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互动聚合力 融合发展探新路 梅州平远梅畲村依托“田园综合体”建设,着力实现“一体六个改变”,助推乡村振兴

南方日报 2019-07-24 06:51

以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创新为理念的梅畲田园综合体建设蓝图正缓缓铺开。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梅畲村处于平远、蕉岭、武平三县的交界处。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到梅畲村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学生们在荷花池边游玩。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村民们在梯田上插秧。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当前,梅畲田园综合体正通过农电商把“梅畲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令人向往。

驱车驶入梅州平远县的梅畲村,蜿蜒山路绿树夹道。行驶数十公里,具有梅州田园风光特色的“客家乡寨田园梅畲”展现眼前。

行走于荷花盛开的栈道,眺望着远方的梯田,几位老人闲坐在村中公园聊家常。“我们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前提下,尽可能保留田园风光、乡村人文,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城镇的后花园,乡村发展的新平台。”平远县委书记宋才华表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平远县通过招商引进广东鸿艺集团,由其旗下的梅州市客天下实业有限公司打造客天下·平远梅畲田园综合体,已经初步形成“一体六个改变”的发展模式。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资源要融合,农民生活要富裕,都离不开乡村发展过程中的载体和支点。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走进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探寻由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梅畲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通讯员朱双玲林立康

找准定位

挖掘潜力激活新动能

七月流火,万物竞芬。

36℃的室外高温给人一种不安的烦躁感,然而走在梅畲村的村道,迎面而来的是一种舒适感。溪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游往,古民居错落有致,忙着采收莲子的梅畲人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刚采摘的莲子,还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今天上午摘了几十斤,一下子就没有了。我们今年也是刚刚试种一部分,美化村庄,更强化村庄的发展后劲。”平远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刘育杰理事长说,村里的发展后劲源于一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田园综合体便是刘育杰口中的模式探索与实践。该概念首次出现在2017年2月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短时间内成为各地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又一途径。

2017年,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平远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鸿艺集团旗下的客天下实业有限公司参与平远县城乡建设,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推动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我们组建项目团队进驻到村里,吃住都在村里,为的就是寻找一条合适梅畲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项目负责人钟韶英说,田园综合体在梅州来说,还是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要怎么搞从哪里入手,都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前提就是要清晰认识到乡村发展的优势和难点。

梅畲村处于平远、蕉岭、武平三县的交界处,和大多偏远山村存在的问题相似。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478户,户籍人口1904人,常住人口约480人,不到户籍人口四分之一。“年人均收入不到8000元,也没有产业发展,大家宁愿到外面找工作。越是这样,村子就越难发展起来。”梅畲村党支部书记刘洪感慨说道,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注入新的动能。

2017年9月,梅畲村成立理事会;2017年11月,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签约,梅州市平远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梅畲村全村依山而建,村内有古驿道、望梅亭、客家民居等人文古迹,拥有大片梯田和山地,2016年梅畲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鸿艺集团依托特色县镇建设运营方面的经验和实力,从“传统村落、生态旅游、田园种养”三个板块着手改变梅畲村的落后面貌。“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梅畲村的发展优势就在于田园,因此我们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总目标是不会变的。”钟韶英翻阅着厚厚的梅畲田园体规划书,详细解说未来三十年梅畲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以及目标。

俯瞰平远梅畲,以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创新为理念的梅畲田园综合体建设蓝图正缓缓铺开。“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以前大家都不愿意来我们村,现在大家都争着要来体验。”今年82岁的刘阿婆说,没想过村里会有这样的变化。

“政府的支持,村里现有的资源,包括土地、人文、村民的参与等等,这些都是潜在动能,需要在规划中一步一步挖掘,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钟韶英说,要建高楼得有坚实的地基,建设美丽田园同样要有精准的定位。

