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 城乡协调发展 百姓幸福感升

南方日报 2018-12-13 06:59

梅州城区一江两岸。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市民在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业务。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开学第一天,梅江区风眠小学举行升国旗仪式。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家庭医生为市民测血压。蕉岭县供图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也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城乡面貌,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从大气的梅县新城到“微改造”的江北老街,从江南新城火热的建设现场到冉冉升起的板块新星芹洋半岛,从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到不断增开的省内外航线,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梅州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建设不断革新。

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公共配套和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架构不断拉开,彻底改变了40年前一穷二白的面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

生活之变

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家住鸿都花园的曾婆婆在家中不小心跌倒,80岁的她额头上肿了一个如鸡蛋般大小的包。曾婆婆的家人赶紧拨打了其在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家庭医生电话,医生嘱咐家人做好防止恶化的措施后,10分钟内赶到曾婆婆家。

2014年梅州市开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已是这项工作开展的第四年。目前该市各县(市、区)卫生院、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者从梅州市卫计局获悉,截至去年底,梅州市已组建了905个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签约服务团队。

专科医生下社区,推动家庭医生服务,把更多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一场以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医疗改革正在梅州进行。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住在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小区,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优质学位的渴求。近年来,梅州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措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提升优质学位供给能力。

与机器人对话、模拟3D打印、演播室里做小小主持人……9月3日,梅江区风眠小学迎来了第一批小学生入学,超强的软硬件让学生们能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接触到各类新奇有趣的事物。

除了风眠小学外,梅县区新民小学、梅县外国语学校富力城分校、蕉岭桂岭学校、丰顺县实验幼儿园等学校也相继启用,这些新建学校不仅有超高的颜值,而且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11月30日上午,梅州市梅江区元城小学与幼儿园建设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据统计,近年来梅州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75所,新增学位5.33万个。

除了医疗、教育等民生关注热点,一些细致入微的变化也悄悄发生在群众身边。

菜市场里,小摊贩不再乱摆卖,而是整齐划一地在规划区内等候生意到来;无人管理小区内,业主们不再因脏乱差的居住环境而备受困扰,而是在社工的引导下积极加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列中;大街小巷,曾经贴满小广告的墙面,如今画上了具有客家特色的文明标语……细小的变化正改变着梅州人的生活。

“半年前,哪里敢想象梅龙商城也能变成这样好的环境,拥有这样好的条件。”梅龙商城是典型的“无人管理”小区,王安雅在此居住了近10年,她见证了这里如何从人人诟病的“脏乱差”地带变为如今的舒适小区。“家里苍蝇、老鼠到处跑,环境十分恶劣。因为"创文""巩卫",小区环境才能慢慢变好。”王安雅说,2011年,小区内有了保洁员,小区道路环境慢慢变好。从前杂草丛生的地带建起了体育公园,占道经营、违规搭建等情况也在数次整顿中逐渐变好。

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不仅是“创文”“巩卫”的工作要求,也是服务民生、造福百姓的具体体现。

产业之变

改善营商环境激活一池春水

40年前,梅州人买东西需要到江北的骑楼老街,走几条街才能买齐所有东西,40年后,客都汇、万达等城市综合体的兴起,改变了梅州人消费习惯。进一个商场,便可以满足购物、消费、娱乐所有需求。

进一个门,办好一件事,不仅体现于此,还体现在政务服务方面。11月13日,“粤省事?梅州”平台正式上线,在平台内可以一键办理或查询372项高频民生服务,梅州成为粤东北地区首个开通“粤省事”地市专版的地市,群众从此可以实现“指尖”办理业务。

这一平台是“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重要成果,近年来,梅州把“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瞄准“全省一流”目标重点加以推进。依托“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梅州将打造统一安全的政务云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和大数据平台、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实施行政审批“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证”,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互认,加快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梅州加快简政放权力度,在民生服务、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等方面“再加码”,让群众、企业感受到切切实实的便利和暖心。

在行政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梅县区招商局办公室人员黄俊海,他是梅州鼎盛文投翼天文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备案的代办人员,该项目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因为企业在上海,在梅州还没有办事处,也不了解流程和所需材料,所以由我们帮他们代办,流程很方便!今天就可以出备案证了!”备案证等于一个企业在当地的“准生证”,高效办理体现了梅州对发展的渴望。

“从拿下地块到开工仅用5个月时间,创下了保利粤东片区的新纪录,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梅州对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选择投资梅州这步棋走对了!”保利地产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他的感慨代表了不少在梅州创业投资者的心声。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近日,梅州出台《梅州市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梅州市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梅州市优化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力求新突破,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

城市之变

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梅州的城市版图不断扩大,站在市中心的高楼上望向远处,南部机械轰鸣,散发出勃勃生机。梅县新城、江南新城、芹洋半岛这三大引擎正在加大“马力”建设,漫步街头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日益宜居的环境让人心生欢喜……

对于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梅州来说,城市规划区范围在2015年以前仅168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没有新的空间,不仅难以承接产业和人口的聚集,更谈不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面临着“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处境。

