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匠心打造寿乡特色生态宜居典范

梅州日报 2019-04-15 10:52

蓝坊镇乡村美景已成为代言世界长寿乡中乡的“美丽名片”。废旧猪舍“微整治”升级后的公厕美观实用,极大方便了周围群众和游客。蕉岭县、蕉华管理区考察团走进蓝坊镇考察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情况,图为“微保护”后的石湖村高礤自然村的青檀古树园。

“蕉岭作为世界长寿乡,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净、清、绿",无论城乡都特别干净,水很清澈,到处绿韵盎然,充满生机。”领略完蕉岭的寿乡风情,从苏州来该县考察投资的郭总感慨道:“这里就是原生态的"乡愁"居所,很自然很舒适,有非常好的投资前景!”水绿相映、洁美清新、路畅灯明、生态宜居……已成为蕉岭乡村环境的“名词代言”,来此吸氧的人群络绎不绝。这是该县近年来坚持厚植生态优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缩影。

4月9日,蕉岭县、蕉华管理区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誓师大会,并开展全县8个镇的现场考察活动,于4月10日首站走进蓝坊镇,采用现场“考察+点评”的形式深化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和落实落细的认识,掀起各镇乡村振兴互比赶超“再出发”的奋进势头。

聚力量补短板全域推进乡村美丽升级

蕉岭县、蕉华管理区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誓师大会旨在进一步凝聚力量,补足短板,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推动县、区农村外在美、内在美、持续美的融合发展。

会议传达了全省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精神。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围绕全力打造梅州寿乡品牌之星,结合深入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城乡环境整治大提升行动,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行动载体,集中攻坚、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擦亮生态环境底色,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会议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补齐短板与重点提升相结合、集中攻坚与全面整治相结合,加快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要结合各村人口规模、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强化规划引领,“远近结合”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要发挥各方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持续发力“三清三拆三整治”,实现年底前8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要狠抓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推行“微改造”,通过清旧补绿、拆旧建绿、见缝插绿及美丽庭院建设等,实现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人文美“多美合一”。要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管控,逐步完善以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让农村更宜居宜人。

据悉,蕉岭近年来一直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先行一步从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拆废建绿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入手,建成多个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乡村大观园”,实现全域乡村环境有质的提升。去年发布了全省首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有效指导全县开展“头雁”工程、大健康产业、生态综合治理、文化传承创意、共建共治共享及精准脱贫攻坚“六大专项行动”,为打造乡村振兴蕉岭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次誓师大会奠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全域农村环境升级“再出发”的奋进格局。

真考察实点评紧扣“长寿牌”“山水经”发力

“河道整治后有步道、廊桥和绿化,达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墙绘太多,不要盲目刷白,要多采用鹅卵石、竹篱笆等乡土元素留住乡愁”“这个"三清三拆"特别好,有效激发了村民和乡贤的信心,结束了废旧房屋的历史”……4月10日,在蕉岭县、蕉华区首站走进蓝坊镇的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察现场,类似务实中肯的点评不仅为蓝坊镇的乡村建设提供了经验指导,也让现场考察成员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据悉,当天上午,该县领导陈伟明、刘彩波率队到蓝坊镇现场考察镇区环境提升项目建设、蓝坊村红坑场移民片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高思村高楼片“三清三拆三整治”、石湖村高礤自然村入口微改造、青檀古树园建设及石中村人居环境改造示范点建设等情况。每到一处,相关职能部门都对该考察点的整治工作进行点评。考察结束后,挂钩该镇的县领导作了全面点评。陈伟明、刘彩波对该镇有机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致力通过“微改造”厚植生态优势、擦亮“长寿乡中乡”品牌的做法给予肯定,希望该镇要进一步以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为载体,抓紧全盘谋划,紧扣“长寿牌”、“山水经”和绿色产业发展,精准定位,落实落细,匠心打造独具寿乡特色和魅力的生态宜居典范。

用活“微改造” 践行“生态观”

蕉岭县蓝坊镇让“美丽名片”产生“美丽效应”擦亮寿乡品牌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明雨后步入蕉岭县蓝坊镇,犹如置身唐宋诗词中的清幽画卷,让人留恋。山鸟啁啾,竹海簇拥,瓜果飘香,古树高大葱茏,小桥古韵玲珑,鸡犬之声相闻……正是这一幕幕原生态的“自然杰作”,孕育了“世界长寿乡中乡”的美丽名片。

如何让“美丽名片”产生“美丽效应”?蓝坊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美丽梅州·美好家园”环境提升大行动及梅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用足用活用好“微改造”理念,因村制宜,分类施策,打造极具寿乡特色的生态旅游观光路线,努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打响“世界寿乡 富美蕉岭”品牌。

溪峰河“微提升”打造“峰桥溪韵”

在蓝坊镇峰口村境内,长约3.5公里的溪峰河穿流而过。一度下雨经受淤泥堵塞的困扰,如今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这条河已成为该村乃至全镇的“休闲景观”亮点,更是附近群众的“饭后打卡点”。“河道清理后,水更清了,而且建有休闲步道,还新建了廊桥,不仅方便两岸群众通行,还能停下来休闲赏景。”附近的村民林伯满意地说。