破解难题

提升“颜值”带动产值

“这个梯田漂亮,我要多拍几张不同角度的,作为留念。”来自梅州城区的摄影爱好者林先生不断按下快门,记录梅畲田园风光。

让人难以想像的是,记录在相机存储卡的梅畲田园风光,在2017年前只不过是荒田。“很难种植,没有劳动力,大部分田地荒废了。”村民孙阿姨说,梯田的道路交通也不方便,让很多有想法的群众都打消了种植念头。

“田园综合体”是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的一种模式,解决土地问题是建设田园综合体成功的关键。

“到时候租给他们,可能租金又没有,土地还不知道哪里去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让我们村里的土地资源活起来”。

当企业提出“土地流转”的时候,安静的梅畲村一下炸开锅,微信群里讨论声更是不断。“你看看这些都是当时讨论的对话,我们把它截图做好保存。”刘育杰说,在政府的引导下,梅畲村决定成立村民理事会,让群众积极参与到田园综合体建设中,解决好土地问题。

不能让土地成为建设的“拦路虎”。经过协议,梅畲村2600亩土地30年租金计算为1196万元,土地租金转为股金,前五年按年利率0.45%计算为53.82万元,以后每五年利率增加0.5%。“当地群众也想改变,我们正好能够提供帮助,就这样一拍即合,我们就更加能够大展拳脚搞建设。”钟韶英笑着说,政府引导、群众支持少一个都很难推进。

与此同时,平远县政府还安排专项资金建设梅岭公路,古驿道修缮工程、田园梅畲公共配套项目,提升亮化工程,开通梅畲公交,制定了传统古村落特色民居示范建设奖补办法。

昔日旧学校,今日难辨认。走进梅畲村,偌大的游客服务中心,便是由旧学校改造而成的,古色古香的城寨设计、配套停车场、便利超市等,成为梅畲田园综合体的标志之一;两百多年历史的达奎公祠保护修缮,恢复“三横三堂一围”传统客家故居格局,以此为基础打造梅畲村史馆。

“我们平时有空也会在这里跳跳广场舞,现在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大改变,我们住得也舒服。”群众李阿姨笑着说,现在的梅畲村是“十八姑娘一枝花,漂亮美丽人人夸”。

平远梅畲田园综合体的导游人员姚琼华在跟记者交流的时候,说起自己对原来的梅畲村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空心村”。“我是嫁到这里的,第一次跟我老公回来梅畲村,都觉得有点后悔了,完全就是一个后进村,连我老公都说要考虑在城里买房。”从讨厌到喜欢,放弃珠海优质工作的姚琼华现在已经驻扎在梅畲村。“我现在经常跟我家人开玩笑说,当初嫁到这里也算是投资成功了。”

田园综合体,一头连着都市人乡愁与田园憧憬,另一头连着乡村商业价值与产值的田园综合体。

河道变清了、美丽庭院建起来了,外来的游客也多了起来,特色农家乐、乡村民宿建设都在有序推进。“吃住玩一条龙的体系建立起来后,村里就成了实实在在的景区,对于我们群众来说,最实在的就是农产品的销路打开了,就业的机会多了。”正在劳作的邓阿姨说。

搭建起城市与乡村的快速干线,在《客天下业主倡议书》中,鸿艺集团积极倡导客天下业主与梅畲村民结成友好关系,推出共同耕种建设。“我们通过这样的模式,让梅畲的高颜值变成产值,村里人气旺了,村民收入随之高涨,这也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初心。”钟韶英说。

当前,梅畲村田园综合体正将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将社区建设与农村发展有机结合,将社区居民与农村农民有效联动,打通农民进村、居民下乡的通道。项目从2018年9月底试运营至今年6月底,共接待游客超10万批人次,实现农产品收入约近60万元。

搭建平台

实现乡村发展“三共”

田园综合体建设重在田园,强在综合,缺少群众的参与都难以成功。

“你把土地租金给了群众,就不管了,那群众也只能吃老本,没有一个可持续的发展。”钟韶英说,建立共建共享共治的模式是梅畲田园综合体的新亮点,实现了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生产销售充分对接,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上山下乡”。

