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不停步 勇立潮头建新功 梅县区委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围绕“13365”,打造“三宜”“美丽梅县·客都明珠”
1月17日,中国共产党梅州市梅县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邱珂娜摄
全会提出要围绕“13365”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梅县·客都明珠”。何志林摄
全会提出,要走好绿色发展的新路,争当北部山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图为风景如画的雁洋镇桥溪村。宋志锋摄
与会人员正在认真听取全会报告。邱珂娜摄
1月17日,中国共产党梅州市梅县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梅县区文化中心礼堂召开。会议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对2019年的工作进行部署。2018年梅县区工作总体呈现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生态文明持续进步、城乡建设持续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六个持续”的良好局面。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梅县区对标对表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认清形势、把握区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改革开放不停步,勇立潮头建新功!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代表区委常委会作报告时强调,新的一年,梅县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部署,重点围绕“13365”的思路和举措来推进各项工作,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梅县·客都明珠”,为梅州建设“三宜”城市范例贡献梅县力量。
固本强基
实现“六个持续”的良好局面
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梅县峰会、纪念原中央苏区粤东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系列活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活动、世界客都梅州马拉松赛、庆祝曾宪梓博士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大会、客家菜师傅工程“十个一”系列活动……
2018年,梅县区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成果,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形式讲述梅州好故事、传播梅州好声音、树立梅州好形象、传递梅州正能量,提振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深化政治生态建设成果。
认真实施“三好一正”工程,是梅县区委常委会在过去一年突出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与此同时,梅县区还持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坚决落实巡视、督察整改工作。
一年来,区委常委会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沉着应对、攻坚克难,主动作为、砥砺前行。全区经济保持稳健发展,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亿元,完成税收31.0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还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八届跻身全省十强。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2018年,梅县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根本,统揽党的各项工作,大力弘扬苏区精神,让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全区意识形态更加安全。同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肃纠正“四风”突出问题,不断强化反腐高压态势,党的建设持续加强。
粤东医院成为梅州首家新国标“三甲”医院,区中医院晋级“二甲”,梅县外国语学校中考招生录取分数线跃居全市前三,玉水村获评全省首个“广东厨师之乡”,麻坝村实施“地票凭证”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的成功范例通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向全国推广……
这一年,梅县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该区突出“1+5”改革主线,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区级医疗体制改革和雁洋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工作等重大改革任务,47项重点改革事项完成30项。
作为梅州经济发展“排头兵”,梅县区按照生态富民强区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生态化改造步伐,推动生态与产业有机融合。一方面,以梅县产业集聚地为发展平台,大力发展山区现代产业,落户企业68家,建成投产50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新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发展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4家,计划投资50亿元的“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也已启动征地等前期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梅县区坚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格实施“水十条”“河长制”“土十条”,深入开展“五清”行动和中小河流域治理。在此基础上,坚持适度扩容、重在提质,加快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产城联动发展步伐,取得一系列的“战果”:打通两条断头路,新城水厂、锭子桥圆盘信号灯改造、剑英大道和公园北路两座人行天桥建成投入使用,葵岗高速出口、市政综合管廊、亲水公园二期等一批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018年,梅县区坚持把80%以上的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新建两所小学,新增学位4620个,建成启用广梅开发区医院,新建或扩建13个镇卫生院,100%落实贫困户住房、教育、医疗等“三保障”政策,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6174元,比增9%,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乘势而上
“五个什么样”引航新时代改革发展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国内形势看,发展环境复杂多变,中美经贸摩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继续显现。从梅县区的发展看,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市场信心有待提振;支柱产业增速回落,新上重大项目缺乏支撑,发展的新动能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比较薄弱,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任重道远……
“我们要面对挑战敢应战,面对困难不怕难,在困境中勇闯新路、开辟新局。我们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全力以赴向前冲,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梅县·客都明珠",不断开创梅县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绿色发展新局面。”钟光灵在会上这样说道,令人为之振奋。
要做好未来的工作,首先便要充分认清形势、把握区情。全会报告提出,要明确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五个什么样”,即要高举什么样的旗帜、要坚持什么样的道路、要担负什么样的使命、要保持什么样的状态、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报告要求,梅县区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深化改革开放旗帜,接过“接力棒”,跑出“加速度”,向省委、市委和全区61万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眼下,立足全省大局,梅县区是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中粤北山区的点状片区。在全市发展格局中,梅县区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是全市新的经济增长之星。因而,走好走对发展至关重要。
报告提出,要坚持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环境先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加快畲江现代产业孵化园、雁洋特色小城镇和“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等重要产业项目的建设进度,持续推进梅县新城综合开发,加快“换道超车”,为梅县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全会明确了今年梅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省市下达能耗双控目标,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8%。
