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吹响奋进号角

梅州日报 2019-04-29 10:35

机械化耕作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汪敬淼 摄)新农人张志生在四季耕耘蔬果专业合作社劳作。(祝银清摄)三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打造的千亩柚园。(汪敬淼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蕉岭县农村,忙碌的插秧机、劳作的农民、嫩绿的秧苗,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蓬勃生机的春光画卷。近年来,蕉岭县依托农村综合改革先行地的优势,有效激活农村土地、资金、劳务、产业等要素,营造出良好的农业产业发展环境。新农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树牢有机农业新理念、推广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力促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撰文:叶子通廖静宜

祝银清林剑湧

汪敬淼

合作社专业化

带动农民走上致富快车道

驱车进入文福镇暗石村,蜿蜒山道旁千亩柚园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花香,三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为一棵棵柚树“疏花”。

“去年我们合作社柚子大丰收。1000多亩成熟柚树结果约300万斤,全年总收入达400多万元,净利润200多万元。”三农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伟泰说。

谈及种柚收益,合作社社员徐春红更是笑得像花儿一样。“4亩柚树挂了3万斤左右的柚子,卖到了近6万元钱。”徐春红说,在合作社这个义务“中介”牵线搭桥下,收购方会自己找上门收购柚子。“在合作社的专业化指导下,柚子种植技术提高了,也不愁销路,去年3月我又新种了10多亩柚树。”徐春红说。

三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8月,现有社员110人,主要分布在文福镇、蕉城镇、长潭镇等地。合作社专注发展柚果经济,通过创新“"两新"党组织+基地+党员+农户”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激活了农户们的内生发展动力。农户纷纷借助实物折资等形式入股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统一收集市场信息、统一栽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生产技术操作和培训、统一销售等“五统一服务”助推下,集群种植柚树4000多亩,逐渐建立起一个集“产、供、销、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组织,走上共同富裕的乡村“快车道”。

合作社既是“带头人”,也是“服务者”。“我们合作社主要从免费提供农业技术支持、解决销售难题、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引导服务社员创收共富。”徐伟泰说,合作社每年组织2至3次农业技能培训,有时请农业专家到合作社基地授课,有时组织社员外出参加培训,内容涵盖病虫害防治、修剪技术、统一用肥用药等各方面知识。

今年3月,2018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名单公布,三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喜摘“国字号”。徐伟泰告诉记者,获评“国字号”给合作社未来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合作社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销售市场。同时更加注重开展柚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高端柚果品牌,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三农果蔬专业合作社是蕉岭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个典范。近年来,蕉岭县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全县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33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4家、省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25家,有效带动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新农人活力化

探索有机农业耕作新模式

“我们四季耕耘合作社的蔬果不用农药,只用汗水。”今年37岁的张志生穿梭在菜地里,随手拔起一个萝卜向记者展示合作社的成果。在张志生的农场里,记者看到,一畦畦蔬菜,番茄、香菜、生菜等长势良好。张志生所穿的工作衫上,醒目写着“不用农药、只用汗水”八个大字,“我希望消费者和我小时候一样都能吃上纯天然、不打农药的食品”。

据张志生介绍,他所种植的果蔬是依靠澳洲德米特活力农耕技术,不依赖化肥、农药。“这种农耕技术由奥地利学者提出,可以保证我们农场在无化肥、无农药、无激素、无转基因、无保鲜剂、无除草剂的条件下,成功种植大米、蔬菜等农产品并获得好收成”。张志生说,这种“农耕法”主要在土壤上下功夫,借助深松机破除土地固有的板块,并在此基础上种植紫云英、蚕豆等绿肥作物,让绿肥深入土层,可以改善土质,保持土壤活力。

作为蕉岭新农人的优秀代表之一,张志生2015年从深圳高楼回到蕉岭田间地头,由从事金融的白领“跨界”变身为干好农活的新农人。张志生告诉记者,在繁华的大都市生活,虽然物质生活很丰富,但他对家乡始终有一种难于割舍的情结,加上近几年蕉岭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渐成熟,于是他毅然决定“返乡做农”,创办了四季耕耘蔬果专业合作社。

得益于蕉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张志生成功向300多户村民流转了230亩土地。“不仅顺利流转到了土地,县农业农村相关部门还支持完善了排灌系统、蔬菜大棚等相关基础设施。”张志生说,通过带领合作社社员全力实践有机农耕法,这些土地经过前期休耕改良,逐渐种上了蔬菜、瓜果、红薯、水稻等作物,连续2年实现丰产,有效证明这种农耕法的适宜性和可推广性。

解决种植问题后,张志生将目标瞄准销售领域,研究践行CSA社区模式。“CSA是先有客户、再有生产的一种产销对接的共赢模式,目前我准备加建共购点,进一步扩大有机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张志生介绍说,通过微信平台的联接和共购点的建立,合作社生产的有机大米和时令蔬果可以直接通过顺丰快递直达珠三角城市小区。客户可以清楚知道食物的来源、生产过程,吃到新鲜、安全的食物;种植户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对号种植,有效避免滞销风险。

像张志生一样具备新思维新理念新活力的新农人,在蕉岭县还有很多,一大批新农人回乡投身农业、扎根农村。他们突破传统农业思维定势,用新的思维方式涉足农业板块,延伸了蕉岭县农业产业链,促进了蕉岭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尽管新农人们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热爱农业、心系农民,走南闯北仍坚守客乡之情。”蕉岭县农业农村局干部陈建光说。

农机服务社会化

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

4月初,走进长潭镇白马村,广袤的田野上,一台台插秧机奔驰于片片沃土之上,留下一排排绿色的秧苗。这是蕉岭农业龙头企业科诚农场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的一道靓丽的春日剪影。

“我们现在已经为3户种植大户900亩地提供了春耕服务,有4户500多亩地在清明节前后提供了机械化服务。”科诚农场负责人林干松告诉记者,农场每年都会为全县的种粮大户及周边散户提供代耕、代种的全程机械化社会服务和大米包装销售等一体化服务,服务范围辐射周边6个镇22个村,服务面积6000亩以上、农户2000多户。

在提供稳定有效的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科诚农场还积极带动周边农户种粮。目前,科诚农场已带动农户种植大米1400多亩,其中涉及家庭农场7家、散户300多户。与此同时,周边许多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和在农场做工的形式增加收入。来自长潭镇新泉村的谢万安流转了3.4亩地给科诚农场,每年获得租金2720元,同时还能在科诚农场做工赚钱。“我考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等驾照。一到农忙时节,我就会到农场开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平均每月有1万多元收入,这可比自己耕田划算得多。”谢万安笑着说。

经过7年多的时间,科诚农场已经拥有成熟的种粮经验,打造了“科诚香”系列大米品牌,成功打开了销售市场。“我们正在加快建设恒温仓库、风干场所、智能加工线等系列设施。”林干松介绍说,目前科诚农场已投入500万元建成仓储主体厂房,预计今年内建好恒温仓储。建好后,这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粮仓可储粮5000吨,通过智能加工线可日产大米80吨,“下一步,还将完善配套电商、物流等销售平台,奠定更完善的现代化服务保障”。

新闻推荐

闫景军到蕉岭调研防范基层社会治理风险工作时强调 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本报讯(记者叶子通)昨日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闫景军到蕉岭县专题调研防范基层社会治理风险工作时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共建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