农民变股东、农民变员工、农村变景区、农村变乐园、农业变实业、农业变产业。梅畲田园综合体建设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提升和群众的内生动力,成立了梅州市平远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组建,实现梅畲“六变”。“完善基层治理,群众参与度和建设积极性不断提高,共建共享共治,现在小事完全可以村民自主协调处理。”刘育杰说,目前梅畲村已经形成一种良性的平衡状态。

“我们算是碰上好政策了,不仅能租土地,还可以领取分红。”村民沈云丽领到股权证后高兴地说,她共有3.77亩土地与梅畲农旅公司签订入股协议,去年领到流转金890元,现在她还在公司做清洁工,每月可获得劳务收入1800元。

2019年1月14日,梅州平远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举行股权证发放仪式,向参与流转的泗水镇梅畲村463户村民发放股权证。据统计,前两年公司共为村民发放土地流转金130万元,去年为100多名员工发放劳务工资160万元。

刘润鸿是梅畲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员。驾驶车辆盘旋在梯田上,晒得黝黑的他时不时会开起玩笑。“这一片种的都是雪莲果,再过几个月就可以收成了。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比以前好很多了,收入跟在外面工作差不多。”望着梯田上的雪莲果,他眼里充满着希望。

当前,梅畲田园综合体正在通过农电商把梅畲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将农业变成实业。村内原来丢荒严重,目前已垦荒复耕约900亩,形成农林种养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品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公司还成立耕作队、田园演出队等,吸收了梅畲及邻近村超百人为员工。这些员工每人每月收入为3000元至5000元。”刘育杰说。

梅畲村另一片山头上,羊群正在半山上活动,负责看管的是从深圳回来的刘永城。“现在养了九十多只羊,其中母羊有四十多只,跟我一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梅畲村,加入到乡村发展中来。”刘永城笑着算了一笔账,每只羊大概市场价能够卖到1200元左右,明年将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对于梅州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华来说,梅畲田园综合体也为他搭建了发展的平台。“我前几天带了一批顾客过来,他们都很惊讶,这里的乡村风貌保存得如此好,村风淳朴,接下来,我们也会重点开辟这一条旅游线路。”

◇记者观察

创建“田园综合体”

抓准特色做好“综合”文章

“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有效推动乡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实现一种双赢的局面。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梅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敢于创新,在土地流转和农村人居环境都推出实而有效的模式。作为平远县的梅畲村,充分考虑当地发展的瓶颈和优势,把田园农业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有规划有引导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梅畲田园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整合多方资源,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落实农业功能区的划分,在产业、生态、乡风文明等方面均有成效。

记者认为,田园综合体的本质之一便是农业发展,基于梅畲村现有的农业,应立足梯田等资源,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如休闲观光农业,把农业和观光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农业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农业在生活休闲、旅游度假、生态保护、文明传承、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此外,梅畲田园综合体的资源丰富,如何让丰富的资源走出去,把外面的资源引进来,首先取决于交通的便利。在梅岭公路建设的同时,应该考虑村内道路的规划建设,适当使用电瓶车等绿色交通。

进出互补方面,更应该在保留传统村落面貌的基础上,实现“物出去人进来”的发展格局。目前,梅畲田园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融合城镇乡的优势,有一定的成效。综合梅畲村古驿道资源,可以适当举办大型徒步活动,做好红色资源品牌。

山区发展的劣势在于山地众多,优势也在于山地众多。梅畲田园综合体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融合体,可以适当利用山地资源进行越野车体验活动,目前越野体验在梅州地区较为少见,拥有一定市场。此外,可以适当引进林下经济种植产业,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

新闻推荐

“清凉”的文化意味

□许民彤时值盛夏,如何度夏成了一生活话题。新闻中,常常看到介绍古代文人雅士怎样度夏的内容。入伏前后,天气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