村民口中正在新建的“廊桥”位于溪峰河蓝坊段的大治桥上,是该镇正在打造的“峰桥溪韵”景观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原有的大治桥进行改造,对原有桥墩进行加固,桥面由3.5米扩宽至5米,并结合"一河两岸"栈道风格,在两边各增加2米宽的人行廊道。”蓝坊镇党委书记郑康文介绍说,该桥是两岸200多户群众的交通要道,之前车辆、行人同时经过时,通行压力很大,此次通过建设“廊桥”可有效实现人车分流,极大方便群众出行。据介绍,此“廊桥”采用木质结构与小青瓦面相结合的形式建设,充满客韵乡土气息,不用大范围兴建,只在原有桥面基础上进行扩宽提升就能建成,且与整条溪峰河连缀成一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亮丽风景。该工程于去年底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预计今年9月全面竣工。

为打造好“峰桥溪韵”景观节点,蓝坊镇还以打造镇区环境提升示范工程为载体,围绕溪峰河的水系景观持续进行“微提升”,通过全面落实“河长制”,对全镇河道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推动江河湖库长效化常态化治理,实现民生水利保障和支撑能力不断提高。

古树群“微开发”建成“吸氧天堂”

“青檀古树园因负氧离子含量丰富,被称为"天然氧吧"。自去年12月开始提升后,更多来自珠三角及市县其他村的自驾游客过来休闲度假,每逢节假日园外都停满了车辆。”蓝坊镇石湖村高礤自然村村民江涛口中提到的青檀园位于村口处,在新建成的青檀园微型标识景观附近,只见20多棵罕见品种的青檀古树群长势葱茏,最古老的树龄有500多年,最高达30多米。青檀树大的要几人才能合抱,最小的也要两人合抱,是珍贵的古树品种。古树附近林密幽静、清溪潺潺,穿过曲折回环的栈道、小桥,便抵达古树园的核心休闲区,几张石桌石凳错落其间。

“为方便游客和村民休憩,镇里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规划指导,发动全村人都出钱出力参与古树园的保护提升。”作为该园的义务管护员,江涛每天都要到园里打理花草,他说,整个古树园的形态变化不大,只是在加强古树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小节点的优化升级,如建设护栏、栈道、小桥及配套休闲设施等,没有大兴土木和大拆大建,整体风貌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全村人都很踊跃参与建设,建成后大家一有空就会来这里散步,真正体现了共建共享。”70岁的村民江炎生说。

据悉,为打响“长寿乡中乡”品牌,蓝坊镇充分利用古树资源优势,强化规划引领进行“微开发”,通过政府主导、理事会牵头、乡贤捐资、群众投劳等形式,累计投入资金约180万元,初步建成了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青檀古树园。“这种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在保护中加以开发的方式很有借鉴意义,既保护了古树名木资源,又美化提升了人居环境,成为群众和游客的"吸氧天堂",为当地的养生度假游带来美好的产业前景。”该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小厕所“微整治”尽显“民生温度”

在高礤自然村入口处,有两排齐整的清新小房子与周围乡村风貌自然地融为一体。经了解得知,这是将村民猪舍改建后的“微型公厕”。“这个厕所改建得十分美观实用,大家路过时都可以用。尤其是建了古树园后,游客多了,需求更大。”村民江炎生说。

谈及做法原因,蓝坊镇党委书记郑康文介绍说,石湖高礤自然村有180户584人,原入口位置的这两排6栋建筑物曾全是猪舍,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石湖长寿村的村容村貌。经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周边所有群众都愿意自行退养,并同意由理事会进行统一整治。“这些虽是猪舍,但结构还很完整,如果直接拆除会造成浪费,所以我们思考如何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将其重新利用起来。最后从县里提倡的"因地制宜、修旧如旧"的"微改造"中想到了这个办法,经过预算,整个改造成本每间只需花5000多元,于是说干就干。”据悉,此6间猪舍每间不过十几平方米,改造工程于今年1月份动工,经过镇主导规划,从建筑屋顶瓦面、墙面进行统一外观风貌提升,内部加装便利的如厕冲水设施,以满足附近村民和游客的公共需求。同时,为让整个区域形成一条风貌协调的景观带,该镇还在公厕外围角落及公路沿线进行绿化小景打造,让游客在深山里也能感受到人居环境的匠心。

“不仅花小钱解决大民生,还将废弃猪舍进行二次利用,后续的管护也简单易行,很符合现在大力倡导的"厕所革命",充分体现了因村因地制宜的特点。”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评价道。“这个项目群众很满意,下一步将对公厕进行规范管理。”高礤自然村村民理事会会长江庆喜说。

在进行“微整治”解决民生需求的同时,蓝坊镇还将户厕的改造与公共厕所的建设相结合,经与农户协商,将废弃的茅厕改建成公共厕所,在节省土地的同时,又节省成本,进一步彰显了民生温度。

●本版撰文/ 祝银清林剑湧汪敬淼廖静宜叶子通摄影/梁伟龙汪敬淼

新闻推荐

依托产权改革助跑乡村振兴 蕉岭县用好改革力量、深耕改革品牌,让乡村振兴深入人心

蕉岭县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角。汪敬淼摄黄田村墩背小组休闲广场上,群众在锻炼身体。林剑湧摄在广福镇广育村黑木耳种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