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自然医学会正式授予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世界长寿乡”称号 康养福地亮名片 “长寿之花”永绽放 紧抓生态优势擦亮“福泽大埔,寿度千秋”寿乡品牌

梅州日报 2019-07-01 10:55

大埔县高速出口大埔县长寿文化展览馆大埔县中医医院 双髻山蜜柚公园一景大埔成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第八个“世界长寿乡”大埔县福利院内,高龄老人欢聚一堂大埔长寿公园内,市民正在游玩散步

6月28日上午,世界长寿乡(中国·大埔)颁证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国际自然医学会正式授予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世界长寿乡”、“人类宜居的理想之城”称号。大埔成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第八个“世界长寿乡”。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长寿之花”在大埔这片千年古邑大地上次第绽放。大埔县紧紧抓住这一优势,积极完善社会养老事业,推进医疗建设,结合中医康养,努力打造康养福地。

加快养老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下午3点,在大埔县福利院老人娱乐室,十几位皓首银丝的老人围坐在一起唱起了山歌,热闹喜庆。“目前这里居住有66位老人,其中80至89岁的有21人,90至99岁的有17人,百岁以上老人有3位。目前福利院已形成设施设备规模化,配套系统标准化,人员岗位培训化,管理制度化的模式,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院长张淑芳介绍。

民生凝聚人心, 惠老、养老建设更是老人健康之基、长寿之本。

目前,大埔全县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98个,引进社会资金近亿元,新建了集老年人生活、康复、娱乐于一体的养老机构——大埔县龙运老年公寓和大埔县福利院老年公寓。依托老年大学定期举办老年人保健讲座,开展各项老年人文娱健身体育活动,使群众性的文艺活动遍布全县,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近年来,大埔县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逐年提高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据了解,自今年1月起,大埔调整全县80周岁以上老年人补(津)贴标准。具体调整后标准为:80-89周岁老年人补(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30元。90-99周岁老年人补(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50元;100-105岁老年人长寿保健金提高至每人每月1000元,106-110岁老年人长寿保健金提高至每人每月2000元,111岁以上老年人长寿保健金提高至每人每月3000元。

除此之外,大埔县实施免费为辖区90周岁以上老人上门巡诊,60周岁以上老年人县内乘坐公交车和参观县内旅游景区减免费用等措施。

提升医疗保障打造康养福地

“提升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和特色康复服务水平,致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健康养生最佳目的地,是为我县创建世界长寿乡助力。”大埔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刘红叶说。

大埔县中医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是以“医”为基础、以“养”为核心,集“医、药、养、疗、管”为一体、联动发展的健康产业。项目规划1万亩,计划引进外资,总投资约20亿元,分三期建设。包含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慢性病防治院门诊、老年公寓、康复中心、老人护理院、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办公综合楼、文体配套、南药种植、健康养生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已于3月20日顺利揭幕。

同时,总投资5.76亿元(不含设备)的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也在加紧建设,工程分二期施工,计划 2020年底竣工。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和县慢性病防治院门诊楼工程于6月28日已完成进行竣工验收,12月份前可搬迁投入使用。120急救指挥中心综合楼建设工程已完成主体封顶,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目前,百侯等10间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高陂中心卫生院拟按二级甲等医院规模迁建至原高陂彩瓷厂,计划总投资2亿元,目前已完成可研、立项和“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计划今年底开工。

医疗发展,人才是关键,筑好“巢”才能引来“凤”。大埔县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至2018年共招聘医疗卫生人才356人。 2019年上半年大埔县已选送4名产科医师,5名助产士进行转岗培训。制定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做到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保障医技人才有晋升空间、有发展前景、有培训成效。

医改方面,大埔全县医保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按病种分值付费开始实施,大病患者住院平均报销比例提高了12个百分点。至2019年5月底,完成家庭医生签约19.15万人,签约率49.9%;重点人群完成签约服务10.45万人,签约率67.58%。

构建绿色网络优化人居环境

满眼翠绿林木茂,水清天蓝景色新。如今的大埔县,大街小巷随处见绿,郊区山头绿意缭绕,“林舍相依、林路相依、村内有景、四季常青”的城乡绿化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好山好水好空气,养出好身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长寿乡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目前,大埔全县基本形成了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的森林生态网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1%,居全市前列。 2016年以来,全县完成新造林2899.53公顷,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15%,县城公共绿地绿化面积达23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7.11平方米,新建水岸绿化40公里,完善25公里。广大居民开窗赏绿,出门见绿地的梦想成为现实。

结合 “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大埔深入开展“绿色乡镇”、“森林特色小镇”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村”及“市级示范村”,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地(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等,全面推广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加大村镇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构建起以乡土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田林路结合、多树种结合、乔灌草结合的乡村森林体系。

依托本土食材实现健康饮食

大埔地处山地丘陵地带,居民以农耕劳作为主,体能消耗快,需依靠食物补充大量盐分、糖分,因而在过去,大埔人饮食习惯多以“肥、咸、香”为主。但随着“大健康”理念的逐步普及,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便向绿色、清淡、健康转变。

根据快节奏生活,大埔小吃还体现了“快捷”。记者在大埔小吃文化城出品的小吃包装上看到,产品注重细节,除了包含食用方法、口感体验、文化内涵等介绍,内部还搭配了小吃蘸料独立包装。

负责人罗瑞丹告诉记者,这些产品都出自大埔小吃的冷链生产,按QS的标准,用当前食品行业先进技术进行现代化、规模化生产,全部产品统一用“赞粄”商标,具备溯源系统安全保证,实行标准化生产、配送、连锁经营。“产品是针对当代年轻人工作繁忙无法完整处理食材而设计的,只要稍微加热,便可品尝最原汁原味的大埔小吃。”

悠久的客家饮食文化,是大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埔小吃有200多种,目前大埔县有15种小吃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大埔小吃制作工艺保留传统,并未加入化学制品调味,因此属于健康食品,对大埔人的身体健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埔县长寿文化研究会会长袁光明介绍。

自启动创建“世界长寿乡”以来,大埔正高标准编制一个全县老龄事业和长寿产业的发展规划,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长寿文化研究宣传,出版《长寿大埔》期刊、《长寿大埔探秘》、《长寿食谱》等书籍,评选了一批长寿镇、长寿村和敬老孝亲家庭,打造了一批长寿食品和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提升改造长寿公园,建设了一个具有大埔地方特色的长寿展馆。

◎未来计划

据了解,下一步,大埔县将紧紧围绕梅州市委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世界客都·长寿梅州”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养生、健康食品等大健康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梅州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建设中药材基地为契机,制订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把大埔农品、山品、硒品、小吃和生态养生、中医康养整合起来,形成以大健康产业园为核心引领的产业布局体系,打造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健康养生最佳目的地,努力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致力打造梅州康养文旅之星。

新闻推荐

绘图里的美食

《大埔白干》(水彩)宋颖瑶文/图先说说大埔这座小城,除去著名的客家围屋“泰安楼”和高陂瓷器一条街,还有200多种特色小吃。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