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两翼”底蕴深 借得东风展翅飞 梅江区保护开发红色资源推动苏区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王玉婷江婵
特约记者曾仕谦钟伟才
从206国道行经梅江区长沙镇拐入下罗村道,沿着弯曲狭小的山路,来到深山处的长沙镇陈公坪。这里重峦叠嶂,山势险峻,却是“山穷水未尽”,溪绕前屋,果树成林。由于易守难攻的地形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陈公坪被中国共产党开辟为革命据点。
“"重庆楼"就是当年的红军医院,红四军将100多名伤病员转移到这里疗伤。村民们翻山越岭到处抓草药,还冒着危险到圩镇地下联络点保济堂拣药。一到圩日,他们天亮就出发,沿着"羊肠绕道",走15公里去长沙圩。他们把药方偷藏在火柴盒里,每个人只带两三服药回来……”今年90岁的江海华根据父亲生前回忆,向记者讲述着发生在陈公坪的革命故事。
红四军在梅城战役中与敌军激烈交战,杨雪如、林一青等人在学校任教以掩护地下革命,中共早期杰出军事人物朱云卿的故居坐落在江北油罗街……梅江区是原中央苏区南部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近日,本报记者循着红军足迹,重温苏区历史,感受苏区精神在薪火相传中生生不息的力量。
遍布城乡的“老故事”
梅城是粤东重镇,发生在此的梅城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场重大战役。 “1929年10月25日下午,红四军进抵大浪口,随即直捣北门祖庙,抢占了金山顶,傍晚攻占了梅城。进城后,军部驻县政府大院,当即接管反动政府,红军到处张贴布告标语。第二天红四军在孔庙召开群众大会。朱德军长站在大成殿的石鼓上向群众进行演说,宣传红军的政策和纪律。后来因为发现敌情,红四军紧急退出梅城,经南门河木浮桥、程江桥,直奔大沙河唇、轩坑渡口,涉水渡梅江,撤向梅南、长沙至丰顺马图山区。”梅江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江文秀娓娓道来。
红四军反攻梅城之战更是激烈。10月30日,红四军由马图、南坑开回梅南滂溪等村庄。31日,三个纵队从梅南轩坑过渡,经澄滩、大沙、程江、夏万秋、铁卢桥、渡江津,直下梅城。上午10时,红四军从城西十甲尾进城将城东、西、北面包围,后转至金山顶进攻。经过6个多小时激战,于下午5时后主动撤出战斗,经城北、大坪、梅西(龙虎),次日转移至平远石正,再北上转移至江西寻乌等地。
梅江苏区的红色记忆,藏在车水马龙的江北老城区,藏在静谧村庄的古朴民居中,也藏在神秘深邃的大山深处。据了解,该区红色资源通过市级以上认定的有46处,经过深入挖掘发现共有99处,且主要集中在“一城两翼”,即梅城和西阳镇、长沙镇等地。
革命老区的“新脉动”
西阳镇明山村的板盖坑,坐落在海拔900多米的崇山峻岭之中。记者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来到了这个高深山村。村里仍遗存当年革命先辈们战斗的部分遗址,历经岁月的剥蚀变得破旧却厚重,似在诉说着那段历史。
“这里曾建立了梅州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铜山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了梅三区明山苏维埃政府等……”谈起板盖坑的革命故事,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森昌如数家珍。
但他更为板盖坑近年来的变化而欣慰。“过去板盖坑到处是茂密的森林,村民进村只能走泥土路,村里也没什么产业。2014年底完成了水泥路的升级改造,给这个革命老区添了活力。近几年不少村民回乡发展农业,还修缮了房子,现在村里共种有高山茶1000多亩,家家户户还种了雪莲果,日子越过越好。”
当地村民李袖发告诉记者,一到周末就有不少客人进村,有的来寻访红色故事,有的来买农家菜,时节到了就会有更多人来买雪莲果和看樱花。他说:“村里正在修建革命历史纪念展馆,建设美丽乡村,我们也更有盼头了。”
在梅江区,新的变化同样还发生在其他革命老区。革命老党员江海华深知“要发展先通路”的道理,他在陈公坪当了32年村党支部书记,就一直致力于修路。进村道路从过去的羊肠小道到板车路、机耕路,到现在的水泥路,使村民出行条件得到改善,也让外界更多人走进陈公坪。陈公坪已启动陈公坪苏维埃政府旧址群建设,红军医院正按照原貌重新修建,红军的兵工厂、印刷厂和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将进行修缮,不久后便可呈现新的亮点。
“北联经历了渡口之战、茅坪之战等战役,村里家家都是堡垒户……”眼前作介绍的北联村党支部书记丘勇平是红色传承人,其外公林诗源是点亮北联红色火炬的第一人,其父丘贵元参加过梅县武工队“小鬼队”,他则把北联村打造成“红色村”党建示范基地。他说,该村将重修红色游击通道等红色资源,与周边村落串珠成链,打造革命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集特色民宿、农家乐、作家庄园、种养农场、手工作坊等为一体的红色产业帮扶基地,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红色土地的“新蓝图”
梅江区重视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按照全区红色资源“一城两翼”的分布情况,系统整理了一批革命史料,修缮了梅州学宫、朱云卿故居等一批红色旧址,通过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融入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和老城改造,为加快建设“诗画梅江、文明客都”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发掘红色资源、展示红色文化是梅江区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据了解,2013年7月梅江区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以来,该区积极抢抓中央出台《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跟进,主动对接,科学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该区共争取中央预算资金补助6620万元。
今年5月,全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梅州市召开,为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发展带来重大“利好”。梅江区将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努力用项目争资金,用行动争落实,变机遇为现实。
该区将重新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建立名录,把革命遗址保护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深入开发富有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的革命遗址,把红色资源与周边景点串联起来,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实施“三好一正”工程,推进红色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进户,让红色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围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项目、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改善重点民生等工作,把时间、精力集中到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来,推动梅江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关报道见3版
新闻推荐
■邱发平梅江区长沙镇沿河应急通道改造工程的500米示范段日前完工。该沿河应急通道位于长沙镇墟镇社区,全长约2公里,工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