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古韵 绽放瓷都魅力 梅州大埔县博物馆现有藏品5735件(套),为全市首个国家“三级博物馆”
图为大埔县博物馆全貌。
位于大埔县博物馆的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送“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访港纪念”釉下青花瓷器。
位于大埔县博物馆粤东瓷都展厅的陶瓷文物。
位于大埔县博物馆的民居大观展厅。
周五下午,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县城黄腾坑的大埔县博物馆迎来了不少游客,“这个是陶土做的,原来我们大埔很早前就有陶器了。”随着小朋友的提问,一位家长正指着展厅内新石器时代的陶壶为其答疑解惑。
素有客家香格里拉之称的大埔,历史文物众多。在大埔县博物馆内,千年古邑、人文秀区、红色土地、粤东瓷都等8个展厅,丰富多彩的藏品充满地方特色。来自茶阳、三河明代古城墙的古砖、明代墓葬出土的县衙陶塑、大埔各姓氏的族谱与匾额都述说着大埔悠久的历史。
“大埔县博物馆现有藏品5735件(套),其中二级文物有31件(套),三级文物有213件(套),从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的文物都有,瓷器、钱币等类别文物居多。”大埔县博物馆馆长邓亿娜说,大埔县博物馆为全市首家评上标准等级的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通讯员刘招迎罗文燕
摄影:罗文燕
展示千年陶史
大埔有3000多年制陶史
余里古窑址改写广东瓷器出口史
布满细腻纹路的釉面上,青翠的釉色胜似翡翠,这是近期大埔古玩爱好者蓝万里捐赠给大埔县博物馆的陶瓷文物。
“这款陶瓷器型比较少见,是我从当地市场上"淘"回来的宝贝。”蓝万里说,今年大埔县博物馆公开征集流落民间的文物,于是他把陶瓷捐赠给了博物馆。据他多年古玩收藏的经验判断,这款陶瓷极有可能是余里古窑址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但明确出处还需文物专家进一步鉴定确认。
大埔县的陶瓷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全国“四大瓷都”。2014年初,考古学家在三河镇余里村发现了广东省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深埋地底的古窑群遗址中,无数废弃的瓷器碎片再现了元代中晚期到明代晚期昼夜烧瓷的热闹景象。
数百年前,这里是祖辈相传的烧瓷龙窑。伴随着每一窑瓷器的出品,也有不少残次品被抛弃,逐渐堆积成小山坡,而后渐渐被埋藏于泥土之下。因此,当地村民时不时能“淘”到瓷器碎片,村民相传,余里村周边的古窑址有18条之多。
“在大埔桃源镇、高陂镇、光德镇,此前也曾发掘出古窑遗址。”已退休多年的大埔县博物馆第一任馆长郭志群说,上世纪60年代,余里古窑遗址就已被发现,201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如今,考古发掘已探明龙窑遗迹3座,残留有夯土墙体和墙基。遗址中专家发现了大量的废弃堆积瓷碎片和匣钵、青釉瓷器残件及碗、盘、杯、碟、瓶、炉、砚台、盖罐、灯盏、烛台、印模等日常用瓷。
根据专家判断,余里古窑群始烧于元代中晚期,兴盛于明代早中期,衰落于晚明时期,绵延约300余年,主要生产“官田琉璃瓷”。邓亿娜介绍,“目前已发掘的陶瓷文物收藏于省博物馆和大埔县博物馆,在大埔县博物馆库房里就有8000多件(套),还未鉴定文物级别。”
“余里古窑址群是见证广东青釉瓷发展的实证,它的发掘揭开了龙泉窑在广东生产发展的历史,延长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鉴定专家表示,大埔明时期青瓷窑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广东地区陶瓷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改写了明中期广东没有青瓷器出口的历史。
时光往前回溯3000多年,大埔已出现了部分陶器。1982年,这批文物在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发掘出土,经专家鉴定属于商周时代的生产生活遗物。陈列在大埔县博物馆内的二级文物商周时期褐釉觚形壶,仿佛在诉说大埔那段悠久的历史。如今,游客还能在大埔县博物馆中看到当年赠送“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访港纪念”釉下青花瓷器。
汇聚民间力量
发掘三百年前墓碑
陶俑为广东迄今所见的唯一清代墓俑
走在大埔县城西湖公园,在将军墙旁可以看到屹立着活灵活现的石人、石羊、石马等石雕,这是清朝康熙年间殁后获追封少师兼太子太师、在金庸笔下的《鹿鼎记》中被演绎为“铁丐”的吴六奇的随葬品。原先它们立于县城文化广场影剧院前,最为大埔市民所熟悉,那是很多中青年童年嬉戏玩耍的好去处,现如今已成为西湖公园的一个游览景观。