“面临新挑战,我们既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投入工作,又要拿出叶帅、习老等革命先辈"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推动改革,要用我们的勤劳、智慧和勇气,变不可能为可能,变可能为极致。”钟光灵在会上强调,全区上下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成为新时代梅州改革开放的领跑者、改革者、创新者、筑梦者。
开辟新局
围绕“13365”推进各项工作
1月10日,梅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围绕“123456”的思路和举措来推进各项工作,把握“六新”、争先“六项工作”、补齐“六个短板”,构建“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世界客都·长寿梅州”。
对标对表市委全会部署,梅县区谋划了“13365”的思路和举措,即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三个坚持,抓牢三大主线,扭紧六项重点,突出五个方面。以此与省、市发展大局“同频共振”,与梅州生态发展功能定位“同心合力”,展现梅县担当、贡献梅县智慧、形成梅县范例。
思深以致远,谋定而后动。对照省“一核一带一区”和市“五星争辉”的发展格局,不难发现,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是梅县区实现平衡协调发展的三条必由之路。“13365”中第二个“3”便是指抓牢这三条主线。
“绿色发展是生态发展区的内在要求,是梅县经济发展"换道超车"的最大动力。”钟光灵在会上指出,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走好绿色发展的新路,争当北部山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
当好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必须是思路和路径上的先行者。全会指出,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的“五星争辉”区域发展新格局,把梅县纳入经济增长之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要求梅县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绿色新兴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梅州是农业大市,曾经有“西学高州,东学梅州”的美誉,而梅县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推动乡村振兴显得尤为重要。全会要求,要按照“12425”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修编完善乡村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村庄建设、古驿道活化利用等专项规划,推动“多规合一”,形成支撑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落地的一张蓝图,促进镇村联动、城乡融合发展。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明确了目标和发展路径,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补齐短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会要求,要扭紧“补齐现代基础设施短板”“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创建多姿多彩城乡文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倾力保障改善社会民生”六大重点,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道路,着力把短板补齐,把优势干成一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保障民生方面,则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钱用在刀刃上,多做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着力改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福祉,集中财力物力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换道超车”,关键在党、核心在党、根本在党。为此,全会要求,要筑牢意识形态“护城河”、夯实基层组织“主阵地”、建设担当作为“好队伍”、绷紧正风反腐“高压线”、用好党委领导“指挥棒”,突出以上五个方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链接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加快城乡互动发展
梅县区委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全区“一盘棋”,深化“一城两带四组团”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大胆突破城乡“二元分割”,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城乡互动发展,推动各组团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并明确了各组团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径,是此次全会的一个亮点。
首先,要以“魅力程江”“幸福扶大”“宜居宜业宜游新城”为主体,扎实推动程江、扶大、新城深度融合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以提升城区品质为重点,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范例为目标,大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功能配套,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和综合开发,打造梅州“三宜”城市样板。
对此,程江镇镇长李建新表示,该镇将结合全会部署,围绕“魅力程江”发展定位,举全镇之力推进各项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打通人民南路和怡景路,做好德兴小学的扩建工作,扎实开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加强社区管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为梅县区建设好幸福新城,打造"三宜"城市的样板,贡献我们程江的力量。”
其次,要以“宜居宜业活力畲江”“绿色工业镇城东”“工业创新镇白渡”为主体,以优化提升梅县产业集聚地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梅州综保区、现代创新创业孵化园、水车健康养生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进度,加快培育壮大生物制药、新材料、保税加工、现代物流等绿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新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同时,要用好梅县“山水人文”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旅游和康养休闲运动等生态富民产业,加快生态产业化发展,致力打造“山水梅县·客韵乡村”为内涵的美丽梅县。
“宜居方面大抓圩镇优化提升,同时以乡带村的形式,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宜业方面,抓住产业园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工艺产业和工业产业。”畲江镇党委书记邹卓祥表示,该镇还将在提升干部队伍活力、提升产业活力、提升社会活力方面下苦工,打造“宜居宜业活力畲江”。
最后,推动东部振兴、加快西部开发、力促南部崛起、打造中部范例,推动“组团”融合发展。全会指出,各组团要突出各自资源优势,聚焦特色产业,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在空间上连线连片、在产业上“接二连三”,形成错位发展、协调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其中,东部以“商贸小镇”松源、“柚美桃尧”和“幸福隆文”为主体。围绕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优势,以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为重点,着力打好“绿色生态牌”。
西部以“美丽柚乡”石扇、“奈李之乡”石坑、“西部明珠”梅西、“架上金盆”大坪为主体。以发展现代体验式农业为重点,形成“乡里人种地、城里人消费”的新业态。
南部以“客侨之乡”南口、“客韵水乡”水车、“粤东井冈”梅南为主体。依托区位优势、红色客侨文化、美丽乡村和红色村建设等优势,加快侨乡村、白沙村和水美村等示范村建设,全面融入市、区全域旅游大格局。
中部以“叶帅故里”雁洋、“南洋海丝路”松口、“锦江明珠”丙村为主体。围绕交通区位、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等优势,以“打造城市后花园”为目标,进一步加快雁洋特色小城镇、“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村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持续推进雁南飞、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和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等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加快规划建设华侨文化旅游经济合作试验区,推动中部组团融合发展、率先发展,形成“梅县范例”,辐射带动全区各组团加快发展。
黄韬炜邱珂娜刘洪桥
新闻推荐
南方号“梅县发布” 获评2018 广东政务新媒体 年度区县传播力奖
1月18日下午,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客户端承办的2019年广东政务新媒体论坛暨南方号运营者大会在广州举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