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养护公路是行善” 记平远县公路局快湖道班职工何钦华
●本报记者傅思林
行车于国道G206线,一路畅通有序,路肩绿化整齐,粤赣两地车流往来自如。此时,人们兴许并未注意到,一群身着鲜亮橘红的工人,正在冒寒风、洒热汗,保障着这条粤赣生命线“健康”无阻——今年53岁何钦华便是其中一员。作为一名普通公路养护工人,他从业33年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甚至长期带病坚持作业,于平凡基层点亮一抹光辉。
公路养护繁琐不易
国道G206线公路大柘至快湖段的15公里,是平远快湖道班10名成员的工作地点。何钦华作为班里工龄最长的一员,已经坚守了33个春秋。
早上7点,冬日的太阳还未完全升起,何钦华已经驾驶养护车,抵达国道G206线,开始了清理路肩、刷白路树、修葺绿化等工作,直到下午6点。仅在正午的1个小时里,他会和工友回到道班工作站吃盒饭、稍作休息。“公路养护看似简单,实则繁琐不易。国道车流量大,必须每日及时养护,才能保证安全。”说话间,何钦华俯身清理路旁一堆危险的碎玻璃片。
养护公路的重担,何家挑了两代人。但何钦华坦言:“我年轻时想学别的手艺,不想干公路人!”30多年前,在少年时的何钦华眼中,父亲是一名日日挑箩筐的忙碌公路人,难以照料家庭,他对此充满不解与抗拒。但随着时间沉淀,他却逐渐同父亲一样,离不开国道G206线,舍不下这份责任。“兴许是对这条路有了感情,我觉得养护公路也是行善。”何钦华说。
现任快湖道班班长曾国告诉记者:“我与何钦华共事十多年,他一贯兢兢业业、不惧苦累,从不迟到早退,任何工作都冲锋在前,真正做到"以班为家、以路为业"。”同时,国道沿线居民也对何钦华甚是熟悉及认可。“何班!进来歇歇喝口茶。”工作间,一位居民远远地便向何钦华打了招呼,但他微笑着婉拒,随后又执起刷子,继续手头的路树“刷白”工作。
不想搞特殊,带病坚持作业
看着眼前勤恳工作的何钦华,记者很难想象他竟是一名病患。他展示出贴在颈背的膏药告诉记者:“贴着还好受些,否则严重时半身浮肿,疼痛至动弹不得,穿衣都不能自理。”原来早在2002年,何钦华就开始感到身体不适,但爱岗敬业的他并未重视,以为是劳累所致。直至一次检查身体,他才发现自己的腰椎间盘已严重突出变形,还患有严重的颈椎病。
当时的何钦华,还是快湖道班班长。秉持这一份职责,他只接受了一个月住院治疗,就重新投入工作,且拒绝了单位照顾其病情让他办理病休的建议。“当时全班的任务重,自己身为班长,也不想因病情搞特殊化。”何钦华回忆说。于是,他咬牙坚持,带病工作,抢着最苦最累的活来干,带领快湖道班打赢了一次次“战斗”。
2004年,国道G206线快湖段路面出现损毁,交通受到严重影响,但因资金短缺,连修路基本的沙石都没有。快湖道班没有放弃,何钦华不顾病痛,驾着道班仅有的一辆小车跑遍平远7个镇,从各地采沙场东拼西凑“讨沙石”用以修补路面,保障了国道G206线的安全畅通。2005年,国道G206线八尺段路面改造,何钦华又以身作则,与全班职工不分昼夜作业,保障了通行安全……
直至2008年,何钦华因父母缺人照料,且自身病情加重,主动辞去已担任15年的快湖道班班长一职。他坦言:“当时局里极力挽留,但我不想因个人问题连累道班。”然而,即便辞去职务,何钦华仍选择留在道班,做一名普通的公路人发光发热。
新闻推荐
创新机制 破乡村振兴难题 平远走实走好生产美产业强的乡村振兴之路
平远县河头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提倡修旧如旧,留住乡愁。平远县委办供图平远县果农正在自家果园采摘脐橙。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