据民国《大埔县志》载:“吴六奇墓,在湖寮五虎山麓之余坡……康熙四年赐葬于此。墓场周约百丈,环墙若城廓(用三合土夯筑),左右列石人石兽,前设享堂,规模宏大无比。”
1961年,大埔县城从茶阳迁入湖寮,时因城建需要建设“大埔影剧院”,选址正落在了吴六奇墓的正上方,这座本因按照现行文物保护法严格保护的墓场遭遇了灭顶之灾。
据一位自发致力于大埔野外文物发掘考证多年的农民罗书礼反复考证,当时因建设“大埔影剧院”,墓前有“石黾驮碑”“石牌坊”等部分古建筑被炸毁,让他心疼不已。幸运的是墓前石雕,以及墓中发掘出的女侍俑、男吏俑等陶塑精工文物得到了完好保护。陶塑精工文物现被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如今大埔县博物馆内展示的是其仿制品。
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渐普及推广,2011年,罗书礼从县城五虎山工地垃圾堆中找到了消失近五十年的吴六奇墓碑。当时这块足有2米多长、近1米宽,满蒙泥尘的巨大石碑正“静卧”在荒草间,碑面上一排阴刻的碑文仍然清晰可见:“皇清荣禄大夫少师顺恪葛如吴公之墓”。
罗书礼认为,此碑与竖放于西湖公园的石人、石兽联系起来,而且可以相互印证的是吴六奇墓实物。于是,这块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文物重新进入公众的视野,收藏于大埔县博物馆。
“墓中发现的官衙场面和起居用具类陶器,再现了墓主人生前封建时代官府衙门生活。陶胎的烧造、表面加工工艺、造型艺术都较好的体现了当时地制作水平,其中陶俑为广东迄今所见的唯一清代墓俑。”邓亿娜认为,吴六奇墓的抢救性保护,不仅有利于展示广东明清时期墓葬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对研究和认识广东明清民间工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政府通过古墓葬、古遗址的发掘和征集流散民间的文物,很多失散于大埔民间的文物得到了有效收集保护,不只是罗书礼、蓝万里,越来越多群众自发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今年仅通过群众捐赠方式,大埔县博物馆已收到了500多件(套)的文物。”邓亿娜说。
再现烽火岁月
“永丰”商号重现世间
红色记忆活在百姓口中
“这是周恩来总理当年在大埔用过的桌子,这是曾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方方写给太宁党支部的信件,这是三河坝战役现场留下的枪支弹药……”在大埔县博物馆内的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场景一一浮现,令人感慨。
“永丰”商号遗址是大埔红色苏区的历史见证,1987年,因修建青溪水电厂大坝而深埋水底,现仅存“永丰”号的招牌及当年周恩来等同志吃饭用过的桌子、油灯等,收藏于大埔县博物馆。大埔县博物馆利用这批文物重现了青溪红色交通站“永丰”商号的旧貌,让人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那条神秘的红色交通线。
作为战斗在“虎口”的红色交通站,当年青溪交通站交通员以“永丰”商号的招牌作掩护,依靠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冒着生命危险,机智巧妙地与敌人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完成了党的中央机关由上海到中央苏区的重大转移,安全护送一大批党中央革命同志,经过青溪红色交通线到达中央苏区,一直坚持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
青溪交通员们在险象丛生的革命战争中,善谋善战,机智勇敢,为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安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即便岁月流逝,“永丰”商号里的红色故事始终为人称道。
另外,纪念馆在“永丰”商号的旧貌旁,还通过大幅油画和陈列的锈迹斑斑的枪支弹药,模拟了当时三河坝战役的场景。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撤出南昌,一路南征,进入广东,其中一部由朱德率领留守在梅州大埔三河坝与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三昼夜,掩护起义军主力挺进潮汕,同时保存了我军有生力量,奠定“朱毛井冈山会师”的基础。
“看着这些文物,虽已时隔多年,但嘹亮的冲锋号至今仿佛仍回荡在此。”参观大埔县博物馆的当地群众说。如今走在大埔县的田间地头,这里的老百姓随口都能说几个红军当年的故事。对他们来说,红军精神不只是纪念馆展板上的文字和图片,更是活在老百姓口中的记忆。