梅州的发展困境也是粤东西北各地级市面临的难题。在这个背景下,2012年省住建厅牵头制定了《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提出扩展粤东西北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以及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梅州积极响应,于2012年6月启动了江南新城的征地拆迁工作,这片区域日后成为了嘉应新区起步区的核心区。2013年3月,梅州正式启动嘉应新区规划建设谋划工作。

如今,江南新城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安置房陆续交房,道路管廊进入冲刺阶段,产业及公共服务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一座现代化新城的雏形已出现。

江南新城“以江为轴、以山为景、以湖为心、延续城脉”的设计构想正在逐步成形,“四园两馆两场两中心”逐步开放,3间医院、2间中学、2间小学、6间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四园”(剑英湖公园、马鞍山公园、芹洋湿地公园、约亭顶公园)已建成开放,为梅州城区增加了公共休闲绿地859亩、湿地360亩;“两馆”(城市规划展览馆、青少年科技馆)已封顶,三个安置区配套幼儿园也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面建成,可提供30个班900个学位。

而与江南新城隔河相望的梅县新城也在差不多的时间启动建设。

2013年12月8日,梅县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梅县区正式挂牌。梅县撤县设区后,梅州市区面积由298平方公里变为3053平方公里,扩大9倍多。梅县撤县设区,是梅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不仅扩宽了梅州城市发展空间,而且优化了城镇与产业布局,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走进梅县区新城,60米宽的剑英大道、府前大道花木茂盛,将城区往北至槐岗、东南至江南片区两个方向拉伸,大气的广梅南路、宪梓南路则将城区往南口高铁新城方向伸展。在主干道两侧分布着梅县区外国语学校、梅县区文体中心、梅县区人民广场、粤东医院、锦绣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高档城市住宅区等市民居住、休闲、教育、医疗配套设施,这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除江南新城、梅县新城外,还有一个便是芹洋半岛。近年来,随着梅州城区东进步伐的不断加快,加上奥园、碧桂园、恒大等大品牌发展商的陆续进驻,芹洋半岛早已摆脱“小城镇”的地位,从被人忽略的“丑小鸭”变成炙手可热的“白天鹅”。

沿着芹洋半岛的道路环绕一周,可以看见除了安置房之外,半岛的东西两边已经建起了高高的楼房。“世界客商中心项目、奥园梅州、碧桂园东湾国际和恒大御景半岛等项目进驻,提升了芹洋半岛片区的投资环境。”梅江区芹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芹洋半岛近年来招商引资的成果,也为之后的招商工作打下了基础。”

芹洋半岛在生态建设上先行,在推进绿色发展上先行,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之城,这对梅州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见证改革

改造“一江两岸”

见证40年城市变迁

“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一江两岸会有这样的美景!”正在江边散步的李阿姨感叹,她看着一江两岸一点一滴建起来,变成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变成梅城日出日落最美的景观。

谁能想到,这宁静的河水和美丽的两岸景色曾经却是梅州人心头的“痛”。

以前,每到汛期,咆哮的河水便会冲向两岸,让群众苦不堪言。梅江流经梅州城区长达12公里的河段,以前大部分是防洪能力仅5-20年一遇的夯土堤。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发生洪水溃堤,分别造成250人、29人、160人死亡。1986年,受强台风影响堤围决口,梅城8万多居民被洪水围困5天,直接经济损失6亿多元。

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秋,梅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按50-100年一遇的防御标准改造梅州“一江两岸”,按照测算共需资金约8亿元。对财政入不敷出的梅州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市委、市政府决策层苦苦探索筹资方式,一次次地讨论分析,终于找到了“芝麻开门”的“金钥匙”——在满足行洪断面宽度的情况下,裁弯取直,可从历史形成的梅江河道的滩涂、沙洲和原土堤中取得1000亩左右可供开发的土地。“谁投资、谁建设、谁开发”,“堤围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企业筹资进行堤围改造,政府以土地使用权给予补偿”的思路就这样形成。

以地换堤政策激发了民间资本投资河堤改造的积极性。民营企业威华水电集团公司率先承包了梅江南堤9.9公里的建设任务,自筹近2亿元建设资金按质按量完成了改造,并获得了沿江220亩土地的开发权。上市公司梅雁集团、宝丽华集团也纷纷参与到大堤建设中来。

在地方政府基本不花钱的情况下,梅州从1993年秋以来共投入资金8.2亿多元,按50年至100年一遇标准,完成了23.6公里的南堤、北堤、西堤改造工程,创造了在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较差地区进行城区堤防改造建设的新鲜经验,被国家水利部防汛总指挥部领导称为可供各地推广的“梅州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满足城市防洪功能前提下,一江两岸建设规划了果林风貌区、欧美建筑风貌区、滨江自然风貌区等特色景观。堤、路、桥、亭、廊、扶栏、雕塑、绿化等都经过精心设计。18米宽的园林式沿江道路,总面积5.8万平方米的9处公园和公共绿地、广场,使一江两岸就像一座大公园,恶水荒滩成美境,百景千姿入画图。

新闻推荐

梅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扬长补短,重整行装再出发,推动梅州发展“换道超车” 打造“三宜”城市范例 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开创梅州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梅州市委书记、...

 
相关新闻