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 大埔围村:“红色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今年清明期间,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志愿队在大埔围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资料图片)
大埔围村位于增城区东部,是广州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被评为“广东名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还曾是东江纵队抗日游击根据地,也是增城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大埔围村把握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机遇,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挖掘党建特色文化,建设“最红最美乡村”,并逐渐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红村蝶变,老区逢春。近日,记者走进大埔围村,探访这个“最红最美乡村”在发展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足迹。
“红色村”铭刻抗战记忆
“当年游击队来到大埔围村,村里的小商店变成了游击队的交通站,村民变成了游击队的义务宣传员。”今年已经70多岁的大埔围村民叶叔回忆起老一辈跟他讲述的抗日故事,依然满怀激动。虽然不是生活在战争时期,但是那段红色历史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叶叔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中共武装力量,后称东江纵队)到大埔围村开辟增博边敌后抗日根据地。游击队积极开展军事斗争,以对敌斗争的胜利赢得了大埔围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他们或当向导、传情报,或救护伤员、参军参战。从此,大埔围村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村里现存的东江纵队联络站旧址、革命烈士纪念碑,都镌刻着沉甸甸的红色记忆。
“这是一段值得我们大家铭记的历史。”大埔围村第一书记张帆说。近年来,大埔围村深入挖掘抗日历史,并把历史史料编印成册,通过农村广播等向村民宣传普及。每逢清明节、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大埔围村都组织村民开展祭奠抗日英烈活动,让村民重温革命历史。七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红色基因却在这里代代相传。
基层党建筑牢发展根基
作为“红色村”,大埔围村的红色基因十分厚重。如何结合实际优势,将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转化成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大埔围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题。“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张帆认为,要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基层党组织。
因此,大埔围村紧紧抓住党员干部这一“火车头”,把建设好基层党组织作为夯实党执政的基础,作为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关键,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党建,促振兴。有了“火车头”的强力带动,大埔围村的各项事业也在加快推进。
近年来,大埔围村重视保护和利用村里的红色资源,在原有的东江纵队联络站旧址、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革命遗址的基础上,相继修缮和建成了革命英雄纪念碑广场、抗战历史纪念馆、红色文化大讲堂、红色文化加油站。如今,大埔围村成为一个革命史迹丰富、红色氛围浓厚的红色村庄,是增城革命老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
“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大埔围村围绕建设“最红最美乡村”,依托新建的革命英雄纪念碑广场、抗战历史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张帆介绍,大埔围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瞻仰一次革命纪念碑”“向革命烈士敬献一束鲜花”“参观一次展览”“观看一场专题片”“参加一场宣讲活动”,游客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深化对红色文化的整体认识。
除此之外,大埔围村坚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整合80多亩土地引进文旅园项目,还鼓励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和闲置房屋开办特色花店、万家旅舍、农家乐等,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乡创业,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建设。
“村前是漂亮的大埔围花海和新扩建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村里建成了大学生实践基地、单车绿道、创客驿站,村后是东江纵队革命旧址。”站在大埔围村导览图前,张帆不时伸手在导览图上指点着,“这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亲子家庭红色游和党员干部开展党建、团建活动的地方”。
走在大埔围村,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目前,大埔围村正积极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规划建设“增城党史展陈馆”,并积极推进文明实践站2.0提质改造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为抓手,将大埔围建设得更红、更美。”张帆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梁志航通讯员江妍)6月14日13时36分许,大埔县消防中队接到关于大埔大道一大厦3楼着火并有人被困的警情后,随即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