“这些"红色"文物是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们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大埔人民为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真实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邓亿娜说。
■大埔县博物馆记
大埔县博物馆建于2007年12月,位于大埔县城黄腾坑,大埔县文化中心左侧,四周视野开阔,环境幽雅,是市民休闲、娱乐、教育的好场所。博物馆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467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博物馆楼高三层,外观为客家土楼和客家围龙演绎而成的古典造型,具有浓厚的客家民居特色和大埔独特的人文风格。馆内设大埔县总体规划意向模型沙盘、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千年古邑、人文秀区、民居大观、客风奇葩、粤东瓷都、华侨之乡、绿色崛起7个主题展厅、1个临时展区以及张弼士、李光耀、罗明、田家炳4个名人展室,以图片、文字、实物和模拟场景等形式展示了大埔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是大埔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陈中心。
博物馆藏品总计5735件(套),其中二级文物31件(套),三级文物213件(套),主要有出土文物、革命文物、名人字画、古钱币、大埔民俗物品等,按质地分有陶、瓷、铁、铜、石、玉、木、布绸等。
大埔县博物馆的前身原属文化馆的一部分,1979年正式成立大埔县博物馆,地址在大埔县城文化路。2003年3月搬至县城青梅路13号的森堂公祠,2007年12月开始兴建楼高三层,主体建筑占地2467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的大埔县博物馆,是大埔县文化中心的一部分,2008年10月主体工程全面完工,至2009年12月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工作基本完成,2010年元旦面向社会开馆运行。自2010年1月1日向全社会常年免费开放。
2009年被列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成为梅州市第一家评上标准等级的博物馆;11月评为梅州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2014年评为梅州市文明窗口;2015年评为梅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018年评为梅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同时被列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广州大学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
■父子进士石牌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见证大埔深厚人文积淀
走进大埔县博物馆的大堂,可以看到前方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复制品,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这就是远近闻名、为人津津乐道的“父子进士”石牌坊。
“父子进士”牌坊,也是“丝纶世美”牌坊,是大埔县古建筑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整座牌坊用精美坚硬的花岗岩石凿件构砌而成。高12.5米,宽10.17米,进深5.31米,底部用四条横石条基座,分立四根主石柱,八条附石柱,并列四排支撑着整个牌楼。匾额两旁及底层石梁上雕刻有传神逼真的古代士大夫石雕像和“龙凤绕梁”“双龙戏珠”“双龙衔花”“双狮滚球”等窗雕,彰显了牌坊主人尊贵的身份。牌坊的顶层是庑殿顶,采用如意斗拱的坊额,巍巍华盖,下面有双凤拱托、双龙腾云、主龙口衔匾额上书“恩荣”二字,诉说当年牌坊主人及其家族所得到朝廷的恩宠与荣耀。
据了解,该牌坊是为了彰显父亲饶相(江西按察副使)、儿子饶与龄(中书舍人)父子同中进士所立。学识渊博、为人清正的父子俩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受到朝廷表彰,因此赐其在家乡建造牌坊以纪念他们的功德。
耸立于学宫前的“父子进士”牌坊,已成为大埔人民共同的人文历史珍贵遗产,真实反映出大埔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源远流长。
新闻推荐
■余其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