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厚植生态优势 谱好绿色音符
悠悠韩江畔,初夏的大埔县,被一片绿色包裹,这块随“绿”而动的土地也逐渐引人注目。绿色,是大埔最亮丽的颜色,也是实现高品质发展的“最美底色”。大埔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条件,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第七届六次全会和市政府2019年工作报告部署,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埔县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筹划准备,利用好自身优势的同时加强森林城市的系统建设,让“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更多惠及城乡居民,为梅州创森贡献大埔力量。
构建城市森林网络 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满眼翠绿林木茂,水清天蓝景色新。如今的大埔县,大街小巷随处见绿,郊区山头绿意缭绕,“林舍相依、林路相依、村内有景、四季常青”的城乡绿化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目前,大埔全县基本形成了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的森林生态网络,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1%,居全市前列。 2016年以来,全县完成新造林2899.53公顷,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15%,县城公共绿地绿化面积达23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7.11平方米,新建水岸绿化40公里,完善25公里。广大居民开窗赏绿,出门见绿地的梦想成为现实。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同时也为创建世界长寿之乡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2015年底,梅州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为大埔全面推进绿色崛起指明了方向,拉动了引擎。蓝图既定,谋定后动。大埔县严格按照《梅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对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针对差距,突出重点,确定了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林下经济、村镇绿化工程、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作为推进“创森”重要抓手,以点带面推进 “创森”工作。
结合 “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大埔深入开展“绿色乡镇”、“森林特色小镇”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村”及“市级示范村”,积极引导村民利用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四地(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等,全面推广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加大村镇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构建起以乡土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田林路结合、多树种结合、乔灌草结合的乡村森林体系。2018年,大埔县青溪镇被评为广东省森林小镇。
保障城市森林健康 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
走进位于大埔县大麻镇的广东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层层叠翠,宛若一头扎入绿色海洋,广东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面积2951.83公顷,是一个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兼与客家山村田园风光、千年古刹相融合的综合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4.90%,是现存动植物“大观园”,这里保存有野生维管束植物及栽培植物780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桫椤、半枫荷等12种,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
为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保障城市森林健康,接下来,大埔县将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园的各项建设,全面加强生态保护,采用国际城市的保护地特许经营方式,引进成熟的、大型的森林生态旅游建设模式,将广东大埔阴那山国家森林公园纳入粤东北旅游网络,深入挖掘整理公园地方文化内涵,突出生态、人文特色,致力打造国内一流、有较高知名度的示范性森林公园。
大埔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山区县城,始终以城市山色园林为特色,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结合是必要的目标。目前,经分类统计,初步确定园林植物乡土主要树种有23种,大埔园林植物的配置分布上紧紧围绕保护乡土树种,不断科学筛选,确保植物丰富多样。
加强城市森林管理 科学推进“创森”建设
大埔县高度重视“创森”工作,为切实加强领导,发挥“火车头”作用,大埔县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各“创森”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大埔县“创森”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大埔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任务分解表》,并就各成员单位各自负责的主要任务作了详细解释说明,明确职责,协调联动,齐抓共建,确保“创森”工作稳步推进。
面对绿色大考,大埔县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创新环保理念,延伸生态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对于粗放式发展和破坏生态行为,大埔县坚决说“不”。
在严管森林资源,守护美丽青山绿水方面,大埔县分三步走:一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完成了梅州东片森林重点火险区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三期工程项目,完成了省级林火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共安装24套林火远程视频监控设备。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红线行动”、“利剑行动”、“查处野外违规用火严惩火灾肇事者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取得了丰硕战绩。三是严格执行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合理安排重点林区林木采伐,实行采伐作业的严格监管措施,扎实做好森林林木的管护,确保全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营建林区良好的森林环境。
加强创森宣传力度 构建城市生态文化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大埔”“共创森林城市,共享森林美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行走在大埔县的大街小巷,“创森”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除了悬挂在各处围墙上的宣传牌和横幅外,公交车、商场的电子显示屏和大型户外广告牌上,处处不离“创森”。目前,“创森”已成为大埔县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
为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创森”社会氛围,努力提高公众对“创森”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县创森办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送苗下乡活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以及各种形式多样的创森主题宣传活动。与此同时,大埔县于2017年投资95.17万元在丰溪自然保护区建设了全长10多公里的生态科普教育径。通过这些公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及科普场所,提升了广大市民对“创森”的知晓率,形成了人人参与创森的浓厚氛围。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加强保护管理刻不容缓。通过普查,大埔县现存古树名木共计500多株,主要为金缕梅科、桑科等树种,大埔县此次普查古树名木已全部挂牌保护,并录入广东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
培植城市林业经济实现“生态+增收”
绿水青山是大埔县发展的最大财富。目前大埔县已形成连接枫朗、大东、高陂等镇的茶叶生产基地,面积达6.54万亩,全县遍布400多间茶叶销售点,年贸易额达5亿多元。与此同时,大埔县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有品牌、有实力的现代林业龙头企业到大埔县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深入挖掘石斛、金线莲、油菜、五指毛桃等林下作物的“健康、长寿”元素,抓好林下经济产品的深度加工、开发、包装,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目前,大埔县共有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4家。
近年来,大埔县积极融入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专门成立了大埔县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由旅游、宣传、发改、财政、公安等2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指导与协调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制定了《关于加快大埔县文化旅游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对全县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的决定》,同时协调全县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及规划建设,并制定保护措施。
目前,大埔县以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为载体,以区域联动、产业融合、产业升级和精品带动为发展战略,确定了坪山梯田旅游区、广东瑞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江畔人家”休闲度假区、阴那山万福寺大景区和百侯古镇旅游景区建设等14个旅游建设项目。按4A级景区标准打造坪山梯田旅游区和瑞山生态休闲度假区,目前,坪山梯田旅游区农耕博物馆和科普教育基地、瑞山生态休闲度假区建设正有序推进……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大埔致力促进林业生态与旅游融合发展。
绿水青山是大埔县发展的最大财富。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大埔县迈出“生态发展”的铿锵步伐。大埔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7个特色镇和1个旅游小镇的建设;加快建设湖寮古城,大东坪山、联丰,百侯侯南,大麻小留、坑尾,高陂党溪,西河车龙、北塘村等9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格局,把大埔定位为“梅州康养文旅融合之星”。立足这一新定位,大埔厚植生态优势,做好“生态+”文章,突出重点项目支撑,谋划大项目、好项目,发展绿色健康产业,未来可期。这幅“以绿为底色”的幸福画卷正在大埔县儿女的手中逐步绘就、清晰可辨。生态发展滋养幸福底色,“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星光璀璨,熠熠生辉。
文/刘润涛图片由大埔创森办及刘润涛提供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19日下午,一架直升机在香港嘉道理农场山边坠毁,已造成一人死亡。19日下午5时30分许,香港消防处接报称在位于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