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烙画五十载 铁“笔”生花绘匠心

梅州日报 2019-07-08 10:34

年逾古稀的罗旭庆正在聚精会神地作画,活灵活现的鱼儿跃然板上。每逢有客人来家中,罗旭庆会兴奋地向客人介绍他的作品。传承之路任重道远,图为罗旭庆正在指导徒弟作画。螺丝刀和电烙笔是罗旭庆创作烙画时常用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烙画曾运用于床、柜、椅等生活用品上并风靡一时。罗旭庆作品《鸳鸯戏水》和《小桥流水》,利用木板的纹路增强作品的美感。

图/文本报记者 吴腾江

一支电烙笔、一块木板,在一双巧手绘制下,一缕青烟飘起,一幅精致的烙画就此诞生。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曾一度失传,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称之为“火针刺绣”,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极其珍贵的画种。明清时期,烙画在梅州落地生根,直至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烙画多见于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市场的旺盛需求让烙画艺术全面发展,出现了一批手工精湛的民间艺人,烙画作品多次斩获国内外大奖。随着时代的发展,久负盛名的烙画技艺逐渐式微,传承遭遇困境,现今懂得这门手艺的师傅在梅州屈指可数,烙画也成了政府和传承人需要保护传承的非遗项目。

兴宁市罗浮镇浮中村,就藏着一名会烙画的七旬手工艺人罗旭庆。“铁笔生花”是当地人对他烙画的评价。

初见罗旭庆,正在家中一楼大厅里进行烙画《鱼水情深》的创作。他右手紧握炙热的电烙铁,左手拿着螺丝刀托着铁块,在杉树板上游刃有余地挪来挪去进行绘画创作,一丝不苟的他如今已73岁高龄。“烙画以火为"墨",用火烧热特制铁笔,在物体上烫出烙痕作画,因炭化程度不同而呈现出浅褐色、深褐色和黑色等色调。烙画讲究火候和力度,讲究轻重缓急、深浅浓淡,一支铁笔在手,下笔的力度和时机都决定着画作的质量,任何环节掌握不好都会功亏一篑。”说起烙画,罗旭庆神采奕奕。

烙画技艺,对于罗旭庆来说算是从小耳濡目染。“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曾祖父罗兆球经常利用休闲时间做烙画,并把烙画运用于人们生活用品上,如床、柜、椅等,后来将烙画这门手工技艺传授给了儿孙。”罗旭庆说。后来他的父亲罗荣贵接过了曾祖父罗兆球的衣钵,开始从事木工、油漆和烙画等家私装饰手艺。初中毕业后,罗旭庆便开始跟着父亲“闯江湖”。“那时候这门手艺很吃香,附近的乡镇都知道我们家做这个,每天都跟着父亲到处跑,帮别人做手艺。记得父亲以前就曾骑自行车带我去过寻乌县留东镇和龙川的麻布岗镇。”罗旭庆一边回忆一边告诉记者。

跟了父亲三四年之后,加上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好学,罗旭庆便开始了自己靠手艺讨生活的日子,这一干就是50多年,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一个手艺能够坚持半个世纪。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群众生活的改善,文化需求日渐旺盛,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传统家具装饰为主的烙画市场逐渐萎缩,传统的烙画手工艺人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这门手艺对于罗旭庆来说可谓“吃不饱,饿不死”。

“那时候很流行去深圳做生意,我也想过外出转行,但最后因为不想丢了这门手艺而选择留在老家。”罗旭庆说道。“从构思到完成一幅画作,至少需要10天时间,目前做过最大尺寸的烙画甚至需要一个月来完成。有时一做就是10多个小时,这也是考验体力和腕力的时候。”刚学烙画时,拿着一斤多重的电烙笔让他叫苦不迭,时间长了筷子都拿不起来。罗旭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恍如昨日。

而今,古稀之年的罗旭庆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这门快要失传的手艺传承下去,所幸的是现在他已收了五个徒弟,有老有少。“2018年我无意中看到烙画,加上有国画功底,所以十分好奇。于是我跟着罗叔开始学习烙画,希望能在我们年青一代的身上传承下去。”罗旭庆在仲恺农学院读大三的徒弟陈瑞辉告诉记者。同时,18岁的孙子罗伟亮也加入到了传承的队伍中来。

为了让烙画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得以流传,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经过罗浮镇政府的协商组织,罗旭庆多次举办过作品展、开设培训班,还录制了现场操作烙画光盘,依靠自媒体网站大力宣传烙画手工技艺。日前,兴宁公布了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其中兴宁烙画名列其中,传承发扬之路一片光明。

新闻推荐

3岁幼童患重病 单身母亲难挑梁 兴宁一怪病女童命逢灾劫盼热心人援手

罗小凤在家照顾罗悦雯。(王丽莉摄)●本报记者王丽莉兴宁市兴田街道办事处宁江社区的罗悦雯不到3周岁,却不幸患有婴儿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