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土的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 梅县鱼埙
●刘向明郑三粮刘侃黄一婷
梅县鱼埙,我国出土的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于1983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由梅县博物馆组成的普查队,在梅县畲江公社红星村坳峰里发现的古代遗址中采集。因受资金、技术和研究水平等的制约,当时留下的出土信息极少,甚至无人知道它为何物,后被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王子初先生发现,并把标本图片收录在其论著中。
从远古而来的“音乐魔瓶”
1983年,湖北省歌舞团的民乐大师赵良山先生首次用陶埙在《编钟乐舞》中演奏一曲《哀郢》,乐曲虽仅一分钟,但那独特的材质及其特殊的发音方式,造就了陶埙非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从而轰动了整个国内乐坛。
1984年,演奏大师杜次文先生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同样用陶埙演奏了一曲《楚歌》,它动人的旋律久久回响在偌大的运动场上,这让世界人民都震惊了。有人评价道:“陶埙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样古老,它那特有的音色,让人着迷,让人震撼。这种美妙奇特的乐器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并称赞陶埙是个“能够发出奇妙声音的音乐魔瓶”。
正当幽幽埙音再次回荡在中外大地上时,梅州也传来了震撼人心的好消息:那个跨越了几千年而来的“音乐魔瓶”——梅县鱼埙重现人间。该文物标本图片现收录于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Ⅱ(广东卷)》一书的卷首,而实物标本则被珍藏于梅县区博物馆。
1983年采集于梅县畲江古遗址
大凡有早期人类文明萌芽,必逐水而居。水中有鱼,朝夕相处间,鱼便被赋予了种种奇幻色彩,并被塑造成各种生活和艺术的形象。梅县鱼埙,就采集于梅江中上游的梅县区畲江镇红星村坳峰里的古代遗址中,而宽阔和平静的梅江河水就从遗址前缓缓流过,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书写着梅州文明的历史。
梅县鱼埙于1983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年代约相当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鱼埙被发现时,表面虽然分布着多处氧化黑斑,但当它陈列在梅县区博物馆的展柜中时,却在柔和的灯光照耀下散发出神秘的光泽。鱼埙为泥质红陶,色泽浅灰,现残高9.6厘米,最大腹径4.9厘米,坯壁厚0.6厘米,吹孔0.7厘米。鱼埙形似鲤鱼,体态小巧玲珑,鱼头为吹口,可惜有一面已缺裂,鱼尾有音孔存在,但也有近半残缺,由于受损严重,鱼埙已难以试奏发音。鱼埙腰部圆鼓,如握于手中,则感觉其丰满结实,大小适中。鱼埙尾部缓缓收拢,尾端似开一小圆孔,实为按音孔。鱼埙通体阴刻复线菱格纹,纹饰的凹痕处仍留有出土时的黄泥,使其显得更为古朴、神秘而又富有美感。
如果从鱼埙吹口与连接按音孔的残缺部分进行观察,可以清晰看到鱼埙吹口向内形成的入气管及埙腹中空的体积均较小,当吹奏鱼埙时,因气流振动,而腔体有限,所发出的音频应该处在尖锐、刺耳的高音区范围内,其音乐的性能应该介于埙和哨之间。
假若将鱼埙吹口与连接按音孔的残缺部分进行复原,由于鱼埙本身的体积较小,从残缺部分与鱼埙的比例来看,残缺部分以开一个按音孔为宜,如果多一个按音孔,演奏时便会给手指按音带来较大的困难。由此可知,梅县鱼埙应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音孔陶埙。
此外,梅县鱼埙通体刻饰复线菱格纹,如果与纹饰稀少、多为素面的黄河、长江流域早期存在的陶埙相比,它显得更加美观和典雅,堪称远古乐器中的精品。复线菱格纹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青铜时代几何印纹陶的重要纹饰之一,而几何印纹陶又称为印纹陶,是指在器物表面印有拍印纹饰的古陶器,多发现于长江以南地区,也是岭南地区早期文化中的代表性纹饰之一。鱼埙的有幸出土,也说明梅州是南方几何印纹陶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有着远古的人类历史文明。
岭南早期音乐文明第一缕曙光
华夏古韵,源远流长。伴随着原始先民的繁衍生息,在这片东方沃土上便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如《诗经》所记载的琴和瑟,也有大家熟知的如湖北随州考古出土的编钟等。不过,最古老的乐器当属吹奏乐器,而埙,就是其中的一员。
埙是原始先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它最早的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也就是古书记载中的“石流星”(即一种可发出哨声的球形飞弹)。由于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空洞,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掷向猎物时,空气穿过石头上的空腔或空洞,便会发出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原始先民,此后他们便吹奏带空腔或空洞的石头,以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而使它成为了一种诱捕猎物的工具。后来,当古人有了闲暇,并产生“击瓮叩缶”需要之时,它便具备了乐器的功能,当然埙也就随之宣告诞生了。
据出土资料分析,埙依材质可分为陶埙、骨埙、石埙等。依形体可分为卵形、球形、管形、椭圆形、橄榄形、梨形及筒形等几何形体和鱼形、兽形等动物形体等。其中以陶埙的出土数量最多,且出现的年代最早,造型也最为复杂多样。
而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目前所知出土年代最为古老的一枚陶埙,是二十世纪70年代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的,只有吹孔,没有音孔,距今有7000余年。而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时,就已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两枚陶埙,一枚只有吹孔,另一枚有一个吹孔和一个音孔。据碳素测定,该遗址距今大约为6700余年。此外,在山西万荣荆村遗址出土的陶埙已有两个音孔,而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陶埙则出现了三音孔,距今也有四五千年的时间。如果从音乐性能方面分析,像以上发现的我国早期陶埙,多处在无按音孔到三个按音孔之间,每枚陶埙只能发一至四个音。而到了殷商时代,大约距今3000多年前,陶埙的造型已基本稳定下来,发音孔增加到了5-6个,从而使发音能力大大增强,表现能力也大幅提升,已能演奏出八度内的各个半音。再后来,随着陶埙的进一步发展,它已作为重要乐器进入了宫廷乐队,并根据古代音乐的雅乐、颂乐之分,把陶埙划分为雅埙和颂埙。
由此看来,我国陶埙的历史发展虽然久远,但它的演变历程却是非常缓慢的,从1个音孔发展到6个音孔,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单从数字上看,有时要增加一个音孔,就需要有千年的等待,可见陶埙的发展应该是历尽了艰辛。这也让我们知道,原始先民们创造的如陶埙这样的吹奏乐器,其音孔由少到多的发展,是其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演变的重要标志。当然,迄今为止新石器时代的陶埙主要发现于黄河、长江流域地区,而岭南地区发现的陶埙实物则极少,但梅县鱼埙的有幸出土,以及从其制作、造型和纹饰等方面的综合考察,依然让我们看到了岭南地区早期音乐文明出现的第一缕曙光。
而梅县鱼埙有吹孔、音孔各一,或称之为一音孔埙,其年代应该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音孔埙大体相当,也应该存在了大约六七千年的时间,可以说是处于我国早期陶埙发展历程的最顶端。所以,梅县鱼埙不仅属于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岭南地区,甚至是华南地区发现的第一件乐器,无疑,它在我国原始艺术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作为梅江中上游的畲江镇古遗址出土的这枚鱼埙,也充分显示出我们梅州,或者是韩江流域所在的粤东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发展水平上,并不亚于黄河、长江流域,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可谓是百花争艳,多元发展,各具特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少邦)第41届省港杯足球赛次回合的比赛9日20时在中国香港大球场进行。1月6日,首回合广东队在主场广东省人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