保健佳品。

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千百年来用悠长的时光,把从中原带过来的对中草药的认知与当地山区植物品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祖祖辈辈的验证,最终锁定了可供调养身体的草木药材,形成了山里人特有的养生智慧。

国际自然医学会历时三年对大埔县进行考察认定,于2019年6月授予大埔为第八个“世界长寿乡”。大埔的长寿现象由此引发世人的高度关注。显然,群体长寿的因素是综合的。随着年岁增长和视野的拓宽,我一直觉得大埔人对养生保健有着独到的理解、热情和执着。首先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山里人采草药、树根是讲究季节的,所采草药的药性也要合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同时服用也要与四时身体相适应。其次是阴阳调和的平衡观,每种植物都有独特的性质,要根据药性调整身体状况以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再者是药食同源的饮食观,采摘于山野的草木,或以汤水、酒品形式存在,或与米粄、肉类相结合,把草木的药性融入日常食品中,达到强身健体功效。大埔人这种“合、和、同”养生文化,早已渗入饮食生态中,代代相传,盛行至今。

大埔素有“山中山”的美称。山野或民居,所设置的“土地龙神”可以看出山里人对山脉的膜拜,人们对大山充满敬仰与感恩。山间的清风与溪流濯洗出山居生活的智慧。这方水土,让人品出山中真味,更令人乐享养怡之福。

新闻推荐

大埔县突出人文引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管理改革 加大投入出实招 推进教育大发展

虎山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梅州市十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吴腾江摄)邓振龙先生为大埔县考取名校学生颁发奖学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